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16年:因爱好而坚守,因成功而身退
1991年7月,又是一年毕业季,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里,到处都弥漫着毕业生离别的伤感,昔日的同窗纷纷踏上新的征程。由于被分配到北京近郊的一个研究所,雷军怀揣梦想,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之旅。这一年,雷军22岁。
研究所的工作枯燥而无聊,整个研究所的氛围和当时经济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快速发展明显不合拍。雷军的兴趣并不在研究所,他的爱好一直在计算机方面。好在研究所的待遇很好,雷军记得第一次拿到工资时,居然比做政府官员的父亲还要高很多,这让初到北京的雷军可以不为生活担忧,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电脑的研究中。
那个时候,雷军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和中关村的那些精英打交道。只是初来乍到的雷军并不知道,在几年之后,自己也会成为中关村的风云人物,甚至在20年之后的2012年,还获得“中关村十大年度人物”,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关村老人”。
曾有人把中关村的历史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硬件为标志,以四通、联想等企业为代表,由段永基、柳传志等人书写;第二个阶段以软件为标志,以金山、江民等企业为代表,由雷军、求伯君等人书写;第三个阶段以互联网企业为起点,以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为代表,由马云、马化腾等人书写。
在软件行业,雷军仰慕的英雄人物正是和雷军一起书写中关村第二阶段历史的求伯君。但是这个名字对当时的雷军而言,近乎是一个神奇而遥远的符号,只能仰望而无法接近。求伯君作为金山软件创始人,不仅风度翩翩,而且年仅25岁就开发了一款办公软件的巅峰之作——WPS,这是一款集文字编辑、数据统计、电子排版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软件。
1989年,雷军第一次接触到WPS就被其华丽的界面、强大的功能所倾倒。虽然当时最好的文字处理软件是微软的Word,但是Word还没有进入中国。在当时的国人眼中,WPS是一款完美的软件,雷军甚至将它评为“年度国产最佳软件”。
机缘本身似乎就是一种无形的牵引。1991年11月4日,在一个计算机展览会上,雷军见到了仰慕已久的“WPS之父”求伯君。当天,求伯君身着一件黑色大衣,从容儒雅,光彩照人,颇有成功人士雍容典雅的风范。雷军被求伯君的风度震撼了,认为那就是成功的象征,他还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做软件就要做到求伯君这样。
在展会上,雷军难掩自己的敬仰和喜悦之情,将一张只印了自己的名字和寻呼机号码的名片递给了求伯君,而求伯君递给雷军的名片上则赫然印着“香港金山副总裁”的头衔。那时,求伯君是中国软件业的领军人物,对于一个匆匆递上名片的年轻人,并没有太多关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