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条件下装备制造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研究》在对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生存环境及其技术发展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一些新的理论模型,探讨在技术溢出的环境中,不同的吸收能力、合作模式、组织结构和收益分配方式对各类型企业间合作创新策略的影响;并从网络化的视角,分析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对知识传播和协同创新的作用,探讨合作创新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机制,提出若干有价值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第一篇总论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也已经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3年的12%。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投入完成的,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特征。据测算,我国GDP每增长1美元,大约需要5美元的投资,资金投入成本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时期要高40%之多。我国的投资率已接近76.6%,有的省份甚至达到80%。导致这种粗放式增长方式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低下。因此,尽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装备制造创新能力,特别是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整个工业技术水平,是建立创新型国家所需,是使我国尽快跻身中等发达国家之列的必然选择。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一般是指在产业上联系密切的某一类或几类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往往以某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导,向上游延伸至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等)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及其他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介于市场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两个阶段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等四个主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其中,西部地区以国防装备制造为特色,东北老工业基地以重大成套装备为特色,长三角地区以汽车制造和大飞机制造为特色,珠三角地区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授牌77个装备制造领域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占全国示范基地总量的29%。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区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形成以上海临港、沈阳铁西、辽宁大连湾、四川德阳等为代表的产业示范基地;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形成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区;工程机械主要品牌企业集中在徐州、长沙、柳州、临沂等地区。沈阳、芜湖、上海、哈尔滨、广州等地建立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这些产业集群占据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固定资产合计与工业增加值等工业指标均呈现绝对优势,地区性集聚特征更加突出。
然而,这些装备制造业在地域上的集聚并没有发挥整体的集群效应,装备制造企业的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竞争实力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发展质量效益不高。虽然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是2008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5%,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稳居世界首位。但是,目前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率为26%,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
(2)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大型企业大而不强,产业带动作用不大,小型企业小而不专,协作能力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了胶着状态。特别是大型企业的实力尚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集团化运作,难以与跨国公司抗衡。
(3)技术创新能力弱。我国的装备制造企业还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不仅研究开发经费和人员少,同时分布极不合理。尖端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中国重点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普遍不足。据统计,2013年入选“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TOP100”的装备制造企业在2012年的平均研发投入比重不足2%。而从国际看,国际上普遍认可研发投入比重达到5%以上才算较好水平。根据资料,世界500强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一般在5%~20%。
(4)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许多产品严重供应不足。我国装备制造业也多致力于铺摊子,扩大生产能力,而对提高企业素质较少关注,传统和大路货产品生产能力猛增,致使不少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不好。与此同时,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新产品生产能力又严重短缺,2013年进口机械产品用汇高达2717多亿美元。除为基础产业提供的重大技术装备多数源于进口外,某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进口份额也已占国内市场的50%以上。总体上看,高性能资料、精密制造工艺、先进装备及核心部件等方面,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5)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差。据统计,目前我国新产品平均开发周期为18个月,产品的生命周期为10.5年。而美国早在1990年已实现“三个三”,即产品生命周期为3年,产品的试制期为3个月,产品的设计周期为3个星期。
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装备制造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鉴于在装备制造业集群中,大型或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对地区经济有着较大带动作用,企业自身有科层结构复杂、对市场的反应慢、相关的附属企业多等特点。所以,本书从网络化的视角,利用价值网理论思想来研究以大型或特大型企业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中企业间合作创新机制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等问题,丰富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探索增强大型或特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1.2研究目的
本书旨在针对以大型或特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制研究的空白,将价值网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传统产业集群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增加装备制造业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的,研究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网络建设及其运作模式,包括:装备制造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战略;装备制造业集群中核心企业和其他企业间的纵向合作创新策略;产业集群中横向企业间合作研发策略;为满足市场对新产品功能的需求,集群内企业间所建立的迅速的信息反馈机制和灵巧的研发协调机制等。同时,本书结合四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区域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得到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建议。
1.3研究范围的界定
本书包括两个方面的界定:一是地域范畴的界定;二是研究内容范畴的界定。
本书所研究的地域范畴主要限定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四个主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范围。其中,长三角地区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珠三角地区主要包括广东省;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包括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
本书研究内容范畴的界定:本书不是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系统研究,只是从网络化、合作研发的角度进行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机制的研究。因此,研究的问题、分析的架构和提出的相应对策仅限于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整体创新模式,以及集群内部各类型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相关内容。
1.4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1.4.1主要研究内容
1.我国装备制造业生存环境及其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其企业生存环境进行调研,分析其产业分布特点、产业结构、生存环境,以及这些企业的现有技术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机制,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2.装备制造业集群内部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根据价值网理论,改革现有的科层结构,采用组织模块化的思想,在各部门间建立起网络化的协作模式,以满足下游企业需求为目的,设计一套装备制造企业内部的反应迅速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高效的运作模式。
3.横向企业间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研究在具有溢出效应的环境中,横向研发联盟和集中研发联盟中联盟成员在平均分配和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方式下的投资策略,分析研发投资溢出、联盟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探索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最优合作研发模式。
4.纵向企业间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以供应链划分上游、中游、下游企业,将装备制造企业作为中游企业,研究以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的纵向企业合作创新机制,分析在上、下游产品市场为垄断或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过程创新中各类企业的合作创新策略;并以价值网理论为基础,建立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联合创新体系,使其可以根据客户对产品的一些功能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在短期内研制出相应的新产品。
5.基于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建设
在装备制造业集群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装备制造业集群对知识的传递与扩散作用、集群内部经济要素间基于价值网的创新协同,以及创新发生与扩散的集群网络环境因素等方面来研究基于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技术创新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
6.地方政府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建设的对策研究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探讨地方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建设,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4.2分析框架
本书的分析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分析框架图
1.5研究方法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统计分析和概念模型分析方法等。
(1)利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等通用方法,借鉴国内外现有成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利用机制设计理论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实现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应用。基于这些方法来探讨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合作联盟形成机制,使本书的理论分析紧密联系实际。
(3)在价值网络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对合作创新网络的特点、结构和运作模式进行研究,以期克服装备制造业集群在网络构建方面的研究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