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path, pattern and polic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702023
  • 作      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质量不高和结构失衡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城镇化推进方式密切相关:政府和市场的功能界定不合理,两者作用都没有得到恰当、充分的发挥。我国城镇化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国情特征和体制因素,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好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的关系,城市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与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城镇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仍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相对成功的城市化所需具备的一组体制和政策条件
  综合上述四种类型国家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归纳出相对成功的城市化需要具备的一组必要的体制和政策条件。
  第一,处理好土地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走上良性城镇化道路的基础性前提。
  要在发展早期相对公平地分配土地,赋予农户完整的土地权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农业生产率持续提高能为工业和城市部门提供食品、农业原料、剩余劳动力和初级产品,是实现经济起飞和启动城市化进程,并使之持续、顺利地推进的先决条件。与拉美等城市化失败的国家相比,东亚等成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经济体的共同经验是在发展早期相对公平地在农户之间分配土地,这是在发展早期提升农业生产率的有效制度安排。这主要是因为低收入的发展阶段资本稀缺,不具备组织资本密集型农业生产和大农场的条件;农业生产也不是技能密集型产业。因此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瓶颈是能否解决农业生产的监督问题,进而调动微观生产主体的积极性。而发展初期在农户之间公平分配土地,可以较好地解决农业生产的监督问题。
  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东亚等成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经济体的另一条共同经验是,在农户和政府之间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土地价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增值,本质上是因为供给弹性极小而造成的租金。这种租金并不是农地经营者本身的投资和经营行为所致,所以,土地增值不能全归农户,而应该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公平分配。不过,从产权实施和具体操作角度看,无法忽视“占有者得”这样的原始而广为接受的产权规则①。所以在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时,作为原经营者的农户总是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获得更大的份额。归结起来,作为一般性原则,土地增值收益一部分归作为原经营者的农户,另一部分则由政府代表全社会其他成员通过征税方式获得。当然,现实当中可以有多种形式贯彻这一一般性原则,譬如,农地转为非农用地之后,作为原经营者的农户可以获得一定股权,或者一定比例地块用于非农经营活动。
  要始终重视扶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通过综合性措施统筹城乡发展。日本、韩国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没有削弱,农业支持政策力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改善。而拉美国家长期忽视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则使城市贫困聚集、不堪重负。因此可以说,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仅关乎农业现代化,也关乎城镇化本身能否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是处理好城市化发展所涉及的最基本经济关系,实现包容性发展,提升城市化质量,避免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避免走上贫困现象在城市积聚这一失败的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前提。
  第二,不间断地推进产业发展和升级,不断创造城镇非农就业机会,是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随着发展阶段变化相应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特别是经济起飞之后要实施开放和市场导向的战略。持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城市部门提供不断增长的非农就业岗位,而这又要求城镇部门不断孕育和发展新的产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表明,长期僵化地实施封闭的进口替代战略,无法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产业竞争力,非农就业岗位也就无法增长。这样的战略至多只能支撑一个经济体跨人中等收入阶段和城镇化的第二阶段,但无法跨入高质量的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成为高收入国家。而先发国家和二战后的成功追赶型经济体虽然在发展早期都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实施过封闭的进口替代战略,但是随着发展阶段提升适时放弃该战略,开始对外开放,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促进竞争带动产业持续升级,最终迈人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实现了现代化。
  ……
展开
目录
总报告
总报告:中国城镇化的道路、模式和政策
一、我国城镇化成就显著,问题突出
二、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潜力巨大
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高效、包容、可持续
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五、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六、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城市发展开辟稳定的资金渠道
七、建立绿色增长机制,促进城市低碳宜居发展
八、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确保粮食安全
九、加强城乡规划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城市治理机制
十、形成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合力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一 提升城镇化质量:国际经验及启示
一、全球经济社会活动空间格局已进入城市为主的时代
二、不同背景和禀赋条件下的四种城市化模式
三、经验和教训:体制和政策决定着城镇化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四、我国今后提升城镇化质量需着力解决好五方面问题
专题报告二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殊性
一、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
二、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殊性分析
三、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推进思路
专题报告三 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促成高效的新互动
一、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城镇化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动力
三、迈向高收入经济体的城镇化道路
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增长红利
专题报告四 土地制度改革与可持续城镇化
一、土地制度与上一轮的工业化、城镇化
二、土地推动的城镇化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改革方向和总体思路
四、改革总体方案和突破口
专题报告五 低碳城市化
一、低碳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中国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特点和趋势
三、中国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低碳城市化的内涵和国际实践
五、中国低碳城市化的战略途径
六、建立健全中国低碳城市化的体制机制
专题报告六 城镇化与社会政策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政策与人口流动
二、当前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三、改革完善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政策的基本思路
四、调整完善相关社会政策的具体建议
……
背景报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