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星的逻辑:只有第一才能生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72397
  • 作      者:
    林宏文,刘祥亚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关于创业,
  三星创办人李秉哲说:“要做就做第一,不然就退出。”
  ★关于经营,
  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说:“第一名和第二名只有0.01秒的差别,但却是金牌与银牌的天壤之别。”
  ★关于改革,
  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说:“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
  ★关于用人,
  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说:“1个天才可以养活10万人!”
  ★关于创新,
  三星用生鱼片理论再登巅峰:“要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最佳的时机,创造最大的优势。”

展开
作者简介

  林宏文,目前担任《今周刊》顾问;FM96.7环宇广播电台《财经热点》节目主持人。曾任《今周刊》副总编辑,《经济日报》记者。毕业于交大电信工程系、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主跑深耕科技产业。著有《竞争力的探求》《管理的乐章》、《惠普人才学》等书。
  

  刘祥亚,业余行业评论家,先后攻读获取北京大学之英美文学、经济学及新闻传播学士学位,2003年赴美国矽谷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对国外管理者的管理方式有独特的热忱和看法,多部作品先后在台湾和大陆两地同时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三星的逻辑:只有第一才能生存》的两位作者是台湾资深产业记者,深入观察和研究三星多年,写成了这一部三星的成长史。三星令人佩服的地方在于立志做到第一的必胜决心。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达到世界第一的目标。勇于投资技术和人才,成就了今天的三星。本书揭露了三星的成功密码,从企业精神、人才、技术、策略等各个角度切入,师夷之长,以三星为可敬的对手,实现自我提升。目前“三星学”正当红,全球各界争先深入探讨三星成功方程式与关键因素。向三星学习取经,中国绝对不可缺席。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1课“不做第一,就被淘汰”的经营观
  从“良好”到“优秀”,要从细节处不断修正。
  挥杆打出180码的人,
  有教练的指点,很容易就能打到200码。
  认真练习的话,也可以打到220码;
  但是,想要打到250码以上的话,
  从握杆的方式到站姿等,全部都要修正。
  ——李健熙
  善用人才管理术,打下技术基础
  李健熙继任之后,在他的带领下,1974年三星收购韩国半导体公司50%的股份,自此拉开三星电子在半导体领域的神话序幕。1978年三星半导体从三星电子之中被分离出来独立运营。
  1983年,三星成功地开发出64KDRAM和VLSI芯片,并开始在国际半导体市场崭露头角。随着时光的流转,三星半导体日益壮大,并成为半导体业的领先者。1985年,“三星数据系统公司”(即后来的SDS)成立。继而,1986年三星经济研究所和1987年三星综合技术学院也相继成立。这些子公司的成立,促进三星在电子、半导体、高聚合物化学、基因工程、光学通讯和航空工业等领域的扩展,并为日后三星集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经过多方面调查与考虑,李健熙看准手机制造业。1988年,手机领域还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市场,那时,全球手机市场正准备启动。舆论认为,三星之所以有这个能力成为在手机市场起步之初便参与赛跑的选手,主要原因正是由于李健熙当年这一决策所蕴含的眼光。
  作为三星集团的主要负责人,李健熙将改革变成三星所有人的共识。说起这段改造三星的历史,不能不提起一段往事:
  接掌公司初期,李健熙和其部属共十个人一起在饭店聚会,从早上进去一直到晚上十点钟结束。这一天,他们吃了两顿饭,抽光一箱烟,到晚上十点钟的时候,李健熙说:“各位,该说的话已经说完,现在大家签个字吧。”直到大家拿笔签字时才知道,那上面写着:“我们发誓,如果韩国三星1995年不能起死回生,2000年不能变成世界排名前几名,我们全部要辞职。”
  第一位带头签字的人便是李健熙,后来,其他人也都分别签上自己的名字。李健熙说:“很好,我们回去睡觉吧。”第二天,他就将这张纸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下属到他的办公室讨论问题时,他们就会看到。在不断的努力之下,七年之后,韩国三星果然研发出自主技术的手机产品。
  在李健熙的心中,他一直存有一个这样的观念:“集合十名围棋一级棋手的力量,也无法战胜一名围棋一段的高手。”李健熙把这句话落实在管理上,也就是对招纳与培养人才的注重。为获得更具差异竞争力的人才,李健熙经常会到日本和美国用高薪挖掘优秀人才。
  1988年3月,在三星成立五十周年的庆典上,李健熙誓言对三星集团进行“第二次创业”,并将三星的发展方向定位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的顶尖企业。
  在“第二次创业”的过程中,三星进行积极的业务结构调整,并开始向新的领域拓展业务。为了进军世界前五大电子企业而努力,1988年,三星将电子、半导体及通讯公司合并入“三星电子”,并以它为主轴,开始将集团变为一家知识密集型公司。而首先获益的,便是在半导体产业拥有一席之地。
  1990年初,三星发生一个重要转折——福田报告事件。日本设计专家福田被三星集团以顾问之名招聘进来后,他的意见却始终不为管理团队所重视。这种流于人才形式化的状况让福田负气离开,出走前,他写下一份批判书。后来,福田的这份批判书偶然被李健熙看到。盛怒之下,李健熙对没有做到人尽其才的相关部门做出重罚。从此以后,李健熙便开始努力改变三星的用人方式。直到1998年之时,IBMThink—Pad的设计师TomHardy,被揽入三星麾下,更证明这样的用人策略已逐渐成型。
  要生存,就要做改变
  1993年初,在美国的洛杉矶,李健熙带领着三星集团的众多高级经理们,一起到住所附近的大型百货商店做三星的市场考察。后来他发现,尽管三星产品低于其他品牌的市场价格,但它仍然被商店的服务人员放在不起眼的角落,并且上面落满灰尘。而索尼和其他品牌的产品,虽然价格高出三星产品很多,但购买者趋之若鹜。对于国际市场竟然将三星产品视为二流货,这无疑对李健熙和三星决策层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当时,李健熙就自掏腰包发给每位社长1000美元,让他们买下这些在当时很受欢迎的电子产品,并将它们逐个与三星的产品进行比较。
  最后,李健熙将买回的样品拆开研究后发现:“三星的零件用得比别人多,价格却比别人便宜两成,这意味着成本比竞争对手高,却卖不了好价钱。”总结原因,他认为不外乎两点:三星的产品技术以及质量,都低于竞争对手。

  ......

展开
目录

推荐语重量推荐
推荐序一企业经营之道,唯在选才育才/孙振耀
推荐序二三星之石可以攻玉/李秉杰
推荐序三三星兵临城下台湾迫在眉睫/李钟熙
推荐序四从三星的成功找中出台湾竞争优势/刘宇环
推荐序五你做好十年后打败三星的准备了吗?/喻铭铎
推荐序六韩流来袭,“三星学”正当红!/陈清文
推荐序七从管理学看三星竞争力/王鼎
三星如何迎接“去三星化”的挑战?
作者自序三星能,台湾为什么不能?
简体版序建立2020年4000亿美元霸业


前言三星时代来了!


第一章创业
第1课不凡见识奠下根基
自己找磨炼的机会,勇于接受环境的挑战和历练。
第2课从基础累积商业眼光
在过程中不断审视失败,从错误中汲取经验。
第3课拼第一,是商业大鳄的企业精神
“永不停下脚步,要当就当第一”的企业观。
第4课企业交棒,永续经营是唯一考虑
人的生命有限,但企业会永远地经营下去。


第二章转型
第5课“追求卓越”的不懈精神
当获得一些成就之后,若不思提高警觉,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第6课接班人沉稳经营性格的养成
追根究底的精神,造就内敛敏锐的企业家性格。
第7课将“运动智能”融入经营理念
用运动员思维,实践打赢每一场比赛的“新经营理念”。
第8课追求“二十分钟极致”的理念
唯有跟自己竞争、严格调整自己的状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第9课广伸触角扩大事业版图
当已拥有了一切,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怎样再让版图拓增,并稳住江山。
第10课企业经营的精髓就是“体验”
经营不是理论,而是一种实际的体验。


第三章改革
第11课“不做第一,就被淘汰”的经营观
从“良好”到“优秀”,要从细节处不断修正。
第12课培养企业灵敏度,嗅出变革契机
在一池平静的水面中,预见潜藏的企业危机。
第13课“改变”是成就的起点
企业要想能长能久,就要不怕改变。
第14课金牌永远只有一枚
商场犹如体育竞技场,金牌永远只有一枚。


第四章破茧
第15课用产品竞争策略狠赢对手
当对手还在成功美梦中沉睡,你已经迎头超越过他了。
第16课靠人才攻城略地的企业用人观
一位优秀人才等于一位冲锋陷阵的将领,领着企业闯出一片天。
第17课丑闻风暴考验企业危机处理能力
在一池平静的水面中,预见潜藏的企业危机。
第18课用生鱼片理论再登巅峰
要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最佳的时机,创造最大的优势。


第五章新局
第19课大鳄出手绝不留情的竞争策略
商场如战场,要用最快、准、狠的速度,让对手出局。
第20课永不停止的新商品战争
用大鳄精神领先业界,永不停止开疆辟土。
第21课攻无不克的商场情报学
大鳄般敏锐地嗅出市场与敌手,掌握商情与商机。
附录三星大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