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由于金融风险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综合起来看,研究与实施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市场运行结构。无论是制度缺陷所导致的道德风险,还是制度外违规操作的操作风险,其结果都可能对经济行为主体产生重大影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影响,巴林银行倒闭案就是一个制度外违规操作很典型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巴林银行新加坡分公司的首席交易员里森(Nicholas Leeson)因违规操作日经指数期货而导致重大损失,结果葬送了一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老牌投资银行。虽说内控机制的建立与优化并不能完全杜绝制度外违规操作行为,但它的确能降低这类行为发生的概率,从而起到有效控制风险的作用。同样,道德风险发生的频率与程度都与契约的完全性有关,一个相对完善的契约关系不仅能降低道德风险,而且还能激发代理人努力工作,提升经营业绩。如在典型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中,通过设计一种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契约,不仅能有效地克服道德风险,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代理人的工作努力水平,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最大化;又如,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供风险分担的契约来控制逆向选择带来的风险上升——保费提高的恶性循环格局。
(2)规避或转移非意愿承担风险,实现风险配置效率的提高。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矛盾体中,一方面,经济行为人的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与偏好;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的广泛性又决定着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同一类风险,这类风险有的人愿意承担,有的人则不愿意承担。金融风险管理正是能够起到将不愿意承担某类金融风险的投资者的风险,通过相应的金融工具(如保险)和操作方式(如套期保值)转移给那些愿意承担此类金融风险投资者的身上,从而实现风险配置效率的提高。
(3)利用风险分散技术,实现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金融资产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决定了不同金融资产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投资组合技术就是运用这种相互关系去优化资产配置效率的一种金融风险管理手段,从理论上分析可知,利用这种手段可以使投资方案达到收益一定,风险最小的有效程度。即使在实践中这种最优程度不一定现实,但它确实是通过风险的分散化功能,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4)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虽说现代金融具有相对独立运行的特点,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清楚的是,所谓金融的独立运动是相对古老金融完全的依附关系而言的,即使现代金融会出现对实体经济的系统性偏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