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地区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的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42761
  • 作      者:
    曾拥政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曾拥政,男,讲师。教育背景:1994年毕业于兰州石油学校(现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所学专业:化工机械与设备;1994~1999年通过自学先后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本科学历,所学专业:英语(二外日语);2005年新疆财经学院金融学硕士毕业,研究方向:证券市场与投资银行;2012年6月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金融学博士毕业,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工作经历:1994~2000年在乌石化化肥工作;2000~2001年在上海凯采泵业有限责任公司驻乌办事处任销售代理;2005年至今在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工作,主要讲授课程:《金融学》,《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学》,《公司金融学》,《金融理财学》等;工作至今发表论文数篇,偶有获奖,参与课题数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地区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的视角》主要从宏观层面逐渐渗透到微观层面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其中第4、5章是《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地区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的视角》的核心部分,全书结论也主要来自这两章。第4章的结论主要通过两方面分析得到。一方面基于地区需求因素,分别从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现实基础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基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理论,从造成地区总供给曲线差异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展开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6.1.1中国央行体制以及央行统一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冲突6.1.1.1大区央行体制下,缺乏对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关注
  (1)中央银行大区分行辖区的划分不合理
  在过去,金融监管量的大小是我国大区行的区域划分的标准,但随着央行监管职能从央行的脱离,这种划分方法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大区行的管辖范围依然按照旧的标准(行政区)为主,并没有按照区域经济区来划分,这种弊端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周先平(2007)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央行被划分成九大行政区域的模式并不合理。因为各大区分行所管辖的地区存在的差异性,这会导致大区分行货币政策的执行以及宏观调控遇到诸多困难,最终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对央行管辖区的合理调整将是我国央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大区分行行长无权参与货币政策的决策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如果该国存在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那么该国各地区央行行长将普遍参与货币政策的决策。以美国为例,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中,12个投票委员中5人来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占投票委员的比例为42%。这5个地区央行行长对货币政策决议是否能通过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美联储给予地区央行行长的权力分配是比较大的。与美联储相比,我国央行的一元化体制下,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中并不包括大区分行行长,大区分行行长更没有权力参与货币政策的制定,大区分行仅仅对本辖区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分析,并汇总向上级央行汇报,实际上他们承担的是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因此,大区分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十分有限。
  从美联储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国中央银行把货币政策决策权分配给地区央行的举措是有利于解决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问题(汪增群、周宁东,2007)。
  (3)大区行缺乏执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我国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效应,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各地区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结构还是对外开放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要求央行应该赋予大区分行一定的权利以便灵活地贯彻货币政策的执行。但是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各分行仅仅是服从总行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大区行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孙天琦,2004)。举例来说,9大分行对票据的性质和贴现率没有决定权,对再贷款和再贴现仅有部分审批权等,所有这些都限制了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灵活性。
  (4)大区行缺乏辅助决策和金融研究的能力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最终的货币政策是全国各地区共同观点的产物(刘丽巍,2007)。各地区中央银行在数据搜集、统计、整理中的作用很大,因为这些数据是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进行正确判断的依据。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的国家来说,各地区央行的调查统计工作尤显重要。以美国为例,12个地区联邦储备银行都设立有自己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数量众多,这些都为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是美联储创新活力的源泉。相比我国大区分行,无论是研究型人才数量还是研究机构数量都远远没有达到标准。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2.1.1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的内涵、特征
2.1.2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理论依据
2.1.3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成因的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
2.2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2.2.1 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 lVAR)
2.2.2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2.3 国内外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研究现状
2.3.1 国外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研究现状
2.3.2 国内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研究现状
2.4 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4.1 地区总供给因素问题
2.4.2 区域划分问题
2.4.3 货币政策指标的选择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理论基础
3.1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需求理论
3.1.1 总需求理论与地区总需求曲线
3.1.2 地区总需求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
3.2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供给理论
3.2.1 总供给理论
3.2.2 地区总供给曲线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现实基础
4.1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与传导机制
4.1.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4.1.2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4.1.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
4.2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分析
4.2.1 地区总需求曲线差异的因素分析
4.2.2 地区总供给曲线差异的因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6章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治理
第7章 全书总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