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杯下午茶》以闲适心情拨开中国金融的纷繁乱象,近百位学者就金融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为读者全方位立体解读当前的中国金融。
《金融是杯下午茶》共分十个部分,由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多场思想沙龙的所有讨论内容组成。每次沙龙都会邀请来自政府智库、高校以及金融界、企业界的重量级嘉宾,就热点金融话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研讨。 旨在利用政府咨询报告、内部参考等形式,对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与参考。
中国金融是否已经准备好在全球化的国际舞台接受挑战、参与竞争?
范祚军:如果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首先要参与区域治理。在参与区域治理的过程中, 我们要本着负责任的大国的态度来使用我们的金融资源。美国用金融手段统治了全世界,并谋取自身的利益,但是这直接触及到了美元的核心利益,所以美国就开始围剿我们。我们应该怎么突破呢?中国要帮助这些国家提供一些区域性的公共产品,而这些产品不仅仅是金融能提供的物质资产,还包括精神文化方面。金融在为权贵服务是没错的,但水淹到脖子的人肯定需要财政,不需要金融。中国人在东盟做什么?我们结交权贵,和本地政府勾结,所以金融做的都是像桥梁、矿山、铁路、高速公路这样的大项目。美国人在东盟做什么?美国人给人家建小学,卫生所,把医生选到美国去交流学习。最后美国人花了很少的钱,赢得了民心,他们认为美国人做的都是好事,中国人是来剥削的。所以,大金融不能以单纯的利益作为衡量标准,而是要围绕着中国的经济外交战略来作为衡量标准,要为当地发展重民心、重民生的项目,这可能是我们未来要做的。
关于金融战略,我们用民族情感对待金融,金融要为中国人民谋利益。我们考虑国际金融,不管金融在国内服务还是在国外服务,核心利益只能是中国利益,没有别的思路。我们下的每一盘棋,走的每一步路,只考虑中国的经济和福利增长。结果就是,世界上对中国金融及其从业者的形象的评价可能并不光辉,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另外一个思路就是要站在为全世界人民谋福祉的角度来看金融,中国是大国,我们光明正大地做一些能够在全世界都站得住脚的策略或者步骤,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也是有利的。把这个策略考虑进来,我们的大金融战略就应该重新梳理。
我们要在逻辑上认清金融到底是为谁服务,虽然认识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弄清楚了再去走路,就会知道该怎么走,也不会有风险。中国金融走了很多国外已经走过的路,所以没有遇到太大的风险。由于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我们再往前走,就会走国外也没有走过的路,我们可能会迷路,给自己带来风险。所以,未来的大金融战略,我们要考虑到风险问题,因为以后的路是我们要带别人走,不是我们跟着别人走,而且中国的金融问题在将来可能会更加复杂。
我认为,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或者说政府的“大金融”战略该怎么走,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内的大金融该怎么做。随着金融领域的深入和扩大,我们应当引导我国的“大金融”战略向更加关注民生的方向走。二是,从国际的层面来看,我们如何配合中国的经济、外交在全球对金融进行布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我们应当承担国际责任,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要想参与全球治理,首先应从区域治理着手。美国用金融手段统治了全世界,我们在参与区域治理的过程中,也应该利用自己的金融资源。这就直接触及了美元的核心利益,所以美国就开始围剿我们。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突破美元围剿?我觉得中国可能要学着提供一些区域性的公共产品,而这个产品不仅是物质资产,还应该包括精神公共产品,包括对区域文化、价值、信仰的尊重。这些,金融都应该有所作为。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城镇化发展需要资金,但是中央明确表态新型城镇化不是一味造新城,这意味着土地财政模式必须转型。那么,新兴城镇化的资金何来?如何与金融创新相结合?依托城镇化,金融又将获得怎样的新机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邀请了来自中央部委、高校、研究机构、基层政府和企业的10名官员、专家和企业家,以及前伦敦经济与商业署署长罗思义(John Ross),就金融创新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了深入研讨。
……
第一期 外资银行与中国经济的未
第二期 官员财产公示、反腐败与金融监管
第三期 人民币“被国际化”与“被升值”压力
第四期 “新国五条”的争议与中国房地产的未来
第五期 中国的大金融战略
第六期 民间金融与地方金融改革
第七期 中国债务风险与应对
第八期 农村金融与城镇化未来
第九期 金融创新与城镇化未来
第十期 系统性风险与中国金融改革
第十一期 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