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创新》:
一、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目标一致生态文明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全球所有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构成要素,生态文明的内涵也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效率不应超出生态环境承载力。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中,企业内部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节能减排,企业间建立废物和副产品交换的产业共生体系,进而实现园区层面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
生态工业园与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也保持一致。生态文明作为最高最新的文明形态,充分弘扬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要义,要求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生态工业园通过实施一系列促进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赢,以促进经济增长与效率、文化、环境的一致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的战略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区域统筹协调的系统化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形成新型生态产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工业生产领域发展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使经济活动变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循环过程,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生态工业园区通过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把不同企业、产业连接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废弃物交换利用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园区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是区域层面可持续生产的重要表现形式。生态工业园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由社会、经济、环境要素构成的综合生态系统,其形成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实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追求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因此,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落实和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创新发展模式的主要方向。
三、新形势下践行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载体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作为企业、社会、环境与经济绩效共同发展的最佳组合模式,是实现新形势下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以环境效应为基础,通过产业聚集效应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合作共生体系,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机构的调整,在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传统产业向生态产业转变提供了范例。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和低碳模式,通过产业间生态链接,实现园区内不同企业间废物充分交换与利用、物质和能量梯级利用和基础设施共享;通过建立、延长区域产业生态链接,实现废物循环利用,提高园区和地区的资源产出效率和生态效率,构建一个以低污染物排放、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清洁生产和废物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已具备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现实意义,作为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载体,破解了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必然要求
我国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带来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矛盾日趋尖锐,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工业园区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现有的政策与激励措施不够健全,导致园区的生态工业建设积极性缺乏;生态工业链中的物质流动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改造缺少技术支撑,制约了先进理念、管理和工具的有效发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