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英的生成与流动口聚居区的形成
第一节 链式迁移就业与关系性城市适应策略对于传统农民而言,他们身处农村的熟人社会中,常常把城市视为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社会形态,既对城市充斥的新鲜事物而感到惊喜,也对多元异质化的城市社会而感到不安,但是,“他们很少认识到,正是这种不知其名才有可能具有某种相对于他人的独立和选择自由”①。也就是说,身处在陌生的城市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的联系纽带较弱,相对而言,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较为充分的理性选择,而且,城市个体之间的异质性程度很高,彼此之间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个体而言,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意味着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和选择空间,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城市里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经验盲点,往往意味着更大强度的社会风险。
对于第一批来到上海的江溜村人来说,由于没有前人和前例可循,他们只能以个体化(lndividual)的方式适应城市,这往往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工作岗位和临时住所,以尽快地完成落脚城市的第一步。站在城市的门槛,这批迁移就业的农民先遣者(thepioneers)首先要经历的是个体心态的剧烈变化:进城后,虽然他们成功地摆脱了熟人社会的束缚,拥有了更为自由的选择空间,但面对陌生的城市,他们原有的农村社区生活经验暂时地失效了,老乡群体的同质性网络也无法提供各种所需信息,难以及时捕捉到重要的城市发展信息和机遇。也就是说,面对复杂陌生的城市社会,他们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做好准备。基于此,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参照,他们只能采取同化适应策略,积极向本地居民的标准看齐,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与本地居民搞好个人关系,通过这种个体化城市适应策略在城市里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经由本地居民获取相关的重要信息和发展机遇。如前所述,通过个体层面的努力,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就业、居住等落脚城市的基本步骤,部分人还顺利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夫妻团聚。当然,这一城市适应形态成功的背后,其实与当时大规模城市建设、劳动力短缺等宏观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具体到凌村社区,2000年之前,本地居民牢牢地占据社区秩序结构的优势地位,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城农民工群体只能依附本地居民,采取同化色彩较浓的个体化城市适应策略,构成了这一阶段的社区秩序格局。就总体而言,凌村社区的整体秩序较为平稳,人际关系较为融洽,土客关系也较为和谐。
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各级执法部门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本地户籍人口,相应的行政执法力量不足,对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的日常管理比较宽松。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时期无疑是进城务工的“黄金期”,各种发展机会特别多,行政干预也比较少,只要自己好好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乱折腾钱,就肯定能在城里挣到钱。以一对夫妻为例,丈夫开摩的,每天工作12个小时,平均收入150~250元/日,妻子摆摊,每天工作10个小时,平均收入100~150元/日,两者相加,夫妻俩每天毛收入可达三四百元。而在当时,夫妻两人每天伙食费仅需15元,每月房租仅200元左右,也就是说,夫妻两人一起工作,几乎一两天时间就可以把房租钱挣到,一年下来,如果全年无休的话,每户家庭平均可获得四五万元纯收入,即便扣除每年收麦子和春节返乡的时间,每户家庭仍可大致保有二三万元纯收入。而且,这种“摩的十摊贩”的非正规生产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个人时间安排的灵活性,每年7月上旬,他们可以放下手中生意,回家收麦子1个月,然后再种一季黄豆,不会耽误家里的土地收成,在农忙结束后,可以返城继续从事个体生意。一旦家里有什么重要的红白事,他们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返乡,顺利地完成家乡社区的人情往来,维持既有的社区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