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754820
  • 作      者:
    刘志雄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研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分别从理论部分和实证部分探究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在理论部分,主要通过文献分析与梳理,从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投资效应研究和能源投资博弈四个层面展开,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分析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问题。在实证部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研究》首先研究了中国能源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回顾中国能源对外投资的历程(包含对外投资历程),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基础、经济基础、相互直接投资基础、贸易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基础等6个层面来研究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研究》: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投资合作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国外经济学家提出了众多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出现了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外投资,不仅可以开拓当地市场,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资源,还可以避开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增长。此外,能源投资合作作为对外投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能源投资合作也存在众多制约,这是由于投资合作过程中各方主体利益存在差异,加上能源这一特殊的投资对象,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影响合作结果。
  本章主要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投资效应、能源投资博弈等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梳理相关理论及研究,为进一步展开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1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2.1.1 古典国际区域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1776)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①。亚当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增加物质财富。亚当强调,各个国家不应生产所有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就应该用自己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一部分供他们购买。”各国按绝对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和贸易,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
展开
目录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2 理论分析
2.1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3 投资效应研究
2.4 能源投资博弈问题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3.1 中国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3.2 中国能源投资战略
3.3 中国对东盟能源投资的战略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基础
4.1 资源基础
4.2 经济基础
4.3 相互直接投资基础
4.4 贸易基础
4.5 技术基础
4.6 社会基础
4.7 本章小结

5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
5.1 金融危机前中国对东盟能源投资
5.2 金融危机后中国对东盟能源投资
5.3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对东盟能源投资比较
5.4 东盟对中国能源投资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效应
6.1 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经济增长效应
6.2 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就业效应
6.3 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技术外溢效应
6.4 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福利效应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7.1 能源约束影响经济增长
7.2 能源投资合作存在博弈
7.3 其他存在问题
7.4 本章小结

8 加强中国与东盟能源投资合作的相关建议
8.1 加强新能源投资解决能源约束
8.2 加强能源技术研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8.3 积极支持新能源发展,加强新能源国际投资合作
8.4 构建能源投资特区,加强能源投资合作
8.5 本章小结

9 结束语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