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镇化促进农民就业多元化
城镇化不但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也促使农民从农业生产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促进了农民就业的多元化。一些乡镇工业企业,不但可以直接吸纳城镇化农民就业,还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也能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随着城镇化过程的推进,包括城镇道路、居民住房、供水供电、文化医疗等各方面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市场建设、生活小区建设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城镇化为农民创造了多元化的就业机会,使农民从传统的农业劳动中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
三、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一方面,城镇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够增加拥有土地资源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城镇化改变了以往农民固守农业的生活传统,使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抵御风险能力更强。城镇化形成的聚集经济效应,本身就为农产品的生产创造出巨大的需求空间,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城镇化过程中反哺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对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专项农业水利资金投入、转移性支付、技术下乡等多种措施,将大大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并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城镇化改善农民消费结构
城镇化为农村居民提供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农民的消费结构产生深刻影响。随着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农民对交通通信的需求增加。城镇化改变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农民的居住消费比重较大。城镇的现代化生活使农民的家庭设备用品更加齐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基本普及。休闲娱乐消费有所上升,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城镇化改变了以往农村居民的生活理念,更加注重医疗保健,用于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继续上升。
五、城镇化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社会劳动力,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进城务工的农民则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人才市场的用工需求,这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城镇化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居民由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转变成为熟练的产业工人,农民的专业能力和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也对下一代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城镇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农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六、城镇化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福利
城镇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禁锢,进城务工的农民在达到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获取城镇户口,并享受到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福利。过去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城镇和农村被户籍人为地割裂了,城乡的社会保障存在着较大差距。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到教育、医疗、养老、失业等多种社会保障福利,而农民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福利是差别化的,即使是同样的社会保障所能享受到的福利程度也不同,且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一次分配城乡之间存在差距,而在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二次分配不但未能缩小城乡差距,反而还将这种差距扩大了。因此,城镇化的推进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福利,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