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夏天,兰溪青年朱跃明高考落榜,遭受了人生第一个大挫折。
对于浙西农村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没考上大学就等于失去了一次改变命运的重大机会。干军万马过独木桥,掉下桥来的落榜生,能够走出去的道路似乎只剩两条:要么参加高考复读班继续过独木桥;要么去当兵,这通常是乡村青年走出农村的又一条光明大道。从小到大深刻体会过农村生活的艰辛,长大后要走出去是很多农家子弟根本无须多想的人间正道。否则,就只能彻底放弃梦想,拿起祖传的锄头,尘归尘,土归土,站在肥沃的田野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进入父辈的人生轮回。
朱跃明已经记不起当初为何没有去当兵,也没想重考,他独辟蹊径选择了第三条路——做生意。就这样,他拿着母亲帮他凑来的500元做本钱,变成了一个小生意人。起步时做的生意确实很小,小如纽扣。
故事要从20世纪80年代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说起。
那时候的义乌已经在全国出名了。“鸡毛换糖”出身的义乌商人,用他们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硬是把一座缺乏资源优势的县城,发展成闻名全国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还被部分经济学家以“义乌模式”为课题,列入研究范畴,并在90年代继续崛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样板,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的义乌,依然是中国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经典样板。
毫不夸张地说,在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时间节点上,义乌是浙江乃至全国小本创业者的兴奋点,是无数中国草根浙商梦想出发的地方。朱跃明高考名落孙山之后,会把寻求发展的目光投向义乌,那是再自然不过了。而且,义乌与兰溪同属金华市,两地相距仅71.8公里,往返也就一个小时左右车程。朱跃明怀揣着沉甸甸的本金直奔义乌,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始终带着好奇心,比较朴素,也比较单纯,就想走出来。那时候的他,内心是踏实的,最多空手去空手回,因为家里有地,什么都不怕。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是老虎不可怕,而是不知道老虎有多可怕。
进了义乌小商品市场,朱跃明开了眼界。他没想到小商品市场会有这么大。当时,他晕晕乎乎地转了好几个小时,才选好自己要进的商品——小小的纽扣。为什么?他并不清楚,只是跟着感觉走。
这桩貌似简单的小生意其实是很折腾人的。从义乌进了纽扣,朱跃明就回到了他的大本营——兰溪,开启了艰辛而又漫长的小买卖生涯。整个兰溪都是他的业务版图,骑着自行车在兰溪城内和周边的乡村兜了几趟之后,他大致掌握了自己客户群的分布。
接下去要做的工作看上去也很简单,那就是挨家挨户地向他的目标客户——个体裁缝铺推销纽扣。销售方式很灵活,既可以买一包,也可以买一组,甚至可以只买五六颗、七八颗,大纽扣小纽扣搭配起来买也可以。灵活多变,薄利多销。其实,那个说着满嘴方言,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朱跃明,就是一个小小的渠道商,从上游拿货销售给下游,通过对业务终端的精准营销,开拓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朱跃明的一个高中同学,外号叫“双头脑”的罗树星,披露过当时的部分情形,他曾经身体力行地跟着朱跃明去推销过纽扣。不过,他因为怕难为情,拉不下脸,就站在离裁缝铺五十米开外的地方,远远地看着朱跃明笑眯眯地和那些裁缝师傅谈生意。貌似锱铢必较的小买卖里,藏了多少生意经?这个“双头脑”就不知道了。
若干年后,“双头脑”罗树星也走出了兰溪农村,投奔已经到杭州发展的朱跃明,与他一起打天下。可惜的是,当企业开始扩张,出现第一次“人才冲击波”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他选择了离开,失去了成为企业元老的机会。而今他又回到了集团的德清分公司,也算是缘分未尽。
话说朱跃明也真是个有本事的人,后来再去义乌进货的时候,市场上居然有个认识不久的朋友愿意替他担保赊账,因为那人感觉眼前的这个农村小伙子很值得信赖,这也让朱跃明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人品和信誉在商贸流通领域的重要性。
现在再来回顾做纽扣这单起步小生意,也许能梳理出这样一些有趣的环节和未来事业源起的逻辑本源:义乌批发摊老板,是整个业务链的上游供应商;个体裁缝铺,是业务链的下游终端;挨家挨户地去推销,是在进行渠道建设,构建终端网络——纽扣供应链的雏形由此清晰地浮出水面。在未来的岁月中,当朱跃明开创的商源集团开始倾心打造“久加久供应链模式”的时候,不知是否还记得这个小小的纽扣生意?或许应该保留一枚金光闪闪的小纽扣,把它永久地点缀在企业的历史版图之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就是商源集团最微不足道也绕不过去的那个起点。
P10-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