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航海.第七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72090
  • 作      者:
    徐祖远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国家航海(第7辑)》所选论文涵盖内容广泛,研究深入。如文物考古方面,关于南澳一号沉船的有两篇,分别从沉船所藏瓷器与沉船与贸易港口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类似的还有关于越南海域沉船的研究;海域史方面,如汉武帝与环黄海文化圈的形成;海上交通方面,有的研究中琉航海与钓鱼岛问题,有的研究大陆与台湾间的航海交通问题;中外海上文化交流方面,如南澳岛在西方文献中的记载情况,明清时期西方人在闽台的文化活动;古代造船航海技术方面,如对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古代造船航海技术的介绍。因此对于航海、航运方面的相关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胶东半岛西接山东内陆,北望辽东半岛,南通江浙沿海,可通过海路与南北地区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据考古发掘得知,大约在大汶口文化时期,胶东半岛的先民已经与辽东半岛和江浙沿海一带进行文化交流了。在《胶县三里河》一书中,考古学家以胶东长岛县海底发现的一件绳纹陶釜为例,提出了在大汶口文化时期的胶东半岛与浙江宁波沿海一带,可能已经有了海上往来的观点。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上交往,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胶东的紫荆山下层文化与辽东的郭家村下层文化早期都出现了鲁西南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辽东的这种因素,无疑是通过胶东的间接媒介而出现的。”
  庙岛群岛是连接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海上陆桥,长岛县北庄遗址就坐落在庙岛群岛的大黑山岛上。北庄遗址出土的遗物多为陶器,其中北庄一期的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灰褐陶为主,陶器造型以三足器和平底器为主;北庄二期的陶器则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灰褐陶为主,陶器造型与一期基本相同。北庄遗址出土的鸟形鬻数量较多,其中一件泥质红褐陶仿生鸟形鬻,鸟首上有喙和双目,器身上部附耳象征鸟翅,流口在鸟尾处,鸟形鬻的下部有三足,造型栩栩如生。辽宁省博物馆等的研究人员在《长海县广鹿岛大长山岛贝丘遗址》一文中说:“小珠山中层文化类型的遗址中,发现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某些器形,如三足觚形器、圆锥足的盆形鼎、突足鬻、岙、红陶弦纹盂等。小珠山上层文化类型的遗址中,发现有蛋壳黑陶、扁凿足鼎、环足器、镂孔豆、弦纹黑陶罐,以及四平山、郭家村和老铁山积石墓中出土的袋足鬻、带把三足杯等山东龙山文化的某些器物。这说明旅大地区的原始文化受到山东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一定影响。”《陶鬻:见证史前胶辽半岛文化交流》一文中有这样的文字:“大连地区出土(水)的陶鬻就是史前时期胶辽半岛文化交流的物证。该陶鬻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为磨光红陶,流部与口部平齐,腹如罐,鬻与口部相接……在我国,最早的陶鬻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前,最晚在公元前1500年前消失。这件陶鬻是迄今辽东半岛最早的一件。”筒形陶罐是辽东半岛史前文化的典型器,而在北庄遗址中出土的筒形陶罐无论是器形还是纹饰,都与辽东半岛的基本一样,这也说明了辽东半岛史前文化对胶东半岛的影响。关于史前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文化交流,佟伟华在《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原始文化的交流》中提出:“胶东对辽东的影响较大,即在辽东出现的代表胶东文化特征的器物,远远多于胶东出现的代表辽东特征的器物。”以上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文化交流中,胶东半岛史前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交流仅见于辽东半岛的南部,而不见于渤海北部其他地区。这表明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先民们不是绕过渤海西岸经过陆路进行交流的,而是乘船(独木舟)越过老铁山海峡直接进行海上往来的。这说明早在距今5000年前后,胶东半岛的先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跨海交流所必须具备的航海技术。
  这一时期,除了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间的海上联系不断发展外,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也发现了与胶东半岛极为相近的文化遗存。逄振镐认为:“从山东大汶口一龙山文化时期起,具有发达航海业的胶东半岛地区与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直至日本之间的'循海岸水行'的海路就有可能开辟。这是东夷人长期海上航行实践的结果。正是这条'循海岸水行'的海路沟通了山东半岛即东夷与朝鲜、日本之间古人类的来往和文化交流。”当时胶东半岛的东夷人泛海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在今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由于早期航海为“循海岸水行”(沿岸航行),距陆地仅有几公里或十几公里,况且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西海岸直到日本南部地区的沿海小岛屿众多,很容易利用,以补充远洋航行所需以及泊船候风和休整等。东夷文化东传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证据之一,是新石器时代的石棚文化遗迹以及有空石斧等遗物。为此,有研究者认为:“在今天山东半岛的荣成、淄川、青州一带,发现有许多大石棚分布。石棚用一块大石头平放作顶,下面用三四根短而细的石柱支撑。有学者认为这是原始社会人们的祭祀之物,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早期人们的墓葬,并称之为'支石墓'。这种石棚遗存在朝鲜西海岸多有发现。日本也发现了绳纹时代后期(前1000年左右)的支石墓,据推测是从朝鲜传过去的。有空石斧、有空石刀这种龙山文化的石器,在朝鲜、日本及太平洋东岸也曾见到。从文物的分布情况来看,东夷人当是沿辽东半岛海岸向朝鲜半岛西岸航行,并沿着西岸向南,然后借助于日本海的左旋回流再到达日本。”这一时期可能已经开辟出一条从胶东半岛出发,沿渤海海峡经辽东半岛到朝鲜半岛以至日本列岛的早期海上航线。
  ……
展开
目录
清朝官员与漂流到中国的琉球船乘员的言语接触
Language Contact between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Ryukyu’S Drifting Ship-crew
《指南正法》完成年代上限新证
New Evidence on the Completion of Zhi Nan ZhengFa
胶东半岛早期航海活动初探
An Exploration of Early Navigational Activity in Jiaodong Peninsula
从珠海宝镜湾遗址看岭南史前舟船文化
The Prehistoric Boat-culture in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Based on Zhuhai Baoj ing Bay Site
韩江水路交通与内河木质民船研究
The Research of Hanj iang River Waterway Transport and Wooden River Vessels
地方与外交——从东沙岛问题看广东地方政府在主权交涉中的作用
Local and Foreign:Study on the Role of Guangdong Local Government in Diplomatic Negotiations for Our Territorial Soverrteignty in Dongsha Islands
清代巴蜀的妈祖崇拜与闽籍移民
Worship of Mazu and Fuj Jan Immigrants into Sichuan Province in Qing Dynasty
两个“地中海”之间的台湾岛:由分界标志变为桥梁
Taiwan between Two“Mediterraneans”:From Barrier to Bridge
日清汽船会社与中国
Nisshin Kisen Company and China
清末广西梧州中日贸易再研究
A ReinVestjgation of the Sino—Japanese Trade in Wuchow of Kwangsi during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海洋史研究的五大热点
20世纪前半叶泰国华文报刊所见之中国商品的广告
Advertisements of Chinese Products from Thailand Chinese Newspaper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马六甲:古代南海交通史上的辉煌落日
Malacca:The Glorious Sunset of the Transportation History of Ancient South-sea
学术动态
2013宝德古船研究所五周年学术年会在宁波召开
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201 3年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
第二届海峡两岸郑和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征稿启事
稿件书写规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