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清以来的乡村社会经济变迁:历史、理论与现实.卷二,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53745
  • 作      者:
    (美)黄宗智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 黄宗智教授关于中国乡村问题思考的集大成之作,也代表了海外汉学家研究中国乡村问题的最高水平。
★ 本书所试图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在历史上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今天又如何?这方面,中国与现代西方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其前景又如何?
展开
作者简介
黄宗智 
 1940年生,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师从著名学者萧公权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历史系教授,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Professor, Above Scale),2004年荣休。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 1995年)。Modern China(《近代中国》)创刊编辑(1975年至今)。《中国乡村研究》(Rural China)创刊编辑(2003年至今)。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主要学术兴趣为明清以来的社会史、经济史和法律史。主要著作有:《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  《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 《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最佳著作奖)《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最佳著作奖) 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明清以来的乡村社会经济变迁:历史、理论与现实(三卷本)》的出发点是中国土地和人口关系的演变,因为这是中国农业生产的给定基本条件。对明清以来到当代的演变,无论是“资本”还是现代科技投入,无论是财产制度和相关法律,还是社会结构或市场关系,都不能脱离土地-人口关系基本条件的背景来理解。改革时期的农业去集体化和家庭化以及市场化演变也同样如此。这绝对不是要单独突出人口为单一的决定性因素,而是要澄清人口与土地间的给定“基本国情”,由此分析这与其他生产要素、制度和社会演变之间的关系。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通过翔实的关于基层小农场运作的经济人类学资料来分析并说明其生产逻辑。这是一个由微观的生产实践来说明宏观的经济逻辑的研究进路和方法,由此展示它和现代工业经济的不同。本书所试图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在历史上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今天又如何?这方面,中国与现代西方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其前景又如何?

在认识论层面上,笔者一直有意识地摆脱意识形态化的理论先行研究,而采用从经验证据出发,由此提炼概念,而后再返回到经验证据的研究进路。目的是试图掌握一个题目最基本的事实,然后借助与现有理论的对话来提炼自己的概念。这和当前流行的从理论到经验,再到理论的做法正好相反。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编背景



第一章探讨的问题 /

中国的小农 / 

农民学中三个不同的传统 / 

对分化中的小农经济的一个综合分析 / 

农村演变的型式 / 

过去的研究 / 

人口与生产关系 / 

经济落后的问题 / 

帝国主义的问题 / 

中国的农村 / 

过去的研究 / 

华北的村庄 / 

20世纪的变化 / 
第二章引用的史料与研究的村庄 /

满铁调查的资料 / 

对满铁资料的批判性评价 / 

调查的村庄 / 

档案史料 / 

地方档案和社会史 / 


第三章生态环境 /

水利与政治经济结构 / 

灾害频仍的旱地农作与高密度的人口 / 

涝灾和社会经济结构 / 

生态、居住型式与自然村结构 / 


第二编经济内卷和社会分化


第四章20世纪30年代的经营式农场与家庭式农场 /

农村社会经济的分析 / 

村中“富户”和经营式农作 / 

经营式农场主的面貌 / 

数量估计 / 

经营式农场主和出租地主 / 

经营式和家庭式农业 / 


第五章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和庄园经济 /

清代前期的小农场和大庄园 / 

经营式庄园 / 

清代前期富农和经营式农业的扩展 / 

最近国内的研究 / 

法律对新的社会现实的承认 / 

租佃关系的变迁 / 

18世纪的土地分配状态 / 


第六章清代前期的农业商品化和小农分化 /

20世纪资料中所见的农业商品化和小农分化 / 

冀中、冀南和鲁西北的农作物商品化型式 / 

明清时期的棉花种植 / 

农业商品化和人口增长 / 

经营式农作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 / 


第七章20世纪农业的加速商品化 /

中国农业和世界经济 / 

棉花种植的增长 / 

棉花和世界经济 / 

棉手工业和世界经济 / 

变迁和延续 / 


第八章经营式和家庭式农场的对比:耕畜的使用和农场生产力 /

满铁资料 / 

耕畜使用的经济 / 

农场、牲口、肥料和纯作物农业经济 / 

清代时期 / 


第九章经营式和家庭式农场劳动生产率的对比 /

劳动生产率的对比 / 

经营式农场上小组耕作的较高效率 / 

贫农之背离合理经营模式 / 

贫农农场上的就业不足和物质刺激力的递减 / 
第十章经营式农业何以发展不足 /

经营式农场通常在100亩以上的原因 / 

经营式农场通常在200亩以下的原因 / 

经营式农作和出租地主制的对照 / 

经营式农作和社会政治体系 / 

革新的可能 / 

一个“高水平均衡的陷阱”? / 


第十一章家庭式农场的牢固性 /

对土地的压力 / 

贫农农场收入 / 

高利贷 / 

家庭式农场和家庭手工业生产 / 

家庭式农场和短工 / 

家庭式农场和长工 / 


第十二章生产关系的商品化 /

从分成租到定额租 / 

分成租制 / 

定额租制 / 

地租负担的比较 / 

雇佣劳动 / 


第三编村庄与国家


第十三章清政权下的村庄 /

华北平原村落的闭塞性 / 

村庄各阶层的相对闭塞性 / 

20世纪前的村庄与国家 / 

19世纪的自然村与士绅 / 

宗族 / 

自然村内生的权力结构 / 

共同体领导抑或国家政权代理人 / 

自然村和农民的集体行动 / 

清代的经济和政治结构 / 


第十四章自然村结构的变化 /

自耕农和雇农的差别 / 

婚俗中的阶级差别 / 

贫农的双重性质 / 

两个紧密的村庄及其“封闭” / 

部分无产化和村庄共同体的解散 / 

分裂了的村庄 / 


第十五章20世纪的自然村与国家 /

地方政府的军事化和现代化 / 

县政府的财政 / 

赋税负担 / 

税款的征收 / 

地方豪霸与村级恶棍的崛起 / 


第十六章结论 /

农村演变的型式 / 

贫农经济的结构 / 

经济落后的根源 / 

半无产化与人口趋向 / 

半无产化了的村庄和20世纪的地方政权 / 

贫农与中国的革命 / 


附录一满铁调查的33个村庄社会经济轮廓 /

附录二河北、山东人口(1393~1953) /

附录三河北、山东耕地面积(1393~1957) /

引用书刊目录 /

索引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