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87704
  • 作      者:
    冯素玲著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研究》中着眼于上市公司违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及其异象的研究,以我国证券A股市场上2000~2012年期间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处罚信息市场反应的程度、市场反应中存在的异象,分析监管部门的处罚措施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约束作用。一是运用信息论、行为金融理论对违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异象的机理进行分析,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在对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违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违规处罚信息的市场反应异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三是针对我国证券监管实践的现状,建立预警模型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动态监管进行了实证研究;四是对中美两国证券监管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对中国证券市场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存在的异象进行了案例验证和理论分析;最后从加强公司内部治理、优化外部法制环境、培育机构投资者三方面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防范机制进行了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研究》作者冯素玲通过进行理论研究、实证检验,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从而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结论:第一,上市公司违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异象可能与违规处罚的时滞性、处罚信息本身的特征、投资者的非完全理性三方面原因有关。市场最终反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作用性质和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能在违规处罚市场反应异象与市场有效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上市公司违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异象与市场有效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相互否定的关系。第二,处罚信息在公告日引起了明显的市场反应,股票价格下跌,平均超常收益率显著为负,说明监管部门的处罚具有一定的效力,上市公司受到了市场的惩罚。市场反应程度的大小与监管机构、处罚程度、处罚对象和处罚时效等因素有关。同时,市场反应出现了反应平淡和提前反应两种“异象”,也充分体现出监管的时效性不强、威慑性不足,说明证券市场事后监管的效率较低。第三,违规公司在违规行为发生之前就与正常公司显著不同,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外部环境、公司财务状况、公司治理水平、公司股票市场表现等方面的特征,进行跟踪调查和动态监控,能够引导并规范上市公司行为,提前防范风险,有效地保护投资者权益。第四,我国证券监管的效率不高,违规行为带来了多方面的损失:一方面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巨大,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同时投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另一方面,违规行为让上市公司自身面临困境,有的甚至退市或者倒闭。因此,不仅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违规成本,还要加强事前监管,防患于未然,同时要不断完善投资者的民事赔偿制度,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展开
精彩书摘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研究》:
  2.关于市场结构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市场结构不合理。一方面,上市的市场准入制度存在很多缺憾,企业上市的类型和数量难以成为市场约束下自我选择的结果。为了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的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需要的中介机构,对拟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采取默许、纵容、鼓励乃至主动参与的态度,客观程度上助长了违规行为,这种制度上的缺陷成为“对后起者的诅咒”(杨凤、何禹霆,2006)。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还在于对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不足,违规成本小于违规收益。杜煊君(2000)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屡禁不止的违规现象,从博弈论角度进行研究发现,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实施稽查的概率远低于按照混合博弈模型求出的纳什均衡概率,对违规上市公司稽查成功的概率也远远小于最优概率,这样,上市公司自然会选择远大于纳什均衡的概率进行违规行为。谢平、尹龙(2003)研究认为,由于作为委托者的政府与作为代理人的监管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监管者为谋取自身利益,往往会接受被监管者的贿赂并与其串谋,应该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才能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同时认为,加强监管和增加规章制度并不一定总是有利于监管,适度监管和清晰、透明的游戏规则,有利于游戏者合规行为,也有利于提高被监管者的创新和竞争水平,从长远看,有利于降低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阎长乐(2004)[6.3]着重从压力、机会、合理化等方面对上市公司违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常用方法和表现做了深入的介绍,研究认为外部监管机制的滞后与制约机制的失灵是我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产生的根源,违规行为的存在使得证券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2.2.2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监管的研究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仅对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秩序,影响了市场的长期发展。因而,一直以来,违规行为都是监管机构的打击对象。然而,由于违规行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备,使得监管部门的监管效果大打折扣。不管是像美国等这样的成熟资本市场,还是像中国等这样的新兴市场,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都难以控制。为了防止上市公司违规事件的发生,世界各国政府在进行证券监管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以自律管理为主的美、英等发达市场国家,也非常重视对上市公司的立法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进一步规制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和并购重组等方面的行为。安然事件发生之后,上市公司监管问题更是引起了美欧各国的普遍重视,开始掀起一股对上市公司严加监管的浪潮。美国国会和政府加速通过了《萨班斯法案》(SOX法案),欧洲大陆则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修订,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和会计的审计监督,促进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近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事件的不断发生,上市公司不规范运作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引起的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市场上对加强证券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国内许多学者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韩德宗、陈启欢(2002)以1999~2000年因违规而受到证监会公开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的欺诈行为,研究表明,欺诈公司及其高管所受处罚程度与其欺诈行为危害性的相关联度很低,处罚的公平性值得商榷,法律法规的威慑力比较脆弱。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经过权衡违规成本和收益之后作出了违规的“理性”选择。毛志荣(2002)以1993-2001年期间由于信息披露违规被监管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处罚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反应程度(股价下跌)与处罚的公开性和处罚力度存在正相关”,进而提出完善处罚机制、提高处罚的公开性,以及增加违规成本,加大处罚的力度等建议。陈国进等(2005)以2001~2002年间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Logistic模型验证了公司治理和声誉机制是否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结果发现,声誉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约束作相比于公司第一大股东集中持股的作用要小的多。杨国祥、胡一朗(2006)建立的三方博弈模型表明:应强化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监管者应严格依法办事,加大大股东侵害行为的成本。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价值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4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有效市场理论
2.1.2 公司治理理论
2.1.3 投资者保护理论
2.1.4 行为金融理论
2.2 上市公司违规及其监管的相关研究
2.2.1 上市公司违规原因与影响因素研究
2.2.2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监管的研究
2.7.3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预警的研究
2.3 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及异象的相关研究
2.3.1 股票价格信息含量的研究
2.3.2 证券市场信息反应异象的研究
2.3.3 违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研究

第三章 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异象的机理分析
3.1 处罚信息传导机制分析
3.1.1 处罚信息传导模型
3.1.2 违规处罚信息的信息含量
3.2 处罚信息市场反应的一般机理与市场反应异象
3.3 违规处罚时滞与市场反应异象
3.4 处罚信息内容与市场反应异象
3.4.1 实施处罚的主体与市场反应异象
3.4.2 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与市场反应异象
3.4.3 处罚的具体措施与市场反应异象
3.4.4 其他
3.5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反应异象
3.5.1 投资者的有限理性
3.5.2 投资者的异质性
3.6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及其异象的实证检验
4.1 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总体情况
4.1.1 违规事件的年度分布
4.1.2 违规行为的类型分布
4.1.3 违规处罚监管机构分布
4.2 研究样本选择与特征描述
4.2.1 研究样本的选取原则
4.2.2 样本的特征统计
4.3 研究方法的选择——事件研究法
4.4 处罚信息市场反应的实证检验
4.4.1 整体市场反应
4.4.2 主板及中小企业板公司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
4.4.3 监管机构不同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
4.4.4 处罚类型不同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
4.4.5 处罚对象不同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
4.4.6 处罚时效不同的处罚信息市场反应
4.5 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异象分析
4.5.1 市场反应平淡,市场有效还是监管无效?
4.5.2 市场提前反应,理性抑或异象?
4.6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处罚信息市场反应及其异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预警研究
第七章 证券监管与处罚信息市场反应案例分析
第八章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防范机制分析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