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区物业管理溢出效应与社区共同治理优化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3281
  • 作      者:
    陈喜强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喜强,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及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等。二十多年来,主要在高等学校从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各类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5项。在《经济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协调研究》(人民出版社)、《转轨时期广州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中国城市基层社区组织身份治理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等著作7部。科研成果获地厅级以上各类奖励20余项,其中,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社区共同治理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尽管国内外对物业管理是否具有公共管理属性这一争论仍在持续,但《社区物业管理溢出效应与社区共同治理优化机制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对社区共同治理具有重要溢出效应。《社区物业管理溢出效应与社区共同治理优化机制研究》在共生关系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下,通过对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三个社区共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和博弈关系分析,界定了三者之间的职能关系,从物业管理的冗余功能价值、引领功能价值、协调功能价值等方面探索社区物业管理溢出效应的产生、传递及机制,认识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和服务功能、社区共同治理三者的逻辑关系,找寻能够优化社区共同治理的机制及模式。
  与国内已有的从企业管理单向度来研究物业管理营利性的视角不同,《社区物业管理溢出效应与社区共同治理优化机制研究》的研究是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寻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对社区共同治理的溢出效应和机制,为我国城市基层社区共同治理普遍获得一种新的管理资源提供经验,为政府完善城市基层社区共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
精彩书摘
  《社区物业管理溢出效应与社区共同治理优化机制研究》:
  同时,我国业主自治组织发展历史较短,民众社区参与意识不强,业主委员会常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国内也有部分研究从业主委员会组织的弱势地位出发,讨论业主委员会在运作过程中易被侵权的问题。
  2.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对业主组织法律主体资格的讨论
  专题探讨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论文也较多,但相关研究同质化较为严重。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在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中,第一次被列入立法规制。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形式,包括专有部分所有权、共用部分持分权、因共同关系所生的构成权三部分。其中,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由于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属于全体业主共同拥有,而日常物业事务无法征求每一名业主的意见,因此,业主组织得以合法建立并接受业主全体委托行使权利。我国学界在对业主组织的法律主体资格问题进行分析时,大都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基础,多集中于探讨其诉讼地位和民事主体地位,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法规提出解决对策。如李国华、徐建明、刘长森(1997)从法律角度来研究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角色和地位;杨军讨论了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与其他组织间的法律关系;陈雯、唐俊(2003)从法律视角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了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
  在实践中,由于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等不同主体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性质、职责、功能理解尚有偏差,有时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仅被看成一个维权组织,甚至有的物业服务企业把它看成是物业服务企业的“对立物”,因而产生矛盾纠纷。也有学者从法律角度来研究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角色及其与其他组织的法律关系,以化解纠纷、解决矛盾。
  3.关于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运行及监督问题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为新时期的新生产物,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从这个角度人手的相关研究也较多。如蒋绍仁(2005)从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权利构成的角度,讨论对其监督的问题;严红(2006)从法律角度论述如何构建业主组织监督机制;朱光福(2006)从业主组织职能作用和制度建设角度,对其制约机制进行了分析。李静(2004)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了剖析。白杨(2003)从业主委员会的选举过程人手,剖析了住宅小区中的博弈关系,认为选举的“仪式化功能”和象征意义有助于业主维权。陈映芳(2006)通过描述组织化的维权运动的现状,探讨了居民组织化、行动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对居民自治组织的法律限制已成为居民组织化诉求表达的制度瓶颈。
  4.多角度分析业主组织的自治功能
  在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深刻变化的今天,政府为实现权力重心下移,主动从基层领域退出,因而需要通过新的载体承担政府让渡出的部分社会治理职能。业主委员会作为社区中的自治组织,必然要与社区建设产生联系。乔先华、王广军(2002)从微观角度对业主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进行分析。也有学者从宏观层面人手分析业主组织的价值。如夏建中(2005)从公民社会理论出发,分析了业主组织的形成及公民社会的性质,认为业主委员会的出现构成了中国城市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雏形;毛寿龙(2003)从政治民主建设的角度来研究业主组织;孙荣、范志雯(2007)提出社区共治的观点,讨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如何处理与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社区主要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探讨业主委员会治理的路径选择问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问题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社区
二、街道办事处
三、居民委员会
四、街居体制
五、业主大会
六、业主委员会
七、社区物业服务企业
八、我国社区共同治理主体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本书的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文献贯述
第一节 关于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节 关于社区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文献综述
一、城市社区管理与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方式
二、社区物业管理功能与溢出效应
三、溢出效应与社区治理绩效的关系
四、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关于社区共同治理主体关系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关于其他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公民治理的理论综述
二、关于冲突管理的理论综述
三、关于集体行动的理论综述
四、国内外关于社区治理模式的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相关背景
第二节 我国基层社区管理体制的发展变革历程
第三节 我国业主组织发展现状与相关研究
一、国内业主组织的缘起与现状
二、对国内业主组织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演进
一、上海模式
二、深圳模式
……
第四章 部分国家和地Ⅸ的社区治治理
第五章 社区共同治理主体的共生关系
第六章 社区共同治理主体的多重博弈
第七章 社区共同治理主体多重博弈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物业管理溢出效应的机理分析
第九章 物业管理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第十章 物业管理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十一章 社区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
第十二章 优化治理模式,促进治理创新
附录1
附录2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