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关系型信贷的“关系”研究:“关系”的度量、应用与扩散:measurement, application and diffusion of relationship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74389
  • 作      者:
    陶永诚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陶永诚,男,1972年出生,浙江临海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金融学)博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投资与保险系主任,浙江地方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玉环农村合作银行独立董事。浙江省“十佳”青年教师、浙江省五星级青年教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个人理财”负责人,主编《农村金融》等教材5本。主要从事融资关系、财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多项省级课题,以及浙江省金融研究院、杭州市政府等的多项委托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浙江民间财富管理研究》等著作3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关系型信贷的“关系”研究》以关系型信贷的“关系”为立足点,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角度,以金融中介理论为研究起点,以关系型信贷理论为基础,以信息经济学和社会关系学理论为技术维度,围绕“关系”是什么、“关系”怎么测算、“关系”在信贷决策中是否有用、“关系”怎么扩散(移植)等问题,开展关系型信贷的“关系”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需要说明的是,构建企业团体并不是要求银行将几个关联企业结合起来进行团体式贷款,团体式贷款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简单地说,如银行发现企业团体关系后,可通过团体来掌握信息、监督和约束贷款人,或将其中的团体成员建议为保证人等。构建企业团体对银行的现实意义是,银行通过企业团体来扩散并形成关系型信贷的关系,以获取信息租金、跨期优化租金和声誉租金。
  6.3.3中介层发展:从银企双边关系向银企多边关系扩散
  (一)银企关系中为何要引入中介层组织
  1.中介层组织引入是不完备市场治理的需要
  关系型信贷是在不完备市场下,银行为公开信息不全面、担保不充分的经济主体提供的具有相对优势的信贷模式,而前文已经分析了不完备市场有三种替代性治理方式:双边关系治理、多边关系治理(声誉治理)和中介治理。企业团体构建应是多边关系治理(声誉治理),而中介治理就是在银企双边线性关系中引入第三方——中介层组织,银行通过建立对中介层组织的激励来获取剩余信息,并实现更强的约束力。
  2.中介层组织引入是解决社会资本不足问题的需要
  社会资本能增进信用功能,形成信息机制和可置信惩罚机制,也即实现信息产出和团体约束力。但不同的社区(广义概念,包括产业聚集区或市场等)或企业团体的社会资本产出是不同的,许多企业所在的社区或其形成的企业团体的社会资本产出较少,无法向银行提供足够的信息与内部约束力。而同时,在社区或企业团体外部存在一些社会中介组织,它们可能具有更强的信息流或惩罚性资源,能更清楚地掌握借款人的信息、更好地监督或约束借款人。将这些中介组织引入社区或企业团体中,能增加社区或企业团体的社会资本,以达到银行对借款人提供关系型信贷的需要。
  3.中介层组织引入是解决银行对社会资本利用不足问题的需要
  社会资本的实际产出还取决于使用者的利用效率,实际利用的社会资本比潜在的社会资本更为重要。对银行而言,其作为社区或企业团体的外部组织,需要考虑通过渠道创新与机制构建来更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而社会中介组织的引入可以为银行提供很好的渠道。
  ……
展开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 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逻辑与结构安排
1.5 本书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信贷深化、企业成长与关系型信贷
2.1 信贷深化:从市场供给角度探讨关系型信贷的形成与发展
2.2 企业成长:从市场需求角度探讨关系型信贷的产生与发展
2.3 关系型信贷的特点与运行机制

3 关系型信贷的“关系”:内涵、本质与价值
3.1 “关系”的内涵与特征
3.2 “关系”的本质:信任
3.3 “关系”的价值:社会资本
3.4 银企关系价值的外在体现:成本与收益

4 关系型信贷的“关系”度量
4.1 “关系”强度及其度量方法的比较
4.2 “关系”强度的度量
4.3 “关系”强度的实证检验

5 关系型信贷的“关系”应用
5.1 “关系”在企业信用评价中的应用
5.2 “关系”在贷款定价中的应用
5.3 “关系”在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6 关系型信贷的“关系”扩散分析
6.1 地方性银行发展对关系型信贷的影响
6.2 银企关系的变化与关系型信贷的挑战
6.3 关系型信贷的“关系”扩散路径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1 样本数据一览表
附表2 样本的过程性测算数据一览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