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业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机制研究》应用旅游管理理论与方法,通过先实证分析、再理论提升的研究思路,系统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一、分析了西藏旅游资源禀赋情况和民生改善需求特征。指出西藏旅游资源具有世界独有性、垄断性、宗教性和原生态特点,这些特点为旅游业促进西藏民生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西藏民生改善需求在与内地一样关注物质生活的同时,由于信教群众众多、宗教文化氛围浓厚,宗教文化生活已成为其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当地居民对物质生活和宗教文化生活关注重点的区域差异,归纳出西藏旅游业发展对民生改善作用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物质生活改善为主的林芝模式;另一种是兼顾物质生活和宗教文化生活改善作用并重的拉萨模式。
二、实证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就业总量增加和结构变化的作用。基于旅游抽样方法和产业剥离系数方法,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就业的直接吸纳作用,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直接就业数量的持续增长。通过采用旅游业收入与全社会就业、各次产业就业数量、各次产业占全社会就业比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全社会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间接拉动作用,结果表明西藏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全社会的就业增加,其中对第三产业和建筑业就业人数促进作用明显,而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却并不显著。
三、实证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基于协整分析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计量了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区层面上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而没有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原因在于城乡居民的生计资本结构存在差异;七地市旅游业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边际贡献有所差异,原因在于开发阶段不同;大量依赖外地商品输入的特征,导致西藏居民消费物价消费水平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而较少受旅游业发展影响。
四、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对宗教文化产品消费的数量、支出和质量的影响。紧紧抓住西藏宗教文化生活氛围浓郁的特点,将其纳入精神文化生活范围的民生改善内容,创新性地探索了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宗教地区信教群众宗教文化生活提升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宗教文化产品的供需均衡模型,分析表明西藏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宗教文化产品价格的上涨和规模数量的变化。其次,通过构建居民宗教文化产品的消费支出模型,分析表明西藏旅游业发展引发了投入到宗教文化活动中的财货与时间的替代效应,可见西藏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来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把主要精力从重视宗教文化活动,转向到旅游经济活动,而且广大群众的宗教文化需求还能得到满足。这既符合中央所倡导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辅助效益。最后,从游客增加导致宗教文化场所拥挤的负外部性视角,分析指出旅游业发展会对宗教文化产品消费质量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五、构建了旅游业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途径与优化机制。指出影响旅游业发展改善民生的主要因素有当地居民生计资本、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开发模式、游客资源。这四个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居民旅游活动参与度和游客间互动程度,进而作用于居民就业、收入和宗教文化生活,形成了直接作用途径;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的带动作用,形成了间接作用途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