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跨境所得的国际税收筹划与管理:以中国现行税法体系为基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801110
  • 作      者:
    曹明星,于海,李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税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国际税收协同创新系列丛书·跨境所得的国际税收筹划与管理:以中国现行税法体系为基础》借鉴国外税收筹划的理念和经验,运用具体的案例对跨境所得纳税筹划技术手段进行深入剖析,对其中可以进行合理规避的税收进行论述,并结合国内税收制度和税务执法的特点,提出跨境所得在税收管理方面的优化建议。《国际税收协同创新系列丛书·跨境所得的国际税收筹划与管理:以中国现行税法体系为基础》共分六章,第一章境外所得税抵免的主要规定;第二章境外所得税务筹划:来源于境外的积极所得——境外运营;第三章境外所得税务筹划:来源于境外的消极所得——境外投资;第四章境外所得税务筹划:来源于境外的消极所得——无形资产;第五章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第六章非居民企业在中国的常设机构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1.4.2.2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等收入
  财税[2009]125号文件第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中国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等收人,应扣除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等规定计算的与取得该项收入有关的各项合理支出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务总局2010年第1号公告的解释如下:
  ·从境外收到的股息、红利、利息等境外投资性所得一般表现为毛所得,应对在计算企业总所得额时已做统一扣除的成本费用中与境外所得有关的部分,在该境外所得中对应调整扣除后,才能作为计算境外税额抵免限额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在就境外所得计算应对应调整扣除的有关成本费用时,对如下成本费用(但不限于)予以特别注意:
  (1)股息、红利,应对应调整扣除与境外投资业务有关的项目研究、融资成本和管理费用;
  (2)利息,应对应调整扣除为取得该项利息而发生的相应的融资成本和相关费用;
  (3)租金,属于融资租赁业务的,应对应调整扣除其融资成本;属于经营租赁业务的,应对应调整扣除租赁物相应的折旧或折耗;
  (4)特许权使用费,应对应调整扣除提供特许使用的资产的研发、摊销等费用;
  (5)财产转让,应对应调整扣除被转让财产的成本净值和相关费用。
  (6)涉及上述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中应包含的已间接负担税额的也应还原计算。
  案例六:来源于境外利息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中国A银行向甲国某企业贷出500万元,合同约定的利率为5%。2009年A银行收到甲国企业就应付利息25万元扣除已在甲国扣缴的预提所得税2.5万元(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后的22.5万元税后利息。A银行应纳税所得总额为1000万元,已在应纳税所得总额中扣除的该笔境外贷款的融资成本为本金的4%。
  该银行应纳税所得总额中境外利息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如下:
  ·来源于境外利息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为已缴纳境外预提所得税前的就合同约定的利息收入总额,再对应调整扣除相关筹资成本费用等。
  ·境外利息收入总额=税后利息22.5+已扣除税额2.5=25万元。
  ·对立调整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应纳税所得额=25—500x4%=5万元。
  ·该境外利息收入用于计算境外税额抵免限额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万元,应纳税所得总额仍为1000万元不变。
  判断境外收入的确认时间是确认境外所得的实现年度及其税额抵免年度的前提条件。《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章和财税[2009]125号文件第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作出了如下规定:
  ·来源于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应按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若实际收到所得的日期与境外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不在同一纳税年度的,应按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日所在的纳税年度确认境外所得。
  ·来源于境外的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等收入,应按有关合同约定应付交易对价款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若未能在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当年收到上述所得,仍应按合同约定付款日期所属的纳税年度确认境外所得。
  税务总局2010年第1号公告规定,属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七条和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情形的(即境外企业属于“受控外国企业”的情形),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境外所得的实现年度。根据《特别纳税调整办法》(国税发[2009]2号)第七十九条至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在中国居民企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如果税务机关认定其境外子公司属于“受控外国企业”,将向该中国居民企业送达《受控外国企业中国居民股东确认通知书》,将受控外国企业当年的视同股息分配所得计人中国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人中国居民企业股东当期的视同受控外国企业股息分配的所得,应按公式“中国居民企业股东当期所得=视同股息分配额×实际持股天数÷受控外国企业纳税年度天数×股东持股比例”计算。中国居民股东多层间接持有股份的,股东持股比例按各层持股比例相乘计算。如果受控外国企业与中国居民企业股东纳税年度存在差异的,应将视同股息分配所得计入受控外国企业纳税年度终止日所属的中国居民企业股东的纳税年度。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境外所得税收筹划
1 境外所得税抵免的主要规定
1.1 法规概况
1.2 境外所得税抵免规定的适用范围
1.2.1 纳税人的范围
1.2.2 境外所得的范围
1.3 直接抵免与间接抵免
1.3.1 直接抵免
1.3.2 间接抵免
1.4 境外所得税抵免的计算
1.4.1 境外所得、境外税前所得
1.4.2 境外所得分国别(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
1.4.3 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
1.4.4 境外所得间接负担的税额
1.4.5 抵免限额
1.4.6 境内外盈亏相抵
1.4.7 实际抵免的境外税额
1.4.8 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1.5 饶让抵免的应纳税所得额
1.6 简易办法对境外所得已纳税额计算抵免
1.7 境外分支机构与外国对应纳税年度的确定
2 境外所得税务筹划:来源于境外的积极所得——境外运营
2.1 所得的来源地
2.2 常设机构、分公司、子公司的选择
2.3 常设机构的构成
2.4 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的主体
2.5 跨境业务的安排
2.6 工程项目的总包与分包
3 境外所得税务筹划:来源于境外的消极所得——境外投资
3.1 投资收益的筹划
3.1.1 降低投资东道国企业所得税
3.1.2 降低股息预提税
3.1.3 递延中国税
3.1.4 中和高低税负
3.1.5 利润汇回的时间和比例
3.2 投资退出的安排
3.2.1 资产转让或股权转让
3.2.2 直接转股、间接转股
3.2.3 股息所得和股权转让所得的替换
4 境外所得税务筹划:来源于境外的消极所得——无形资产
4.1 软件销售和软件许可
4.2 设立海外无形资产公司

第二部分 境内所得税收筹划
5 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5.1 概述
5.1.1 非居民企业的纳税义务
5.1.2 非居民企业的所得来源地
5.1.3 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受益所有人”概念
5.1.4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具体方法
5.2 股息
5.3 利息
5.4 特许权使用费
5.5 财产转让所得
5.6 境外间接股权转让
5.7 特殊免税重组
6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的常设机构
6.1 概述
6.2 常设机构的一般定义
6.3 构成常设机构的场所
6.4 承包工程的常设机构判定标准
6.5 提供劳务的常设机构判定标准
6.6 常设机构范围的例外规定
6.7 “非独立代理人”构成常设机构
6.8 “独立代理人”不构成常设机构
6.9 母子公司控制关系是否构成常设机构
6.10 常设机构的征税方式
6.10.1 核定征税
6.10.2 在销售货物的同时提供服务
6.10.3 在境内外同时提供劳务
6.11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