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中国丛书:清末商业及国情考察记》:
欧洲租界在沙面自成一个小帝国。这个小岛不足3000英尺长,1000英尺宽,与城市一河相隔。岛上曾经满是淤泥沼泽。
1859到1862年间,中国政府按照与英法政府的协定,耗资32.5万银元建造了这个小岛。英国占有小岛的大部分,五分之一属法租界,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人员,主要是德国、美国和荷兰人,也住在岛上。如今岛上有枝叶繁茂的林荫大道、郁郁葱葱的网球场、美丽的花园、维修良好的人行遭,有宽敞的走廊环绕着的一幢幢精美建筑:办公室、住宅、领事馆、一个国际俱乐部和一座小教堂。它与临近的中国城的肮脏、嘈杂和恶臭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纯然是一方世外桃源。
广州人从前因仇外而著称。1861年《北京条约》签署以前,欧洲人开在这里的商行不只一次被愤怒的民众摧毁。
至今中国政府仍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欧洲人和他们财产的安全。
每一座通往沙面的桥梁都有重兵把守,外人未经许可不得上岛。
这些卫兵的武器和现代装备相比简陋得可笑,但是也够用了,因为暴民很难拥有比这更好的装备。他们的武器就是在帐篷里组装起来的长柄斧,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刀剑,又大又老的猎枪,还有弓箭。把沙面和中国城隔开的河上堵满了大大小小的游艇、篷船和筏子。这儿环岛居住在水上的居民起码有3到4万人。如果有心攻岛,不必非得从桥上过,借这些船就能轻易得手。人们一般认为,中国守卫只要不和袭击者同流合污,用大刀斧头也足以把袭击者轻而易举地赶回去。而事实上保护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欧洲人的力量,主要还是长期在附近香港驻扎的欧洲战舰。较高阶层的中国人,除了某些满族人和文人,对外国人的敌视比较少,尤其是中国商人,非常清楚欧洲人是他们的大主顾。
经常发生的动乱其实另有原因,主要是统治中国的满族人腐败。
这在中国南部显得最为突出。而驻广州的广东和广西两省的总督叶某①是当时腐败和野蛮势力的最恶劣的代表。众所周知的1854到1855年的广州动乱被镇压后,他下令处死了不下100万人。
近年来,由于中法战争结束,大批士兵被中国当局遣返回乡,其中一部分保留了武器。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安置费,这些人自然形成了小型的匪帮和拦路打劫的团伙,导致广州及其周边地区鸡犬不宁。
广州在对外贸易中的得天独厚之处,是外国船商从最开始就把这座城市当作进人中国的起点。早在9世纪,阿拉伯商人就定期航行到这里。16世纪继之而来的是葡萄牙人。大约百年后荷兰人也加入进来。17世纪末,英国人赶超了他们,很快通过其东印度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商品交易。此后由于和中国当局时有冲突,两次开战。1857年12月,英法联合舰队占领广州,直到1861年10月才撤出。广州至今仍然是中国南方贸易最重要的进出口港。
广州最主要的贸易及商品包括:对外出口:茶叶、生丝、丝绸刺绣、糖、席子、肉桂等;从外国进口:棉花、棉毛类商品、线、金属、鸦片等;从本国进口:大米、麦子、豌豆等豆类、生丝和丝绸类货物、棉花等。
详细数字请亲爱的读者参阅附表和本书的最后一章。
我们抵达沙面的第一天就去中国城参观地道的广州。大约早上9点,在和蔼可亲的主人和一位说着糟糕的洋泾浜英语的中国向导陪同下,我们登上了等候多时的轿子。后面18个脏兮兮的苦力喊着号子把我们抬起来,一行人在窄巷中穿行。
我们首先前往“西郊”。这是一个工业化、富人聚居的城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