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4335
  • 作      者:
    尹晓青,李周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机制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研究利用全国分区域的大量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农民收入、农民消费、社会发展、村级治理、资源环境方面对全国及分区域农村总体小康建设进展进行度量和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区域及不同人群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政策的改进和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机制研究》:
  美国的财政支农政策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80年代,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农民破产,国会通过以保障农民收入为目标的《1933年农业调整法》,以控制生产和价格支持为主要措施开始全面干预农业。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主要反映在《1990年农业法》和《1996年农业法》,逐步降低对农业的价格支持、出口补贴和关税,转而实行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2002年国会通过《农业安全与农村发展法案》即《2002年农业法》,在基本维持《1996年农业法》框架的基础上,扩大了农业的支持范围,并建立了一种对收入的自动反应机制。 
  对农业的补助方面,美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工具主要有:贷款差额补贴。其实质是政府为农产品提供的保护价格,1996年以后这种政策工具被“直接支付”所取代。直接收入补贴,这是一种与农产品的生产、价格不挂钩的固定补贴,是政府从价格补贴转向收入补贴的主要标志。反J司期补贴,实际上是贷款差额补贴与直接补贴的相互混合的产物。资源保育补贴,主要包括土地休耕计划、农田水土保持、实地保护、草地保育。农产品贸易补贴,美国政府的出口补贴以出口信贷和鼓励市场进入为重点。 
  二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缩小人均收入差异 
  澳大利亚的转移支付制度以财政均等化模式为主要特征。澳大利亚各州之间在自然资源、人口密度、经济结构诸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然而从人均收入水平的地区比较来看,并没有贫富差异悬殊的现状,各地区人民均可享用到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联邦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均等化措施。澳大利亚政府通过这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了区域发展均衡,人均收入均衡。其方法是设立联邦拨款委员会,独立于财政部,是一个咨询性机构,它首先设计出一套方案,在各州之间进行分配,根据有关因素并作一定调整之后,测算出各地的合理(或理论)收入和支出,再求得应有支出与实际财力的差额,然后提出各州在均等化拨款中所占的比重。具体拨款时又分为三种:一般性补助,即没有附加条件的经常性拨款;非专项的资本性拨款,用于支持各州的基本建设;专项拨款,由联邦政府指定用途,用于特定的工程或项目。财政均等化的依据是各州公民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率是相同的,因此,也应该有得到同等水平公共服务的平等机会,如医疗、教育、社会治安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理论界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讨论综述
第一节 小康社会”的来源
一 小康”概念的出典
二 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
三 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的理解
四 从建立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节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解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原则
四 度量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选择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一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
二 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
三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其他问题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措施
一 从全局着眼
二 其他问题

第二章 发展含义及评价体系的演进
第一节 发展含义研究的演进
一 结构主义学派对发展含义的贡献
二 新古典主义学派对发展含义的贡献
三 新制度主义学派对发展含义的贡献
四 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对发展含义的贡献
五 新发展理论对发展含义的贡献
六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发展含义的贡献
第二节 发展度量研究的演进
一 发展度量重点的演进
二 发展度量指标体系的演进
三 发展度量指标内涵的演进
第三节 我国的发展实践
——从赶英超美、四 个现代化到小康建设
一 发展目标的匡正
二 小康度量指标体系设计
三 小康度量研究的评价

第三章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进程分析
第一节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第二节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度量指标选择
一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确定
二 农村总体小康建设的指标结构
三 农村全面小康总体水平的度量
四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区域间实现程度比较
第三节 进展预测

第四章 农民收入分配差异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第一节 概述
一 收入分配的作用
二 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
第二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描述
第三节 收入分配总体发展状况描述
一 总体状况描述
二 分区域农户收入分配分析
三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收入分配趋势分析(以村为基本单元)
四 农户收入分配分解分析
五 分社区农户收入分配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第四节 收入分配的因素分析
一 不同收入来源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二 不同来源收入分配差异的区域分析
三 不同来源收入分配差异的社区分析
四 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
五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五章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第一节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国际经验
一 实现政府确立的发展战略
二 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缩小人均收入差异
三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第二节 改革以来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
一 改革以来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量变化
二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到户率的变化
三 政府转移支付的人群瞄准
四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分配的公平程度分析
第三节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调节农村收入分配的贡献
一 对减缓贫困的贡献
二 对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贡献
三 对提高全面小康水平的贡献
四 不同来源的转移性收入缩小转移性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贡献
第四节 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评价
一 转移性收入减缓了贫困,推进了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缩小了收入差异
二 转移性收入加快了不同区域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缩小了收入分配差异
三 转移性收入优化了区域收入分配,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第六章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农民消费问题
第一节 我国农村家庭消费的一般情况
一 消费额不断上升,上升速度不及城市居民
二 消费率总体下降,近年呈加速趋势
三 消费结构基本稳定,恩格尔系数下降
四 耐用品拥有量上升,高端用品拥有量不足
第二节 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分析(基于6000个样本情况)
一 样本分布情况
二 全面小康进展程度及进展速度分析
三 总体程度的评价
第三节 分人群的农户消费分析
一 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分析
二 不同年度各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特点分析l
三 主要评价结论

第七章 农村社会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发展度量研究进展
一 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二 综合指标法
三 社会发展公平性度量研究进展
第二节 农村社会发展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 指标说明
二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三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四 农村居民居住质量
五 农户人均住房面积
六 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
七 农民生活信息化水平
八 村级交通、电信、电视节目和通电状况

第八章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的村级治理
第一节 乡村治理的概述及国际经验
一 村级治理
二 乡村治理模式的国际经验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村级治理的变化
一 村委会产生方式的变化:从上级任命到民主选举
二 社区公共品供给方式:“从义务工”制度到“一事一议”制度
三 村财管理: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四 村级治理规则:从乡规民约到村民自治章程
第三节 村级治理进展的评价
一 数据来源
二 村委会选举
三 村务管理
四 村财公开的评价
五 村民关系的变化
六 结论和讨论

第九章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自然资源评价
第一节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万元农业GDP用水量
一 数据来源及处理结果
二 国家层面上的评价结果
三 省级层面上的评价结果
四 地市级层面上的评价结果
第二节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常用耕地面积变动幅度
一 地市级层面评价结果
二 县级层面评价结果
第三节 小康社会建设中森林覆盖率评价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