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旅游规划研究.第1卷 第1辑 2014年12月.Volume 1 issue 1 December 201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3632
  • 作      者:
    刘力钢主编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旅游规划研究(2014年第1辑)》有前沿的理论,还有具体的优秀案例,同时案例也从多个角度和多种类型进行展示,发人深省。
展开
精彩书摘
  《旅游规划研究(2014年第1辑)》:
  (二)政策环境在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旅游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和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0年,起步阶段,推动旅游发展的政策;1991~2000年,高速成长阶段,形成旅游产业体系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2001年以来,走向成熟、迈向旅游强国的阶段,提高旅游产业素质保护旅游生态的政策。
  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出境旅游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必然产生新的旅游指导方针和政策。如2001~2003年,国家连续颁布了关于出境旅游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相关办法和条文。国家旅游局在2005年8月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三大市场的开发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针对出境旅游市场,实行从“适度”到“规范”的转变。在此阶段,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我国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政策。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及发改委先后批准和建设了一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及专业性的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一些省也启动了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区域旅游发展创新不断增强。近几年国家出台的25项重大区域战略中,旅游业成为推进战略举措的重要内容,如要求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求广西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要求宁夏建设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要求福建建设海峡西岸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要求西藏建设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要求新疆建设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等。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以此为扩大旅游消费的新契机,将进一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制定鼓励居民旅游休闲消费的政策措施,进而提升旅游消费水平。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发展35年的结晶,也是中国旅游发展的转折点和标志,至此,中国旅游形成了国家大法、国务院条例、部门规章组成的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符合广义旅游发展的规律性。
  旅游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不断推动旅游业成为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全域旅游已经萌芽
  我国旅游发展时间短,起自国门打开蜂拥而至的入境旅游,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的匮乏,使得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只能在定点的环境下进行,定点餐馆、定点宾馆、定点景区、定点购物点,旅游者如同生活在“气泡”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县区具备了全域接待和服务旅游者的条件,打破旅游者原有“定点气泡式”的旅游生活方式,建立了融社区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方式。东部地区很多县在提“全县大景区”的概念,将一个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或是一个大园林来建设,打破了原来的或者是中西部的“围墙景区”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景区与社区二元分割及冲突的格局。全域旅游也是深度旅游的前提基础,定点式旅游属于舞台化的旅游方式,而全域旅游可以让游客全面了解目的地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对旅游目的地有更加真实深入地体验。
  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和需求的革命性变化,“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逐渐让位于深度体验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旅游者不再满足于旅游景区点是否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而且对目的地的公共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那些公共环境质量不高的地方,即使有很好的旅游景区,其旅游发展前途也不被看好。在这种趋势下,旅游目的地供给正在由封闭的景区向开放的旅游社区化大景区转变,传统的观光旅游景区分类与评价标准体系已经不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现实需求。
  (四)产业融合发展
  在深入传统农业区(含林场)、老工业基地和城市旧城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衰落,被迫寻求产业转型和寻找接续产业。中外大量的实践案例证明,旅游产业是振兴传统乡村农业、传统工业基地和旧城区的有效手段。
  实践证明,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黏附性,能叠加到很多产业上,从而具有催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放大的功能。正是因为旅游产业的叠加和催化效应,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超过军火产业、石油产业和钢铁产业。按照产业融合的视角,可以分为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和修学旅游等。
  (五)旅游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将成为我国区域旅游发展新的契机,我国区域旅游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各地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着力改善旅游环境质量。近年来,黄山风景区、秦岭、延安、峨眉山等地先后出台相关措施,力推节能减排,将生态文明建设寓于旅游发展之中,以旅游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品的基本形式之一,今后必将更加受到重视。
  (六)空间集聚越来越显著
  在我国旅游区的开发实践中,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旅游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最为常见的,以成立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推动旅游开发,引导旅游产业要素在旅游区中集聚成链。旅游产业集聚区(TOU Fism Cluster)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活动的实现,涉及诸如传统旅游业、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交通业、文化娱乐业、体育运动业、房地产业等众多产业。旅游开发已经脱离单一项目开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政府领导和投资商,着眼于区域整体投资,力求整合旅游产业链,整合多元产业,寻求综合收益的最大化。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城市景观、房地产、小城镇、休闲娱乐等深度结合,产生了一个整体的、互动的结构,一个旅游产业集聚区。
  ……
展开
目录
合力打造环首都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区域旅游业发展态势与格局
重振老温泉旅馆的管理研究
休闲与旅游抽样调查中问卷数量的确定
基于GEM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辽宁省森林旅游产业与县域经济关联性研究
战略联盟视角下区域旅游合作治理机制研究
旅游区域联合中的政府、市场与企业
增强区域合作,促进“9+10”区域入境旅游市场发展
构建以北京为大区域中心的智慧旅游运营体系
基于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服务业经济区建设研究
面向大数据的协同、点一轴系统
邮轮旅游发展的国内外经验与辽宁对策
关于探索整合社会资源发展辽宁旅游业的思考
乡镇区域旅游规划生产力研究
城乡发展一体化视角下的本溪市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滨海景观路的自驾车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智慧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初探
浅析我国旅游业危机管理
旅游小城镇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辽宁省创意旅游发展对策
台湾地区熟龄单身女性团体套装旅游重视程度的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