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会有好的工作态度?
常听到人们对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工作态度有所不满,说他们常有“公主病”,吃不得苦,工作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我觉得此乃人之常情,世上哪有人喜欢吃苦、喜欢遭遇困难?只是为势所逼才“顶硬上”罢了。
上一代相对这一代刻苦耐劳的基本原因,是当时的普遍经济环境比现在差,大部分家庭都没有太多的积累,“手停口停”,连活下去也可能出问题,所以大家对工作都不敢怠慢,生怕上司不满,会连赖以维生的工作也失去。
不要令子女失去工作动力
现在,不但家庭的积累已普遍提升,社会更设立了安全网,在香港已不用怕会饿死。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慵懒倾向就充分暴露出来。猎食动物在食物丰富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只会懒洋洋地躺着,年纪大的也懒得嬉戏。由此可见,说“综援”养懒人,虽然政治不正确,但事实如何,大家都心里有数。
我不是反对富裕社会对处于弱势的不幸者施以援手,但设计福利制度时,应尽量少出现漏洞,以避免让慵懒的人有机可乘。把福利制度遏制在仅够基本生活的水平,才能鼓励人们靠努力工作去改善生活。如果把“综援”的水平订得比最低工资还要高,那就很难奢望社会有好的工作态度。
同样理由,作为父母的,也不宜过早地为子女做好各种生活上的保障,否则只会令子女失去工作的动力。我见有些富裕家庭,一早为子女提供信用卡,买定房子等子女结婚,安排好工作等子女上位,那他们的子女又怎可能有好的工作态度?
人生目标为驱动力
对一般人来说,有匮乏才能感到工作的需要;担心失去工作,才会战战兢兢地去争取工作成绩。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只能做到过失,有所交代算了。我见过一些工作态度积极,不断精益求精的人,他们大都有自己的理想,知道自己想达到一个怎样的人生目标;这样他们才会严格要求自己,才会赴汤蹈火,不轻易向困难屈服。
人人都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被指令去做别人想做的事。若希望年轻人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关键是要协助他找到人生的目的,并令他感觉到,他可以通过他的工作,达到他的人生目的。这样,他一定不会觉得工作辛苦,不会害怕工作中可能遭遇困难;相反,他会主动去挑起责任,使出看家本领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我年轻时也有一段时间不思进取,所事事,但当我树立起人生目标后,就一改自己的懒散习惯,主动找工作来做,有病也不轻易请假。以我写专栏为例,我每天都很有规律地六点半起床就写,五年来没有一次脱稿。别人都觉得要做到这样很难,但我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因为这是我自己想做的。
所以,我觉得新一代年轻人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不难,只要他们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行了,而且工作起来还可以乐在其中呢!
如何才能独立思考
在英国占领时代,港英政府从来都不强调要港人学会独立思考。因为,人一旦学会了独立思考,就会抗拒做占领地的子民,那么英国人就难以在香港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了。
教师不懂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由于香港人大部分都是在殖民地教育下长大,所以大部分都不太懂得独立思考。由不懂独立思考的人教育出来的新一代,自然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高。其主要表现是喜欢跟随意见领袖的看法,人云亦云。当不知意见领袖有何具体看法时,就随大溜,跟大多数人的意见走,总要身边有其他羊群,才有安全感。
近年,教育界虽然强调独立思考多了,但光说不做。教师们根本不懂得用什么方法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单是要按标准答案去回答问题的做法,已扼杀了不少学生原有的独立思考能力。
人脑本来就有自我审查的能力,对外来的信息,会先行分析、判断,才决定是否接受,以决定以后是否加以应用。但香港的教育制度,就是要学生放弃这种自我审查,只能仿照权威所制定出来的标准答案去看问题。谁在回答试题时,用上了自己的看法,就会因不符合标准答案的要求,而失去分数。久而久之,学生都不敢有自己的独立看法。
如何分辨可信不可信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老师,也甚少教导学生知识的真正来源。很多学生都误以为知识是来源于书本,来源于伟人与学者。我读书的时候,就从没有老师向我强调,这些都是二手知识,不一定是全部可靠的。有些教师虽然会提醒我们,“尽信书不如书”。但只是教我们不要尽信,没有教我们如何去分辨哪些可以信,哪些不应该信。我是在离开学校之后,通
过自学才认识到,原来知识是我们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人自己的认识。不用读书,我们也可以利用上天赐予我们的感觉器官与思维能力,通过接触自然、社会,以及自我反思,去不断掌握知识。
书本知识 观照客观世界
这是知识的最可靠的直接来源,至于书本上的知识,则是其他人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时学会的知识的文字记录。他们在接触客观世界时,可能会理解错误;在记录自己的体会时,又可能出现表达上的误差:因此不可尽信。我们在读他人的书时,必须联系实际,把书本上的知识,拿到客观世界作对照,以测试这些知识是否可以用来解释自然与社会上的各种现象。
这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尺,没有这把尺,我们的独立思考就会失去基础,变成形式上的为反对而反对,只能做到与众不同,不能做到更接近真理。
当然,有了这种分辨能力之后,我们还得有道德上的勇气,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持。不然的话,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难产生独立思考的社会效益。香港的教育界,在这方面仍需加倍努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