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74186
  • 作      者:
    陈宇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头号评论员“江南愤青”的处女作震撼上市!
  我准备打江南走过,穿一袭青衫布衣,留一个身影给自己,不给这个世界。——江南愤青
  愤青语录:
  有人在山脚,只看一里路;有人在山腰,可看十里风景;而我在山顶,看到的是万里苍茫。
  在大潮来临之前,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不要慌张,不要着急做决策。看不明白的时候,宁愿不前不后,不左不右,趴下也比乱动要好。否则云开雾散,发现代价更高,成本更大,何必呢?
  在互联网领域,很难通过对过去经验的积累来对未来进行推演。你的知识越多,越有可能成为你的负担,从而影响你对于未来的判断。
  从悲观角度来看,金融的世界是“暴利追逐型”,互联网的世界是“赢者通吃型”,当互联网附属于金融之后,金融的逐利性和互联网的垄断性结合起来,只会更加垄断和暴利。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宇,网名“江南愤青”,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浪迹于西子湖畔。从2012年起以玩票性质在互联网上写作金融评论,以系列文章“浙江经济怎么了”声名鹊起。其大量金融类文章,剖析金融时势尖锐深刻,在金融业内引起极大的震动,一跃成为金融领域知名的评论人士之一。
  2013年开始,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互联网金融,其陆续发表的评论是大量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必读文章,很多人都是从江南愤青开始了解互联网金融,因此江南愤青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更有“校长”一称。
  江南愤青对互联网金融的评价与预测直切要害,虽然刻薄,但是却能每每言中。他的文风直白率性,张扬高调,但是线下为人却极为谦卑、异常低调,形成极大反差。为此他赢得了一大批“死忠粉”的追随,其中不乏金融界大佬级的人物。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浪潮高涨,P2P、众筹、余额宝、微信支付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加之大数据等时髦概念助阵,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令媒体兴奋,公众狂热。那么,互联网金融真的能“颠覆”传统金融吗?当互联网思维对撞传统金融观念,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统天下,还是传统金融业的自我革新?究竟是谁动了金融业的奶酪?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作者早期试水创立具有互联网金融雏形的网站,后来成为互联网金融的资深投资人,基于其多年在该领域的实践、观察与思考,追根溯源谈互联网金融之争,告诉你在变革大潮来袭时,应该做什么。

展开
精彩书评
  ★“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有人在山脚,只看一里路,有人在山腰,可看十里风景。而我在山顶,看的是万里苍茫。”看罢此书,便知江南的自评是到位而实在的
  ——金融问道


  ★同样身为时代的一份子,精英们能敏锐的察觉到时代的脉搏,而普通人却只能浑浑噩噩不知“山中岁月”。这种能力上的落差,再加上资本兑现上的差距,终究会形成屌丝与高富帅们凛然难以跨越的距离。而这就是身为屌丝的悲剧。
  ——坤哥在学习


  ★互联网江湖的最后一个愤青,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布道者。
  ——李军华VC&天使


  ★跟着愤青侃侃大小金融事,骂骂各种看不惯。
  ——盘羊


  ★在历史中寻找圣贤,在江南处寻找勇敢的青春。
  ——盛国镇


  ★江南人如其文,文风犀利精辟、酣畅淋漓,为人闲云野鹤、快意江湖。是我们“黄埔军校”众人拥戴的好校长。
  ——田陽 Carlos


  ★陈宇这傻逼,以前天天逃课跟我逛窑子,数学考试还不及格,考试偷看,差点还被抓,现在也能出书了?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
  ——甘强


  ★我觉得愤青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从来不避讳自己高考失利、情场失意等坎坷经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都是支持他坚定前行的动力。他有一群朋友,来自五湖四海,可以嬉笑怒骂,可以对酒当歌。有别于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十来年的金融从业经验,让他的文章能够刀刀见血。
  ——无相


  ★重剑无锋,江南兄的文字总是给人以力量!文字煽情而不矫情;思想犀利而不刁钻;材料丰富而不失逻辑。才华横溢,仗剑走天涯!
  ——憨陀陀乐园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西湖边的金融评论人”自居向外介绍自己。2012 年7 月份,闲来无事写了一篇《浙江经济怎么了》,自此陆陆续续地写了几百篇金融文章,以致许多人都认为我是职业写手。事实上,就身份而言,我应该更多地被定义为是自由投资人吧。虽然有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的身份,但事实上,我很少参与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基本上都是游离在外,做个闲散的人,在西湖边走走看看,不乏闲情逸致,貌似提前进入老年人的生活。写文章之于我,更多是对以前十多年的金融从业经历做的总结和回顾吧。
  所以,其实我跟金融评论一点关系也没有,我还真从没因为写文章赚过什么钱。虽然网络上我的文章到处飞,但是事实上,我大概就在实体期刊上发表过两三篇文章。很多人都觉得我的文章太不严肃了,整天骂娘的风格,不适合实体期刊。许多期刊也都一直拒绝用我的稿子。有一次,我的一篇关于小微企业的文章(就是本书里第十一章谈论小微企业融资的那一节)好不容易被《浙商·金融家》期刊给采纳了,但后来最终也被撤了。后来《中欧商业评论》从我的博客里把这篇文章翻了出来,发表在其2012 年的10 月刊上。
  经历这些事情之后,我就再也未曾去投稿了。就我而言,写文章本来就是随心而写,有人看就看,不爱看就不看了,所以,文章就都放在了自己的博客里。只是后来随着文章越写越多,博客浏览量也越来越大,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成了大家眼里的所谓的“红人”。可能就是因为我不是为钱而写东西,所以我的文章没有立场一说,都是写我自己想写的、想说的。至于对错,那是能力问题,我也没办法。
  确切地说,这百来篇文章,很多都是这么多年我在金融业内走走停停体悟到的一些心得感受。有很多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专家们所无法看到,但是却每天在现实中上演和发生的事情。所以,书中的很多观点,可能是完全颠覆了很多人旧有的也是固有的看法吧。尤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随着2013 年互联网金融浪潮高涨,这些文字让我开始变成一个争议极大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公敌,以及传说中的“阿里黑”。
  从最早也有过愤懑不堪,到现在的淡然处之,我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观点其实从来是不重要的,而最终结果对错也不重要,因为,对事情下结论并不是我们要去追寻的终极目标。从某个意义上来看,我可以断言,我们现在所做的绝大部分的推论都是错误的,世界从来不是按照我们的推论在演变,这个问题我会在大数据章节作详细解释。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做预测和推演呢?这是因为,我们要通过推演过程来不断完善我们的方法论,完善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吧。
  所以,2013 年,我在全国做了一百多场演讲之后,开始着手将过去所有的文章进行系统梳理。在这本书里,我尽可能阐述的是逻辑推演的过程,而不是所谓的观点和结论。当编辑跟我商量是否要修改下许多文章中看上去已经落伍,甚至可能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和幼稚的观点时,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不作修改,保留所有观点。因为这一方面反映我一路走来渐渐形成的思考路径,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自己思考的沉淀。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还原“互联网金融”大潮来袭时,一个站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门口的投资人的思考心路历程吧。
  由于受版面和字数的限制,我将近40 万字的内容,无法在一本书里全部呈现。许多非互联网相关的、但我自己却认为是写得较好的金融文章,因为不符合当下热点,就忍痛给删除了。其中包括《浙江经济怎么了》、《也谈钱荒》这两个在网络上比较有名的系列,也包括一些历史政治类的文章,例如《建国后党内路线之争》等。这些被删除的文章,我也做了系统梳理,到时候一并放在网络上,也当是弥补遗憾了。

  ……

展开
目录

上篇狼 来了!
第一章 关于金融中介,谢平和许小年为什么是错的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金融中介?
第二节 金融中介值得信赖吗?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的流派之争
第一节 三类互联网金融概念
一、谢平:去中介论
二、马云:基因论
三、媒体论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之争的背景解读
一、四大时代背景
二、互联网金融到底能颠覆什么?
第三节 追根溯源谈互联网金融之争
一、争辩的焦点在那里?
二、互联网金融能否实现金融的“去中介化”?
三、马云的赌局: 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谁更胜一筹?
四、“普惠金融”与“民主金融”,看上去很美
五、众生眼中银行的暴利是否属实?

第三章 夹缝之中的中国互联网金融
第一节 围墙之外的影子银行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历史纠葛
二、影子银行——围墙之外野蛮生长
三、围墙论基本可以解释马云的一系列抨击
第二节 夹缝之中的中国互联网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影子银行
二、围墙推倒之后是什么
第三节 中美互联网金融的差异
一、互联网金融在美国的影响力有限
二、欧美银行的社区化业态

第四章 五花八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第一节 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模式(4+1)
一、P2P和众筹模式
二、第三方支付模式
三、渠道销售模式
四、比价模式
五、其他模式
第二节 国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5+1)
一、创新型融资服务模式
二、在线理财模式
三、信用增信评级模式
四、社交选股模式
五、创新支付模式
六、其他模式
第三节 如何看待比特币
一、互联网金融里的另类,是颠覆式创新还是投机品
二、比特币的信用货币性质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的平台模式
第一节 平台模式概述
一、平台模式就是去中心化
二、以“施乐会”为代表的慈善平台模式
三、平台模式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二节 详解P2P 模式
一、P2P的三大模式:平台模式、担保模式、销售模式
二、P2P面临的一般风险与国内特殊风险
三、P2P应如何监管?
四、是否应该给P2P 发牌照?
五、案例分析:陆金所和宜信
六、关于P2P 的观点总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