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历代盐税治税思想发展史话;扬州盐业盐运盐税遗迹史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5402206
  • 作      者:
    徐顺荣著
  • 出 版 社 :
    广陵书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扬州盐税历史文化丛书:中国历代盐税治税思想发展史话扬州盐业盐运盐税遗迹史考》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撷取了我国古代盐法改革代表人物如管仲、商鞅、桑弘羊等19名,通过分析他们的盐税治税理论、观念、思想,既赞扬了那些具有高瞻远瞩的改革家的新政,又批判了一批自私自利的执政者。
展开
精彩书摘
  《扬州盐税历史文化丛书:中国历代盐税治税思想发展史话扬州盐业盐运盐税遗迹史考》:
  刘晏整顿了盐税,改善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财政紊乱的状况。后被杨炎构陷而死。刘晏掌握唐王朝财政大权前后约二十年,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理财家。并且,为官清廉,他死后,官府抄其家时,仅得“杂书两乘、米麦数斛”。
  刘晏当职时,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急剧转折时期。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海内富实”,国力强盛。可是,由于统治阶级奢糜腐化、政事不修,致使变乱突起。“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唐王朝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唐王朝所控制的人户减少,粮价飞涨,经济衰落,财政困窘。黄河流域及西北地区,屡遭战火,故迫使唐王朝的财政支点不得不转移到东南八道。但由于均田制度破坏,租庸调法的推行日趋困难,更兼交通破坏,物资运输不畅,漕运数量大减。面对如此困难重重的状况,刘晏决定另辟财源,以资挹注。
  刘晏首先改革漕运制度,以雇佣劳动取代强迫劳役;改陆运为分段水运;并根据不同的江、河水道,修造不同的船只;又变散装为以囊装米。由于采取了这些有力措施,使他能“不发丁男,不劳郡县”而完成漕粮转运。以往把江南粮食运到洛阳要用八九个月,改革后,仅需数十天。并且,每年运至太仓的粟达110万石,沿途损失无几。漕运的改革,满足了以关中为中心的唐王朝的军政需要,同时减轻了关中地区人民的负担。运粮船队运行千里,也是对心怀贰意的地方割据势力的示威,提高了政府军的士气。漕运水道的浚通,也为商旅往来提供了方便,“舟车既通,商贾往来”,从而繁荣了经济。此外,刘晏的改革也为封建的强迫劳动向赋税转化开辟了道路。
  其次,刘晏兼任盐铁使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盐法的措施。主张摒弃原来的盐完全由官产官销的政策,而主要依靠亭户(即专业煮盐的民户)自行生产,由官府监督盐商与亭户间的购销活动,并现场征税。积极扩大食盐生产规模,推广新的生产技术,以促进盐产量的提高。同时政府也直接经营一些盐场,招商运销。在食盐的运销方面,刘晏严禁私盐运销,禁止地方擅自对过境盐船征税,以保护贩卖官盐者的利益,有利于食盐的正常流通,百姓也无复税之累。在远离盐产地的地区,设置常平盐,如商运不来,盐缺价过高时减价出售,既保护消费者、贩卖官盐者的利益,也使国家有一定盈利。还允许盐商以绢换盐,每绢价一千提高二百以资鼓励。刘晏开始管理盐铁时,每年政府盐利收入才40万缗,到大历末年已增至600余万缗。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是时“夭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刘晏改革榷盐法,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大历年间(766-779),刘晏还对地税、户税进行了整顿。他纳税的时间分为夏秋两季,这为以后杨炎实行“两税法”奠定了基础。刘晏还扩大常平制度,一方面稳定粮食价格,救济受灾地区;一方面又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刘晏的盐税治税思想着重体现出两条原则:其一是征税的合理性原则。“知所以取人不怨”,也就是使百姓见予不见取而易于接受。如常平盐制度即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实施,确实达到了使“官收厚利而民不知贵”之目的。刘晏的“取人不怨”原则,与17世纪法国理财家柯尔培尔所说的政府取财应如“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可谓异曲同工。但刘晏这一思想,比柯尔培尔早了八百年之久。其二是税基稳定的原则。“因民之所急而税”,也就是说选择食盐这一广大人民所必需的日用商品为征税对象,因这些商品需求量大,税源丰富而稳定。这是刘晏特别重视盐利的原因所在。
  刘晏税收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注意发展生产,培养税源,加强对税收实物形态的保管及运输的管理,这在中国税收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展开
目录
中国历代盐税治税思想发展史话
前言
一  唯宫山海  一匡天下——春秋管仲确立中国最早的盐政理论
二  盐铁之利  山泽之税——秦商鞅变法中的盐税政策
三  煮海富国  无赋于民——西汉吴王刘濞,一位免征农村税的封建统治者
四  盐铁归民  以宽民力——西汉大儒董仲舒的盐税主张
五  盐铁宫营  均输平准——西汉著名理财家政治家桑弘羊的盐税观念
六  三十取一  皆输长安——新王朝的建立者王莽的税收思想
七  放开盐禁  免除赋税——隋文帝实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
八  创立盐法  收榷其盐——唐盐铁转运使第五琦开“榷盐法”先河
九  取人不怨  所急而税——唐户部尚书刘晏首创食盐就场专卖制
十  授以要券  平其市佔——北宋范祥钞盐改革
十一  朝为豪商  夕侪流丐——宋蔡京推行“引法”盐政改革
十二  运司纳银  分化盐商——明户部尚书叶淇的盐政变法
十三  创新盐法  泽被后世——明户部郎中两淮盐政袁世振纲法改革
十四  摊丁入地  永不加赋——清康熙帝治税理念
十五  废除纲法  改行票法——清两江总督陶澍纲改票
十六  寓票于纲  专招大商——清两江总督曾国藩纲票改革
十七  循环转运  报效捐款——清两江总督李鸿章的盐法政策
十八  就场征税自由贸易——清末盐务改革家张謇的盐政主张
十九  稽征改革集权中央——英国洋会丁恩的盐税改革
附录
盐法
第一章  总則
第二章  场产
第三章  仓坨
第四章  场价
第五章  征税
第六章  盐务机关
第七章  附则
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全国盐务工作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盐税条例(草案)实施细则
盐税稽征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則
第二章  征收管理
第三章  减税盐
第四章  免税盐
第五章  储备盐
第六章  盐税违章案件
第七章  罚则与奖励
第八章  附则
食盐专营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食盐生产
第三章  食盐销售
第四章  食盐的储存和运输
第五章  罚则
第六章  附则

扬州盐业盐运盐税遗迹史考
前言
一  扬州盐业遗迹
盐宗庙
附:盐神庙
引市街
四岸公所
场盐会馆
盐务会馆
淮南公局
二  扬州盐运遗迹
汉代运盐河之源头——茱萸湾
盐运入江通道——仪扬河
淮盐转运码头——仪征天池
淮盐转运码头——瓜洲古渡
食盐之都——仪征十二圩
明清盐官、盐商出入扬州的重要孔道——东关古渡
三  扬州两淮盐税遗迹
两淮巡盐察院署
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署
两淮盐务稽核所
淮南批验盐引所
“两淮盐运使但监造”铭文砖
仪征十二圩石“校准”(石秤砣)
历代扬州盐税人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