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31914
  • 作      者:
    李劲松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劲松,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近年来,在《思想战线》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优化》在梳理外 汇储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 增长现状、特点以及储备来源结构的变化情况,探讨 了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实证的 角度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测算与研判,作 者李劲松研究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测算,我 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大超过合理水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 实,最后,作者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外汇储备的 优化路径及对策选择。       
展开
精彩书摘
  3.有助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若市场在短期内波动而偏离政府所希望的水平,特别是在受到非稳定性的投机冲击时,该国政府就可动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来调节汇率,使其朝政府所希望的方向变化。当人民币汇率由于受到一些非稳定性因素影响而过度下跌时,货币当局(中国人民银行)就可以动用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上投放大量外币,购进人民币,减少人民币供给,进而增加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维持本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言,汇率的基本稳定具有巨大的意义,不仅能够减少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交易成本,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同时还能够为高通胀国提供一个较为简单、透明的名义锚。因此,充足的外汇储备能够增强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维护人民币币值乃至整个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4.强化抗风险能力,充当紧急支付
  外汇储备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强有力保障。外汇储备在保证一国国际支付能力的同时,更有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与稳定国内经济局势的功能,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有力保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若想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就必须拥有较充足的外汇储备资源。因为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助于我国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局势中占据有利地位。
  此外,当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热钱异常流动等情况时,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还可以充当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紧急支付。经济全球化大大增强了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扩大了一国的经济金融风险。在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四伏、市场动荡加剧的时代,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可舒缓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本国产生的冲击,有效应付各种紧急国际支付,维护本国经济金融的安全。此外,若一国经济遭受地震、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或者由于政治动荡而引起规模庞大的资本外逃等突发事件,那么充足的外汇储备也就可以通过进口物资等来应对各种风险和紧急突发事件,抵消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从而保障国内经济的稳定运行,促进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5.有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较为频繁,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国际货币的发行国过分注重本国的经济利益,导致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处于被动地位。通常而言,能够国际化的货币必定是一种强势货币,而强势货币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也就是说,一种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本质上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市场选择的基础在于货币发行国所具备的坚实的经济基础,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货币价值稳定等。根据世界上主要国际货币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化所需具备的条件是:(1)其他国家对该国市场或是该国对他国的产品有着强依赖性,即货币发行国的对外贸易关联度要高,对外贸易总量要大;(2)货币发行国要有较为雄厚的经济金融基础;(3)货币发行国要具备充足的外汇储备;(4)该国货币币值要相对长期稳定等。
  由于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人民币币值也比较稳定、坚挺。目前,中国部分周边国家或地区居民已把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且使用范围有扩大之势。我国周边的国家或地区主要贸易伙伴对人民币的逐渐认可,正是市场需求和大众选择的结果,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信任。随着人民币在境外流通规模的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逐步推进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配套,人民币的区域化甚至国际化将成为一种必然。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正好是人民币国家化所必备的条件之一,有助于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自由可兑换的进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评述
 1.3.2 国内研究评述
 1.3.3 研究文献评价
 1.4 主要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1 美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2 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3 欧元区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4 挪威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5 英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6 新加坡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
 1.4.7 对中国的启示
 1.5 本书结构及研究方法
 1.5.1 本书结构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6.4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配置的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国际储备
 2.1.2 外汇储备
 2.1.3 外汇汇率
 2.1.4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的演变
 2.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方法
 2.2.1 比例分析法
 2.2.2 成本-收益法
 2.2.3 回归分析法
 2.2.4 协整分析法
 2.2.5 定性分析法
 2.3 储备货币币种选择理论
 2.3.1 资产组合理论
 2.3.2 Heller-Knight模型
 2.3.3 Dooley模型
第三章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3.1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现状
 3.1.1 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增长现状
 3.1.2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特点
 3.1.3 中国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变化趋势
 3.2 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3.2.1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经济基础
 3.2.2 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长期双顺差是直接原因
 3.2.3 我国外债余额的不断增加是客观原因
 3.2.4 国内投资小于储蓄是理论原因
 3.2.5 人民币升值及热钱流入应归因于市场性
 3.2.6 逐步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外资流入创造了条件
 3.3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原因的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4.1 基于比例分析法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
 4.1.1 基于特里芬比例法的分析
 4.1.2 基于“盖杜蒂-格林斯潘法则”的分析
 4.2 基于阿格沃尔模型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
 4.2.1 阿格沃尔模型介绍
 4.2.2 阿格沃尔模型的修正
 4.2.3 相关数据的选取与参数的确定
 4.2.4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测算
 4.2.5 结果分析
 4.3 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度的研判
 4.4 外汇储备规模过度的影响分析
 4.4.1 外汇储备增长的正面影响
 4.4.2 外汇储备增长的负面影响
 4.5 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
 4.5.1 数据选择及处理
 4.5.2 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4.5.3 VAR模型的估计及分析
 4.5.4 脉冲响应分析与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现状及风险研究
 5.1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分析
 5.1.1 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5.1.2 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5.1.3 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5.1.4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估算
 5.2 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分析
 5.3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5.3.1 币种结构和外汇储备职能需求不匹配
 5.3.2 美元比例过大面临的汇率风险
 5.3.3 资产配置单一导致的外汇储备收益偏低
 5.3.4 保值风险
 5.3.5 投资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5.4 外汇储备结构面临汇率风险的实证研究
 5.4.1 计量模型的选择
 5.4.2 美元汇率的波动性分析
 5.4.3 对欧元、英镑和日元的分析
 5.4.4 各币种的在险价值(VaR)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6.1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理论
 6.1.1 外汇储备币种选择的三大原则
 6.1.2 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管理原则
 6.2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6.2.1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的选择
 6.2.2 Heller—Knight模型和D00ley模型的运用
 6.2.3 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6.3 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6.3.1 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结构
 6.3.2 美元资产结构的收益率分析
 6.3.3 美元资产结构的优化配置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优化路径及对策选择
 7.1 保持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
 7.1.1 调整外贸政策,优化外资结构
 7.1.2 加强对引进外资的管理,提高引资质量
 7.1.3 放宽国内外资本的双向流动,平衡资本与金融项目
 7.1.4 扩大内需,适当控制外贸顺差
 7.1.5 改善贸易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2 渐进式优化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7.3 合理利用外汇储备资产,优化资产结构
 7.3.1 有效合理利用外汇储备资产
 7.3.2 适当调整美元资产结构
 7.4 适时增加黄金实物储备
 7.4.1 黄金的价格趋势分析
 7.4.2 黄金序列的平稳性及ARCH效应检验
 7.4.3 构造GARCH模型
 7.5 加快推进外汇制度改革
第八章 结论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1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
附录2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各变量指标值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