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我国城镇化是世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纵观各国城镇化进程,既有经验,又有教训,从中可以引出许多规律性的认识。
一是城镇化水平要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相应的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规模,是由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反过来,城镇化水平又制约着工业化和生产力的发展。超越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顾条件、单凭热情盲目加快城镇化,会使城镇化缺少产业支撑而难以持久;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会影响产业集聚和经济结构优化,延缓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二是城镇化速度要与城镇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世界城镇化历史表明,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发展轨迹类似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一般说来,当城镇化率小于30%时,是城镇化初期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当城镇化率处于30%-70%,吋,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当城镇化率超过70%时,是城镇化后期阶段,发展速度减缓并逐步趋于稳定。一个国家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应当顺应而不是背离这一阶段性规律,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一系列经济的和社会的问题。
三是城镇化格局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同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城镇化的格局包括城镇形态、规模、结构、空间布局、演进方式等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土地稀缺、人口稠密、能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大都是集中型城镇化;土地广袤、人口密度小、人均占有能源资源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多数是漫延式城镇化;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成为体现国家竞争力的主体区域。
四是城镇化发展是趋利避害的过程.世界城镇化发展史表明,在看到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也要看到“没有免费的午餐”,城镇化发展搞得不好也要付出代价和成本,引发新矛盾和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和妥善化解。正如曾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沃利.恩道所说的,“城市化极有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
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借鉴各国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面临的具体情况,新型城镇化应当是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集约发展、多元形态、四化同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集约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乎均水平的40%,宜居土地只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9%,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