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塑造与被塑造:“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建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66118
  • 作      者:
    郭若平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郭若平,1958年生,福建惠安百崎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主编。学术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领域的思想史、文化史、概念史、史学理论等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福建省及中央党校社科项目多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小资产阶级”观念的起源》获全国党校系统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海西求是文库·塑造与被塑造:“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建构》从新的观察视角,探讨“五四”阐释的意义再生产,通过不同层面的历史符号、历史文本、历史仪式、历史话语等叙事环节,分析“五四”阐释塑造革命意识形态的方式与过程,解释革命意识形态对“五四”阐释的意义制约与导引,论证“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互为塑造与被塑造的多重关联。
展开
精彩书摘
  《海西求是文库·塑造与被塑造:“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建构》:
  在20世纪20年代末及其后,中国左翼理论界以意识形态概念作为理论分析的手段,已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当时的文献就有直接用“意识形态”作为标题的,如《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唯物辩证法》一文便是明证。在这篇文章里,意识形态被定位为一种中性的概念,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则又指涉不同的阶级观念,文中称:“本论文底目的只限定在现代资本主义没落的过程里面,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如何曝露牠的矛盾,而必然地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底意识形态——来把资产阶级从来对于客观对象所歪曲了的认识矫正,同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同时进于更高的一个阶段。”在现代中国理论范畴的意识形态概念使用史上,假如仅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意识形态”的用法,还只是停留在形式的意义上,虽说形式并非无关紧要,但毕竟无法说明意识形态的内在结构与性质。然而,这段文字也透露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使用特征,尤其是它反映了意识形态在此时的理论界,并非简单地被看成无历史的、抽象的概念。这种认知状态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建构意义,因为随后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意识形态的具体概念形式将列队而来,“新”的“旧”的意识形态将接受理论定位和性质划分,共同享受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赋予的理论解释功能。
  对意识形态概念使用方式的考察,可以揭示时人对这个概念性质的把握,而这种“把握”实际上已赋予该概念以一种建构性的意义。同样是上面所引的那篇文章,“新”“旧”意识形态的区分,构成了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象征。文中将“新”“旧”意识形态的对立描绘成这样一种场景:“在阶级底立场上看,旧意识形态我们知道是反映资产阶级底利益,根本是资产阶级底意识形态。那末,同旧(意)识形态是完全反对的,对于旧意识形态底批判的意识形态当然站在无产阶级底立场上,是反映无产阶级底利益的,而且是无产阶级底意识形态。”如此用法取义,已不是马克思“虚假的意识”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而是列宁的中性概念意义上的意识形态了。意识形态的这种中性定位,被其后中共的革命意识形态理论家们所接受。当然,并不是说,中共理论形态对意识形态性质的理解,就完全来源于这篇文章,而是说,这种意识形态的中性定位所形成的理论气候,显示了革命意识形态建构的语境生成的历史情境,而这种历史情境正是对意识形态定性取向与具体运用的经验说明。
  在中共早期正式文件史上,凡遇上表述思想、理论、主张、政策时,极少直接使用“意识形态”一词,更多的是使用“观念形态”“思想体系”“思想意识”“阶级意识”等用词,甚至不使用上述词汇,却显示了意识形态蕴含的表述。中共的第一个“纲领”将自身初创时的革命意识形态,表述为四个方面:“(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4)联合第三国际。”这种政治观念,是意识形态的隐蔽性表述,它奠定了中共作为一个现代型政党的基本性质,尽管此时尚未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用语。显然,这些意识形态的规定性条目,其内涵远不能囊括中共整个政治革命的理想,特别是一些承载政治核心的具体要求、目标等,只有在中国革命进程需要而提出理论要求之时,它们才会被表述,才会被转换为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如“五四”这个历史象征性符号,也只是在时势需要的时候,意识形态对其的“询唤”功能才能被启动。这种现象显示,革命意识形态的某些具体表现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理论条款,时势转移与语境变迁,都可能导致“表现形式”的替换、更新和改变。
  ……
展开
目录
绪 论
一 “五四”:阐释与意义
二 “五四”的符号象征
三 革命意识形态的“五四”召唤
四 革命意识形态建构与“五四”的因果之链

第一章 “五四”塑造与革命意识形态生产
一 “五四”进入革命意识形态建构史
二 “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的“运动”叙事
三 意图转换:“五四”的民族革命运动话语

第二章 革命意识形态建构的文化转向
一 被借用的符号:“五四”的文化象征
二 新启蒙运动的“新哲学”与理论“驿站”
三 延安叙事:“五四”与革命意识形态的新结构
四 “小资”塑造:革命意识形态的文学想象

第三章 转型时代与仪式?记忆
一 北平的天:1949年初夏的纪念仪式
二 上海版“五四”叙事:新权威的再塑造
三 立场与道路:从北京到上海的“五四”期望
四 元叙事:永无句号的历史话语

第四章 新社会:文本的建构与语言的塑造
一 文本的呼应:革命意识形态的学术话语建构
二 “五四”的通俗“印刷语言”
三 塑造青年形象的蕴含意义

第五章 “思想风向”与观念再造
一 思想的转移与重构
二 折射与隐喻:一次座谈会的思想行为
三 期刊信息:1959年的可能性阅读

第六章 拨乱与反思:“五四”的新解释
一 “五四”的重新“发言”与意义“尴尬”
二 “现代化”话语行动与“五四”想象
三 断裂与连续:四种“五四”文本的“话语故事”

尾声:建构仅是历史的“驿站”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