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货币三部曲之一:先有融而后有金祖先甲:“我这头牛不要了,有谁想拿什么换吗?”祖先乙:“我想要牛。我这里刚好多了两个奴隶,我用两个奴隶换你的一头牛怎么样?”祖先甲:“……成交。”在生产生活中,企业和个人都有机会和金融打交道。企业要上市融资,个人有江湖救急。对不同的人来说,金融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那么,金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顾名思义,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通俗地说,就是钱的流动。从此可以看出,金融的核心就是钱,金融学是一个研究钱的学科。因此,想学明白金融,就不能不弄清楚钱是什么。
货币的雏形:易货贸易和专用货币上面是原始社会人们易货贸易的基本形式。这种交易方式虽然古老,但十分有效。事实上,这种一对一的以物易物方式,直到今天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小孩子之间互换玩具,成人交换生活用品,国与国之间也用石油、矿产换取食品、武器。有时,这甚至是一种最方便的手段,不必为汇率、承兑这些问题烦心。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还没有产生货币的概念。硬要说有货币,那么所有用于交易的商品都是货币。它们对原主人来说是货币,对交易对象来说是商品。当时这种交易形式,只能算是商品市场的雏形。这种货币雏形的特点是专用性和临时性,即只对交易双方来说被认可为货币,不具有普适性。当时人们能够接受这种交易和货币形式,与当时商品交换的需求和数量很少有关。
但商品贸易的水平不会一直处于低下的状态。随着易货贸易的逐渐增多,人们渐渐发现这种交换方式效率低下。一个人手里有羊,想要换农具;另一个人手里有农具,却想换盛器。结果他不得不跑很远,把羊换成盛器之后,再找有农具的那个人去交换。于是,那些交易更频繁的人首先开始萌生了这样的念头:如果有一种大家都想要的产品,我把多余的家产都换成这种产品,以后再去交换所需,那该有多么方便啊!货币正式产生:通用货币循着上面的想法,人们开始寻找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接受度最大的商品。在当时,衣食是大部分人最关注的商品。因此,食品和衣物成为了通用货币的首选形式。
食品作为通用货币这一点,在语言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拉丁文中表示钱的词汇pecunia和印度目前仍在使用的货币名称Rupee,分别来源于pecus和Rupye,这两者都是两民族古代语言中牲畜的意思。汉语中的“币”字则是纺织物的名称(“币,帛也。”——《说文》)。
不过,无论是食物还是衣物,这时的通用货币仍带有商品的主要属性——使用价值。也就是说,这时的货币,都是用来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的,对生产和生活有直接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它们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货币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这一阶段的货币叫做“使用价值货币”。
使用价值货币已经具有了通用性,人们在使用这种通用货币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与对方交换之前,还要考虑自己手里的货物是否是对方需要的。如果刚好不是(实际上,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就无法直接交易,需要进行若干次中间交易才能交换到自己需要的货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