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金融转型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改革已进入系统性主动推进的攻坚期。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整体经济转型的加快,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也必将为金融转型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经济转型与金融转型的互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际上看,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在一段时期内难以摆脱低速增长的轨迹;从国内看,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增强,都凸显了原有增长方式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国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改革正是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比如,过去十年,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的日益开放,外需和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不平衡成为宏观经济政策必须面对的主要矛盾。在长期持续的“双顺差”格局下,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在此背景下,为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我国利率、汇率等诸项金融改革相继推进,市场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就汇率改革而言,它实际上是放在整个扩大内需的一揽子政策中,和其他政策一起推出的,目的在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其意义也需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来看。与此类似,对于利率改革,也需认识到利率与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等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不能单纯推进利率改革。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新一轮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深人,这也同样会给金融业加快转型带来机遇。比如,围绕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要求金融业更多地为居民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消费金融、投资理财、财富管理以及创业融资服务。再比如,扩大农业用地流转,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宅基地更多的使用权,就可能增强土地的金融价值。这样既能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也能相应地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和服务,同时对优化城镇化融资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又比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建立市场化的环境资源配置机制,就可在排放权交易的基础上创新相应的金融工具来支持减排,这对拓展减排资金来源、提升减排效率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已被诸多国际经验所证明。
与此同时,与20世纪90年代严重的金融风险导致的被迫改革不同,当前推动金融改革的动力来自“以金融改革推动(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即金融转型也能反过来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从金融发展历史看,早在20世纪60年代,金融深化理论就系统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上升到结构层面,有关银行主导型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孰优孰劣,一国金融结构是否内生于特定阶段的经济结构等相关研究,都强调了金融功能深化对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从历史上看,一些重大改革也不是在其他改革已具备条件时才推出的,比如价格改革就不是在国企改革已完成的情况下才推出的。价格改革不仅使商品和服务价格自身较快实现了市场化,反过来也大大促进了企业改革的深化。从这个意义上看,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同样也会激发更为强大的市场活力。未来一段时期,无论是过剩产能化解还是更大范围的结构调整,都需要发挥市场化利率在资金定价、优胜劣汰以及风险管理上的功能优势,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