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海农村调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48740
  • 作      者:
    张文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文明,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副院长。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个人专著《中国村民自治の実証研究》受日本学术振兴会学术成果出版奖励资助由御茶水書房出版。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32篇。有一项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二等奖,有三项研究成果专报获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并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18项,主要致力于内陆农村内生发展及大都市郊区农村社会变迁的实证调查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城市社会与文化丛书:上海农村调查》是作者多年来对上海郊区农村调查的成果之一,通过调查试图发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居民的市民意识形成与地域社会内生性格的关系。调查从郊区农村土地状况入手,对居民的兼业情况、生活水平、社会交往、政治生活、价值观等都进行了比较周到的询问。数据显示,上海的城乡差距是巨大的,城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现代城市社会与文化丛书:上海农村调查》展现的是最初针对4村的调查成果,之后也对另外8村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调查,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我们试图对上海——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超大城市的农村社会事实进行呈现。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城市社会与文化丛书:上海农村调查》:
  “上海人”、“外地人”,很自然的划分。在外界看来,上海人是排外的,操一口上海话,首先从语言上就与外地人分割开来。渐渐地,“上海人”不再只是户籍上的划分,多了一层身份的意味,变成一种地位。令我们惊讶的是,在我们做完调查之后,原本“清晰”的“上海人”的概念变得模糊,上海人的边界难以界定,究竟哪里人算是上海人?例如,位于上海远郊的崇明人,他们居住在崇明QA,只承认自己是崇明人,而不说自己是上海人,他们说的话也是崇明话。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较为鲜见,而在上海却是常态。上海人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户籍概念,而是一个涉及主观认同、实际生活区域差别等差异的系统。
  从调查中能够发现,上海农民的生活和其他省市的农民生活传统与农村文化差别不大,最大的差别是超出我们想象之外的差距——上海农村与上海市区的差距。
  二、社会结构
  乡土社会是人情关系交织的社会,掺杂在礼尚往来的礼仪中的情分是农村社会生活交往的结点,这些结点构成一张巨大的网,形成农村社会简单而复杂的社会结构。农村社会结构简单,是指农民日常生活中交往的对象比较简单,无非是亲戚、邻里和朋友;同时农村社会结构又是复杂的,因为农民的生命周期中的礼仪和情分是复杂的,操办各项礼仪、权衡情分的轻与重成为农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红白事
  红白事是农民生活中的“大事”。首先它作为一种仪式,一方面反映农民家庭成员的生命周期变化(如孩子满月、结婚生子、老人去世等生命礼仪),另一方面也反映农民家庭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如升学、乔迁新居等社会礼仪)。各种仪式的操办相当复杂,具体规模和程序依不同地方风俗行事。
  然而,红白事又不仅仅只是一种仪式,更多反映的还是一种农村社会中的人情关系,尤其是重大礼仪中的人情关系。
  ……
展开
目录
序章 城市郊区农村的内生发展与市民
第一部分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是人的关系
一、城乡关系的概念与原理
二、城乡关系的分异与竞合
第二部分 农民与市民的关系是权利关系
一、市民社会语境下的市民
二、现代化(城市化)实践中的市民
三、城市化过程中的“市民化”逻辑困境
第三部分 内生发展能力是确保农民权利的关键
一、内生发展理论的提出
二、内生发展理论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

第一章 大都市的边缘村落:空间社会的区隔——崇明县Q村
第一部分 Q村的概况
第二部分 土地与经济
一、土地的利用与产业状况
二、土地的转让与征用
三、劳动力构成与兼业状况
四、家庭经济收入
五、小结
第三部分 人口与社会
一、人口特征
二、社会结构
第四部分 日常生活
一、生活环境及日常生活
二、生活评价
三、生活空间
四、小结
第五部分 村落政治
一、村民委员会和村共产党支部概况
二、自治与选举行为
三、村民与村落政治
四、小结
第六部分 村民的认知状况与价值观
一、村民的政策认知状况
二、村民的自我认知
三、村民的价值观
第七部分 总结
一、概述
二、经济状况
三、生活状况
四、政治生活和市民意识
五、总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外生策略的本土控制——嘉定区M村
第一部分 M村概况
第二部分 土地与经济
一、土地转让
二、劳动力构成与兼业状况
三、家庭经济生活
四、小结
第三部分 人口与社会
一、人口特征
二、社会结构
三、小结
第四部分 日常生活
一、生活环境
二、生活空间
三、生活评价
四、小结
第五部分 政治生活
一、村干部
二、村民自治与选举行为
三、村民与村落政治
四、小结
第六部分 市民意识
一、村民对国家政策的认识
二、村民的自我认识
三、村民的价值观
四、小结
第七部分 总结
一、经济生活圈
二、政治生活圈
三、社会生活圈

第三章 城乡共同体:集体行动的建构——闵行区J村
第一部分 J村概况
一、改革开放前村落的发展情况
二、改革开放后村落的情况
第二部分 土地与经济
一、土地的利用与产业状况
二、J村模式——市场兴村之路
三、社区股份制经济
四、小结
第三部分 人口与社会
一、人口特征
二、村落社会
三、习俗与宗教
第四部分 日常生活
一、生活环境
二、生活评价
三、村民的日常生活
四、小结
第五部分 政治生活
一、村干部
二、村民自治与选举
三、乡村精英
四、村民与村落政治
五、小结
第六部分 市民意识
一、国家认知
二、自我认知
三、村民的价值观
四、小结
第七部分 总结
一、经济生活
二、政治生活
三、社会生活

第四章 农村合作:基于共同利益的互动——浦东新区(原南汇)T村
第一部分 T村概况及土地、经济
一、T村概况
二、土地的利用与产业状况
三、产业状况
第二部分 T村农业与兼业状况
一、农业生产状况
二、兼职农业形态
三、村民的收入及消费
第三部分 人口与社会
一、人口结构
二、社会结构
三、村落生活
四、城乡流动
第四部分 日常生活
一、生活条件与环境
二、生活评价
三、生活空间
四、人情观与面子观
五、日常活动
六、闲暇时间的活动
七、,卜结
第五部分 政治生活
一、村干部
二、自治与选举行为
三、村民与村落政治
第六部分 市民意识
一、对国家政策的认知
二、村民的自我认知——“去上海”
三、村民的价值观
第七部分 总结
一、经济生活
二、政治生活
三、社会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