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 通货膨胀难题与“双倍增”战略机遇
1.2 中国“双倍增”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1.2.4 主要结论
1.2.5 主要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2 理论基础与近期研究成果
2.1 通货膨胀的理论基础
2.1.1 通货膨胀的理论根源
2.1.2 通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
2.1.3 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失衡
2.1.4 通货膨胀与宏观均衡目标
2.2 宏观调控的经济理论基础
2.2.1 宏观调控的理论内涵
2.2.2 宏观调控的理论由来:国家干预思想
2.2.3 宏观调控思想争鸣及对我国的借鉴
2.3 近期研究成果
2.3.1 关于通货膨胀与流动性过剩的近期研究成果
2.3.2 关于宏观失衡与宏观调控的近期研究成果
3 我国“双倍增”、通货膨胀运行轨迹与宏观经济现状分析
3.1 我国“双倍增”的由来以及目标的运行轨迹
3.1.1 我国“双倍增”目标的由来
3.1.2 我国国民收入变动的运行轨迹
3.1.3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
3.1.4 我国国民收入倍增实施的难点分析
3.1.5 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
3.1.6 我国GDP倍增实施的要点分析
3.2 我国通货膨胀与流动性变动的历史轨迹
3.2.1 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
3.2.2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运行轨迹分析
3.2.3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宏观内外来源
3.3 我国宏观失衡困境与通货膨胀传导机制分析
3.3.1 我国宏观经济外部失衡的趋势分析
3.3.2 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的比较分析
3.3.3 我国宏观失衡与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3.3.4 我国宏观失衡困境的典型特征:高储蓄两难
4 我国实施“双倍增”战略安排的体制根源分析
4.1 破解“高储蓄”的经济体制根源:赶超发展模式
4.1.1 赶超发展模式的理论演进与一般特征
4.1.2 我国政府主导型赶超发展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
4.1.3 我国政府主导型赶超发展模式与对外开放步伐的冲突
4.2 我国赶超发展模式下高投资的体制支持
4.2.1 高投资的财政体制支持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
4.2.2 赶超发展模式下粗放型高增长引发通货膨胀
4.3 经济高增长背后的金融体制支持:货币超额投放
4.3.1 货币超额投放的金融体制缺陷
4.3.2 赶超发展模式下的经济货币化进程
4.3.3 货币职能转化视角下的货币虚拟化
4.4 我国通货膨胀部门的货币传导机制分析
4.4.1 引入虚拟经济的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
4.4.2 两部门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的理论推导
4.4.3 两部门间传导机制与通货膨胀的短期与长期决定
4.4.4 通货膨胀传导机制总结与变动机理分析
4.5 我国赶超发展下货币过度虚拟化与通货膨胀
4.5.1 货币过度虚拟化的体制因素分析
4.5.2 货币过度虚拟化与宏观经济失衡
4.5.3 货币过度虚拟化与通货膨胀
5 我国通货膨胀传导机制模型与实证分析
5.1 货币过度虚拟化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交互作用
5.1.1 货币虚拟化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作用机制
5.1.2 虚拟经济特性与两部门经济矛盾
5.1.3 货币过度虚拟化下两部门运行背离与宏观失衡
5.2 国内两部门宏观经济变量间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
5.2.1 模型的起点:投资储蓄恒等式
5.2.2 引入虚拟经济部门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5.2.3 引入信贷融资系统的扩展IS模型
5.2.4 两部门经济背离的微观转换机制
5.3 我国开放经济下三部门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
5.3.1 修正M—F模型的设定与基本方程
5.3.2 修正M—F模型的一般均衡解与经济意义
5.3.3 通货膨胀、总产出与流动性的国内传导机制分析
5.3.4 通货膨胀、总产出与流动性的国际传导机制分析
5.3.5 修正M—F模型的宏观经济分析与汇率稳定政策
5.4 基于M—F模型的通货膨胀传导机制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
5.4.1 修正M—F模型的构建与估计结果
5.4.2 分位数回归曲线的比较静态分析
5.4.3 我国通货膨胀传导的动力与宏观再平衡路径
5.5 双倍增与通货膨胀动态传导机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5.5.1 双倍增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
5.5.2 双倍增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5.5.3 基于面板SVAR模型的通货膨胀动态传导机制模型估计方法与实证方案
5.5.4 双倍增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实证结果分析
6 实现“双倍增”战略安排与通货膨胀宏观调控政策搭配
6.1 我国总产出倍增的战略安排
6.1.1 我国总产出倍增的关键:以包容性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6.1.2 我国总产出倍增的战略安排:实现内需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6.2 我国居民收人倍增的战略安排
6.2.1 我国居民收入倍增的战略前提:转变政府职能
6.2.2 我国收入倍增的战略安排:实施向中低收入者倾斜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6.3 我国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的战略安排
6.3.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防范“流动性过剩”风险
6.3.2 深化经济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6.3.3 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从“离岸化”到“区域化”、“国际化”
6.4 我国适度扩张型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与策略搭配
6.4.1 财政政策调控的经济效应分析
6.4.2 保障通货膨胀平稳的财政支出工具分析
6.4.3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收入工具分析
6.5 我国稳健型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与策略搭配
6.5.1 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效应分析
6.5.2 货币政策工具在通货膨胀稳定中的作用
6.5.3 通货膨胀管理要求金融体制改革配合
6.6 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突破口:中国金融离岸市场
6.6.1 外汇管理市场化改革与境内金融离岸市场互动
6.6.2 汲取日元离岸市场教训:引导流动性注入实体经济
6.6.3 促进跨境直接投资的金融平台:中国香港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
6.6.4 打造沿海开放型金融离岸市场的着力点:深圳前海新区
6.6.5 构建内陆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的支撑点:重庆两江新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