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三农”发展道路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379706
  • 作      者:
    陈锡文,韩俊主编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特色“三农”发展道路研究》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汇集。《中国特色“三农”发展道路研究》一共汇集十二篇专题研究成果,分别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转型期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中国未来主要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供需预测、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法律法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制度、征地制度改革、农民土地权益、农村合作组织、农村金融改革、农民工落户城镇与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对“三农”改革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特色“三农”发展道路研究》:
  五、正确处理城乡间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
  配置的关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
  现阶段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为广泛和复杂。改革的重点已经由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改革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城乡改革的关联性大大增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城乡统筹联动,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重大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课题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是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必然要求。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财产,是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基本保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数量逐年增加,违法征地、暴力征地频发,导致涉及土地的信访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风险加剧。城镇化过程中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加剧,根本原因是我国征地制度改革还未破题。在现行制度下,农用土地转化为城镇非农用土地的过程,不是一个平等的、协商的产权交易过程。国家垄断城镇建设用地一级市场,城镇建设征地不明确界定“公共用途”、范围过宽、按照原用途补偿农民,这些制度规定是城镇化进程中涉地矛盾的总根源。目前,征地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农民得到的份额太低。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必须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得到足够的补偿,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当前,应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和“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要求,着力解决征地补偿标准过低问题。要修订法律,改变按照土地原用途补偿的原则,考虑供求关系以及土地的区位因素等,参照土地的市场价格,以各地区片价作为确立补偿的基本依据。各地已经普遍实行的“留地安置”,对被征地农民和集体从事开发经营、新办企业等方面提供用地扶持,这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重要补偿方式,对于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应予以推广,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要改革完善征地审批、告知、公示、实施、补偿、安置、争议调处裁决等程序,强化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监督权,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政府的征地行为,防止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家分两地,长期奔波于城乡之间,这种不彻底的转移方式,起不到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多、农民转移不彻底、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只有转移农民,让农民进城,将农民真正变成新市民,从根本上改善城乡资源配置,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才能富裕农民和繁荣农村。现有城镇常住人口中不到4个就有1个是非户籍常住人口,总量达2.34亿人。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消除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间的不平等待遇和差距,保障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创造居民自由迁徙的公平环境。
  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农村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尽管如此,公共资源在城乡配置失衡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所享受公共服务仍存在很大差异。必须继续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正确处理基层政府与村级组织和其他社会
  组织的关系,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加快形成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各种组织为补充的组织体系,使各类组织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已基本成型。
  ……
展开
目录
农业现代化
以改革为根本动力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与国民经济
转型期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的研究

农产品供给保障
中国未来主要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供需预测及政策建议

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政策
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
完善农村宅基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中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制度研究报告

征地制度改革
征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
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研究报告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关于农村合作组织的问题研究

农村金融改革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基本途径

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落户城镇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