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72076
  • 作      者:
    牛文元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既是衡量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程度的基本标志,又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着力培育的物质能力和精神能力的总和。因此,在新型城市化道路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是新常态下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其将在提升城市实力、培育城市竞争力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2014年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共分3篇7章,主题篇从城市的产业、工程、环境、管理和文化五大视角详尽阐述了新型城市的能力建设体系,并对其基本内涵、发展现状、城市实践和未来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指标篇揭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共同构成了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的统一判别,修正完善了全面衡量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篇集中表达了“中国新型城市发展能力”的各类数量内涵和动态评估。
  《2014年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可为各级决策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从事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和有关国际组织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2014年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二、产业能力建设的基本要素
  经济学家配第提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将土地和劳动作为生产的两个最基础的要素。在此之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又将资本列为生产要素之一,并在他的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无论在什么社会,商品的价格归根结底都分解成为这三个部分(即劳动、资本和土地)”,从而形成了“生产要素三元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将组织作为第四生产要素,与劳动、资本、土地共同构成“生产要素四元论”。后来的经济学家又将技术列为第五生产要素,从而将“生产四元素”提升到“生产五元素”。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徐寿波提出六种资源,即人力、财力、物力、运力、自然力和时力,被称为“生产要素六元论”。还有一些学者将信息归为第六要素,认为劳动、土地、资本、组织、技术、信息为生产的六要素。
  在我国城市经济整体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时期,产业作为生产活动的主要载体,在产业能力建设方面更为强调技术、劳动力、市场以及政策要素,下面主要从这四个方面阐述产业能力建设主要的要素组成。
  (一)技术要素
  一般来说,产业的形成,是由于技术进步推动下的专业化生产形成的规模经济降低了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从而使得社会总收益在不断上升,这种总收益超过了不同产业之间进行交换的交易成本,也就是不同产业在产品交换后双方可以获益更多,于是产业逐渐从大的产业走向专业化细分产业。因此,技术要素是产业能力建设的第一要素。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1957年,索洛在其发表的《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一文中,推算出1909-1949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出中约有88010应归功于技术进步,索洛残差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新熊彼特学派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主要是将技术创新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重视对“黑箱”内部运作机制的揭示,并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技术创新模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与国外差距总体上呈缩小趋势,不少领域的差距由过去的“望尘莫及”发展到现在的“望其项背”。2011年,我国研发支出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的比重由1993年的2.2%增加到12.7010。专利申请数跃居全球第一,国际专利申请量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在产业能力建设方面更加强调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李克强在全球研究理事会2014年北京大会开幕式致辞时强调,让创新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发展既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一系列重大结构性问题。持续下好中国经济这盘棋,实现升级是方向,这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翼齐飞,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二)劳动力要素
  劳动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或时期内,拥有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包括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文化科学水平和健康状况总和的劳动适龄人口。
  一个城市劳动力资源的状况,是城市产业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人口众多的国家,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目标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分配劳动力,逐步实现充分就业,并形成良好的就业结构。微观目标是在各个企业、事业单位实现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取得较高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劳动力资源中,人才资源是具有较高质量的部分。它与一般劳动力资源相比,形成时间较长、培养费用较大、专业特定性较强。在中国的现阶段,受过中等专业以上教育、具有专业职称的人员是人才资源的主要部分。对人才资源的合理使用,通常可以取得较大的效益。在中国,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的措施有对人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制定人才培养的规划;合理安排教育投资,改革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挖掘各方潜力,通过多种途径办学;合理组织人才流动,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
  ……
展开
目录
总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第一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内涵
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程
第三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指标度量的四个层次
第四节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可持续能力建设

第一篇 主题篇: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第一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产业能力建设
第一节 产业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产业能力建设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产业能力建设的城市实践
第四节 产业能力建设的未来趋势
第二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工程能力建设
第一节 工程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工程能力建设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工程能力建设的城市实践
第四节 工程能力建设的未来趋势
第三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环境能力建设
第一节 环境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环境能力建设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环境能力建设的城市实践
第四节 环境能力建设的未来趋势
第四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管理能力建设
第一节 管理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管理能力建设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管理能力建设的城市实践
第四节 管理能力建设的未来趋势
第五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文化能力建设
第一节 文化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文化能力建设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文化能力建设的城市实践
第四节 文化能力建设的未来趋势

第二篇 指标篇: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第六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
第一节 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 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的统计原则
第四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设计
第五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指标体系

第三篇 统计篇: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第七章 中国新型城市化统计分析
第一节 关于中国城市样本选择的说明
第二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数据统计图表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市化资产负债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