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向现代的小农:历史的视角与东亚的经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90761
  • 作      者:
    董正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董正华,历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郑州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珠海学院,主要著作有《世界现代化进程15讲》、《透视东亚“奇迹”》(合著)、《世界现代化历程•东亚卷》(主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于东亚,关注现代“小农”的命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重点集中探讨台湾地区和韩国家庭小农制度的形成、结构和演变;全书的讨论涉及“小农”、“农民”与“家庭农场”的关系,农民应当走向富裕还是走向消亡,何为“农业资本主义”等历史、理论与现实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环顾当今世界农村,除了受殖民地时期大种植园传统影响的南美洲和非洲、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以外,大大小小的家庭农场仍然盛行。西欧发达国家小农场主多次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舞台上强烈发声。即使是地广人稀且已经高度现代化的北美大农业地区,也几乎是家庭农场一统天下。这是连激烈批评“小农经济”的人也承认的事实。全世界亿万自主经营的家庭农民用自己胼手胝足的实践活动,向知识界关于农民、农业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到底什么是“小农”?何谓“家庭农场”?他们跟“资本主义”是同质的,还是异质的?在强大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笼罩下,自主经营的农民为什么没有消亡?现代农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农业资本主义” ,还是“农民的生产方式”?中国农村一些地方新出现的大规模、商品化的农场是不是标志着“中国正在走进一个农业资本主义兴起的新阶段”,最后,资本主义是不是一种无孔不入的、纯粹的、无异质的社会形态?
学界关于农民问题的著作和论文已经很多。经济学家讨论“小农与效率”,社会学、政治学家在研究如何“社会化”小农。 本文谨从历史学的角度并主要从东亚的视角切入,对现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再认识,并尝试对上述这些问题作出回答,提供一管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小农”、“农民”与“家庭农场”
“小农”在世界历史上由来已久。中国和欧洲历史上的小农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两个典型。传统华夏文明号称以农为本。农民在“四民”中地位仅次于士而高于工商业者。很多人认为小农经济是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原因,小农更被视为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象征。实则历朝历代的“小农”都是专制王朝的“编户齐民”。像秦朝末年那样“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不给农民一点活路,或许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但历代王朝层层加码刻剥农民,形成税赋“积累莫返之害”,即秦晖先生所总结的“黄宗羲定律”,却是不争的事实。
统治者对农民既征其税,复役其身、强行迁徙或固着其身,农民的人身自由得不到保障。“小农经济”其实徒有虚名。小农甚至根本没有自己的“经济”。他们跟近现代受民法保护的身份自由的独立小农不能同日而语。
东亚农耕地区自古以来人口众多,农村土地关系紧张,历来有农民小块土地经营和精细耕作的传统,这种情形迄今没有根本改变。笔者曾以当代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为个案来看东亚现代化历程中的小农经营模式,这是因为:战后台湾和韩国都有一场消除传统地主所有制的土地改革。台、韩所推行的都是在平均地权基础上的小农制度。发展战略学家因此而把台、韩同列为“基于单一(小农制)战略的制度原型”(prototype examples of systems on a unimodal strategy)。
从所有制角度对它们的研究,显示了传统租佃制下的小农与土改所造就的现代自耕小农的区别。农业经济学家对小农的研究,则主要是从经营角度所作的研究。如台湾学者张德粹就认为:“小农经营制亦简称小农制,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某一社会内的大多数农业经营单位是很小的……这里所谓‘制’,并不是政府命令所规定的制度,亦不是由人民立法所定的法制,只不过是形容全国多数农场经营的方式。决定这个方式的基本因素是全国农民数和总耕地面积的比率。”
关于韩国和台湾农地制度演变的详细讨论见本书后半部分。
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马克思曾经列举了“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正常形式”的古今两种小农所有制度:


“自耕农的这种自由小块土地所有制形式,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正常形式,一方面,在古典古代的极盛时期,形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在现代各国,我们又发现它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解体所产生的各种形式之一。英国的自耕农,瑞典的农民等级,法国和德国西部的农民,都属于这一类。在这里,我们没有谈到殖民地,因为那里的独立农民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是“农业资本主义”,还是“农民的生产方式”?

一“小农”、“农民”与“家庭农场”
二小农的历史地位:从马克思到列宁
三他山之石:美国大型和微型的家庭农场
四农民应当走向富裕还是走向消亡?
五“粮食主权”与“小农立场”
六何为“农业资本主义”?
七关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典型性
八重新思考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理论

第二部分当代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家庭小农制度

绪论为什么要比较研究台湾地区与韩国?
一人地资源与传统的土地占有制度
二战后土地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三沟通与控制:小农制下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四小农制下的农业增长
五小农制对高速工业化进程的贡献
六乡村社会的变化
七小农制的问题与出路

第三部分小农发展道路与农地制度变革散论

一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
二现代小农制的历史地位
——以考茨基《土地问题》中的有关讨论为重点
三小农制与东亚现代化模式
——对台湾地区和韩国经济转型时期农业制度的考察
四近现代东亚土地制度演变的基本轨迹
——从地主所有制到现代小农制
五近代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演变
六解决集体所有权主体虚置保障农地为农业和农民所用
——关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
七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附录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非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因素”
附录二村妇将改变世界现代化的轨迹弗·舒尔曼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