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土地储备制度的现状与完善:status in quo and its perfec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86085
  • 作      者:
    崔建远,陈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崔建远,1956年生,河北省滦南县人,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被评为第二届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等荣誉。先后参与了全国人大法工委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的研讨工作。<br> 代表性著作:《合同法》(2013)、《债法总论》(2012)、《准物权研究》(2012)、《物权法》(2011)、《论争中的渔业权》(2006)、《土地上的权利群研究》(2004)、《合同责任研究》(1992)等。<br> 陈进,1983年12月生,河南林州人,法学博士。2003年9月至2010年6月就读于郑州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学学士学位、民商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学博士学位;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访问学习。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学、信托法。现为百瑞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br>
展开
内容介绍
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制度的一项创新。本书从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外土地储备制度的经验,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结合《物权法》、《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等探讨了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及储备土地登记的合理性;其次,依照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流程,对储备土地的范围与储备土地的取得方式、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整理、土地储备的融资方式以及储备土地的供应依次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分析现行土地储备规范不足的基础上,对土地储备制度立法提出了建议。希望本书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研究,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理论的完善以及实践中土地储备运作的进一步规范有所裨益。
展开
精彩书摘
建设用地使用权(《物权法》之前颁行的法律、法规称之为土地使用权)出让洽商甚至签订合同之时,建设用地可能是尚未拆迁、补偿、安置的“生地”,甚至是尚未征收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可能是已经征收、拆迁、补偿、安置完毕,达到“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熟 地”。属于“熟地”的,有些来自土地储备。1996年,上海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储备中心,拉开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试点的序幕。1999年以后,广州市、安徽省、重庆市、成都市、上海市、杭州市、武汉市和北京市等省市相继都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实行了土地储备制度,使得相当数量的建设用地来自土地储备机构的供应。相应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便以“熟地”为标的物。 <br> 鉴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土地储备制度的关联如此密切,而实际运作中也有诸多需要规范和完善之处,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11月19日出台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277号)。该管理办法规定了土地储备的计划与管理、可以纳入土地储备的土地范围与纳入程序、储备土地的开发与利用、经开发整理后的土地的供应以及土地储备资金的筹集与管理等内容。其中,储备土地的取得、供应以及资金筹措过程中的抵押贷款等都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土地储备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牵涉到的几方主体及其所承受的权利义务并不明确,其中有些规定尚待完善,而且实务中仍有未尽符合规定的操作。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地位、土地储备机构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土地储备资金的来源、储备土地的出让主体等问题,需要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借鉴境外土地储备的经验教训,结合我 国土地储备制度的现状以及现行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提出完善土地储备立法的建议。 <br>
展开
目录
目 录 <br><br>引言 (1)<br>第一章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现状 (3) <br>一、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4)<br>二、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流程与功能 (12)<br>三、有关土地储备的法律规范 (15)<br>四、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主要内容 及其存在问题 (24)<br>五、小结 (36)<br>第二章 国外土地储备制度及其启示 (37)<br>一、国外土地储备制度的内涵 (38)<br>二、国外土地储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42)<br>三、美国土地储备制度 (49)<br>四、国外土地储备制度的主要 经验 (59)<br>五、国外土地储备制度对我国的 启示 (64)<br>第三章 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地位 (68)<br>一、不同观点 (69)<br>二、土地储备机构的职能 (70) <br>三、土地储备机构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关系 (80) <br>第四章 储备土地的登记 (88) <br>一、现行法的规定及简评 (88) <br>二、储备土地登记的存在理由 (92)<br>三、储备土地登记的合理性质疑 (95)<br>第五章 储备土地的范围与取得方式 (103) <br>一、储备土地的范围 (103) <br>二、土地收回 (109)<br>三、土地征收 (133)<br>四、土地购买 (143) <br>五、土地置换 (155) <br>第六章 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整理 (158)<br>一、储备土地前期开发整理的内涵和法律适用 (159) <br>二、我国现行的储备土地前期开发模式 (171)<br>三、国外土地开发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99)<br>四、储备土地前期开发模式的完善建议 (207) <br>第七章 土地储备融资制度 (215) <br>一、我国现行土地储备融资途径及简要评析 (215) <br>二、土地储备机构以所储土地抵押贷款的法律困境 (221) <br>三、土地储备所需资金的解决方案 (224) <br>四、小结 (229) <br>第八章 储备土地的供应 (230) <br>一、我国城市土地供应制度概述 (231) <br>二、土地储备模式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程序和特点 (248) <br>三、储备土地供应制度的完善与土地供应法律关系 (260) <br>四、储备土地出让案例分析 (267) <br>第九章 土地储备的立法建议 (273) <br>一、我国现行土地储备制度规范的特点与不足 (273) <br>二、立法建议 (283) <br>参考文献 (289)<br>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