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内需增长的支撑:农业转移人口消费特点及发展趋势:migrant workers'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trend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701774
  • 作      者:
    金三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内需增长的支撑:农业转移人口消费特点及发展趋势(2014)》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研究课题“农业转移人口的消费特点及其群体差异研究”的主要成果。全书共包括六章主体内容和两个附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内需增长的支撑:农业转移人口消费特点及发展趋势(2014)》的核心结论是:农业转移人口是我国内需增长的重要支撑,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释放这一潜力,就要以提升技能和增加财产性收入为重点,促进其持续提高收入水平,还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高其消费倾向。
展开
精彩书摘
  目前,关于农业转移人口消费的研究有很多,总体上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农业转移人口消费特点及其与市民差异的研究。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水平低,消费倾向低,消费结构处于初级水平。李善同主持的课题组(2007)发现,外出务工者为了多积攒钱,消费倾向低,多数选择了节衣缩食、仅能维持温饱的生活消费方式,2004年外出务工者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86元,占月均收入的36.5%。严翅君(2007)测算了江苏八城市农民工的消费倾向为0.65,既低于城市居民0.69,也低于农村居民0.73的消费倾向。王蔚(2012)发现,四川成都市温江区946名流动人口的住房、食品、服装、交通和通信五项基本消费合计占月收入的2/3,娱乐支出、教育培训支出、人际交往支出非常有限。随着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和工资的较快增长,农民工消费结构正从简单转向复杂,新生代农民工的食品消费比例明显低于第一代农民工(邢海燕、于伟、陈三妹,2012);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衣食为主的消费开始扩大,包括手机消费、奢侈品消费、文化娱乐消费,甚至是购车、购房消费(沈蕾、田敬杰,2012)。相关研究还将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农民、城市中的下岗人员及其他类型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对比(刘程等,2004;徐志曼,2004;严慧,2005),发现农民工的食物、服装、子女教育以及人情开支消费需求弹性比市民大;教育与娱乐消费份额偏低;医疗消费与住房消费特点与市民相似,消费倾向小,但住房支出的价格弹性大(粟娟、孔祥利,2012)。
  二是对农业转移人口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现有文献主要从收入、个人因素、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城乡差别等方面进行分析。刘伟(2011)发现东莞农民工的收入、婚姻状况和家庭负担状况显著影响其消费。随着收人的增加,农民工消费会增加,同时,汇款越多,农民工消费就会越少,系数表现为负值,而婚否也与农民工消费呈反向相关。另外,企业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也是促进农民工消费最有力的保障。潘洪涛、陆林(2008)从收入、家庭结构、个人特点三方面考察影响农民工消费的因素;于丽敏、王国顺(2009)认为,农民工工资支付缺乏保障机制是制约农民工消费的重要因素;幸丽萍(2010)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农民工消费的重要制度背景,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医疗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投人制度等。
  三是农业转移人口消费对扩大内需的作用。韩俊主持的课题组(2011)通过对全国20多个城镇6232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和对重庆等6个城市的实地考察发现,至少有58.8%的农民工打算在城镇定居,其中,40.2%的农民工打算在务工所在城镇定居,只有15.6%的人明确表示愿意回农村定居。并且,农民工市民化已有一定的基础:一是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推算,200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已达到45.8%,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已占外出农民工的20.4%。二是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体,融入城市的意愿强烈(韩俊、何宇鹏、金三林,2011)。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研究概要及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调查样本概况
四、农业转移人口四类群体的划分j
五、研究重点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总体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收人水平及地域来源结构
二、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支出水平及地域结构
三、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倾向
四、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支出结构
五、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特点的群体差异
一、举家外出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二、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三、80后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四、90后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转移人口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发展趋势
一、农民工工资变动情况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动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
三、人口结构变动及教育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四、“刘易斯转折”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
五、我国农民工工资的增长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转移人口未来发展意愿及消费发展趋势
一、农业转移人口发展意愿总体状况
二、农业转移人口发展意愿的影响因素
三、农业转移人口家庭消费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附录一 上海市松江区流动人口生存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一、松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二、松江区流动人口总体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三、松江区推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措施
四、推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建议

附录二 上海市松江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数据分析报告
一、就业与保险状况
二、支出与收人
三、生活与感受
四、融合意愿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