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看官场生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42427
  • 作      者:
    完颜绍元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完颜绍元,满族,1955年生于上海。学历通称“七二届”。做过火头军、箍铜匠、搬运工,业余从事历史和民俗文化方面的撰述。1996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的作者转变身份为该出版社的编辑。从此以编务为正业,得过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并继续以撰述为副业,其作品颇能体现个人读书兴趣和创作风格,是在历史资源中孜孜发掘切近生活原貌的细节,从中提取别有旨趣的话题,缀织成文,为爱好文史的朋友提供一份可供咀嚼回味的“零食”。近年出版的读物,有《风水趣谈》、《千秋教化》、《趣说古代官场生态》、《天下衙门》、《流氓列传》和《细说汉高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衙门上班族职场指要”丛书以宏富史料和精彩案例,从入仕门径、履历填写、见习试职、值班考勤、在职进修、任期考核、选拔推荐、升迁路线,以及住房乘车、食堂公宴、医疗退休、家属待遇、公务出差、节日休假、行话套语、问责惩戒等一系列独特视点,将古代官吏仕宦生涯的多彩风貌一一生动呈现,全景展示了衙门上班族职场博弈中的酸甜苫辣、轶事秘辛。《衙门上班族职场指要:看官场生态》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二十六章,内容涉及舆论监督、民意评官轶闻、古代的医疗保障、官办工程、商业贿赂案历史纪实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得民意者留任有望在专制国家的大体制下,民意评官要想得到良好发展,特别是在指摘违失、纠弹官邪方面得到突破,根本不可能。所以凡是遵循体制认可程序进行的民意评官,大多是颂扬循吏德政,并且逐渐演绎为地方官员利用民意评官争取秩满留任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前面已提出的每当官员将离任时出现的“举留”。《册府元龟》卷六百三十六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五月,皇帝在一篇关于官员考绩的诏令中讲到:近来常有百姓为举留本地长官涉道来京,陈述长官为政怎么良善,做官怎么清廉,确“有感激而自至”的,也有“指使而方来”的,妨碍耕耘,远途辛苦,使朕深切顾惜。其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八月也有一篇诏书专门讲百姓诣阙举留刺史县令的问题,认为“民庶远致举留,既妨农养之时,又耗路途之费”(《册府元龟》卷一百六十),应该革止。
  据此推想,举留现象在五代后期已经很常见了。
  宋代在接受民意评官的同时,也不赞成劳民伤财的赴阙举留。北宋建国初期,中央发诏,诸州吏民因各级长官“治行尤异”希望留任或请立碑颂政的,可以向当局陈请,但“不得即诣京师举留”。《山西通志》卷一百五记,有个北海军长官杨美,为政简易,民众感德,后来中央要把他调走,北海民众诣阙乞留,上面反复解释,不肯罢休,最后只好请出棍子来敲打为首者的屁股,这才散去。到真宗景德初,又有禁止民众赴阙举留的诏书,“如敢越,其为首者论如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看来举留行为还是存在。《清献集》卷八载,赵抃在仁宗朝任右司谏时,也曾进奏,谓近有荆湖南路进士、僧道、公人、百姓刘宗周等百余人诣阙进状,举留荆南路转运使王逵。在历数“王逵为性苛虐,所至害民”的劣迹后,赵抃推断这些人之所以“肯越二十驿程,跋履艰阻而至”京,很可能是受人操纵,要求中央赶快责令开封府将这些人遣返回乡。
  除了不许来京诣阙举留外,宋朝在举留官吏方面还有其他一些具体规定,大抵是:现任官有政绩,吏民希望留任的,须由本地进士(指具有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资格的士人),同耆老以下联名列举留状,或向上级申乞,或者候本路监司官到州举陈;不许赴京举留,也不许通过邻近州部举留。郡守或监司收到耆老士人的举留状后,要派人察访验实后再决定是否奏闻,以防徇私。
  两宋史料中所见的申报举留,多有以僧道和士民共同具名的,这种现象在唐代后期就已经出现,《旧唐书》卷十九上便有一条“颍州僧道百姓”向上一级领导义成军节度使具状“举留刺史宗回”的信息。宗教人士参与俗务,大概是借此体现“民意”的广泛性吧。由此想到水泊梁山高层领导中也定要安排一个宗教界人士,抑或这是宋代风尚。
  宋代士民举留长官的层级和形态很多,有向州府举留知县的,如高宗时建康知府叶梦得奏闻溧水县民诣府举留知县李朝正;有向监司举留知州的,如真宗时西川转运使奏闻益州吏民举留知州张咏;也有候中央钦使或部使来州时举留的,如高宗时江山县士民列状诣部使者举留该县摄令陈鼎。有的举留尚取拦道、越诉、举幡、击鼓等非申状形态,相当“雷人”。《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卷十一记载,高宗时向子志守衡州,时逢大旱,衡州米价一下子蹿升到每斛一万五千钱。向子忞急忙遣人分赴各丰稔地区抢购粮食,以原价摊分路费出售,每升为六十钱,“饥民骤得贱米,所活不可胜计”。但此举严重损害原欲趁机发一票横财的富豪乡绅的利益,于是也有“民意评官”,导致他罢职。消息传出,“士民相与群聚”,一起涌到该路分的提点刑狱司(监司之一)衙署前敲击给老百姓鸣冤喊屈用的登闻鼓,“愿举留”向子忞。现场情况是群情激愤,“鼓为之裂”,吓得提刑忙以巡视为名趁夜登丹逃走。
  士民举留长官经上级或监司奏闻中央以后,果能允请留任的大概比例有限,但档案袋里会记一笔,对仕途有帮助。张咏《张乖崖集》卷九中,收录有两篇谢表,一是他在知益州时,西川转运使黄观向中央奏闻“本州将吏僧道百姓等举留”,皇帝特赐奖谕,他随后上谢表;一是他后来知杭州时,上司奏闻“本州百姓滕超等举留”,皇帝特赐奖谕,他又上谢表。这两道由进奏院递到的“特赐奖谕”诏书,用他的话语形容,就是“民情上达,天泽下临”,“俯降天书,光宠异常”,想来比审官院上簿又要荣耀许多。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早春二月话劝农
“中央一号文件”
设劝农职官
乡村干部的职责
敬农扶农赐爵荣身
县政“第一要务”
春耕时节下乡去
何不潇洒走一回

第二章 以德治国的历史书写
崇德治尚教化
表率天下,以德化民
“三老,众民之师也”
“圣谕”大家学
感动中国的人物
古代的“文明公约”

第三章 “下情上达”治天下
通达民情为扼要
气象粮价定期奏报
多方了解社情民意
筛选信息趋利避害
瞒灾所为何
另辟蹊径求通达
不乐闻与被蒙蔽

第四章 舆论监督广开言路
“无所不言”的两宋台谏
利玛窦眼中的明代言官
乡校清议,源远流长
两汉太学的话语权
临安“无官御史台”
“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
闲话民谣皆心声
明清“潮人”如何发帖

第五章 民意评官轶闻多
郦道元如何被免职
父老好评官运通
得民意者留任有望
受人操纵的举留团
明代举留升官记
巡按反靠民众洗冤
评官传统的衰微

第六章 上访和截访的博弈
朱元璋鼓励民告官
直达金銮殿的快通道
“上达下情,治功最切”
嘉庆帝的困惑
明太祖严惩截访
度身定做的杀手锏
令官府挠头的“讼户”

第七章 政务公开,布告天下
施政纲要定时颁布
雍正帝发动大辩论
“透明度”的裁定
人事公开,以民察官
蠲放恩诏举国“喜大普奔”
利好消息传达不力
赋税细则“晓谕百姓”
慈善事业晒晒账
“咸使闻知”难落实

第八章 漫说古代的医疗保障
符水治病的历史教训
唐代的三级医疗体制
宫寺合营办病坊
轮流到地方挂职
官僧合作设医为民
全国兴办“安济坊”
良医避差,庸医坐堂
都民“幸福指数”高
地方药局坚守五十年
难以为继的明代医保
“之”字走到拐点

第九章 官民同乐过佳节
顺时行令迎节气
看牛鞭春,一年利市
元旦放假吗?
万寿宫的遥贺礼
大清的最后一个元旦
中国式的狂欢节
御街开放君民同乐
乘醉登场的萧县长
追祭阵亡将士
封印与开篆

第十章 社保资产从严管理
亏空常平,总督问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天下皆置义仓
官办民办两相难
常平乃“第一要政”
震撼朝野的贪污大案
粜旧存新保新鲜
赚钱归自己,赔本亏公家
救命钱粮成机动经费

第十一章 官办工程面面观
京师第一腐败楼
恨不年年有兴建
群众埋单做“门面”
层层拔毛吃“浮冒”
贪官奸商谋私利
历史上的“工程兵”
破坏规则请出局
河工是个聚宝盆

第十二章 吃灾图财岂顾殃
报灾请赈有时限
瞒灾不报为哪般
生造一个“受灾现场”
年复一年报“例灾”
朱元璋“勘灾吃灾榜”
审户猫腻说不完
发救济最是吞“公”好时机
层层截留救命钱
国恩未周遍,吏习益荒唐

第十三章 打黑除恶记
弋阳民害“方阎罗”
阊巷“豪侠”与“少年”
血缘结合的黑道家族
黑道盘踞霸市场
恃暴肆凶充“行头”
受雇行凶的“打行”
前所未有的治安危机
华丽转身由黑漂白
黑帮多有保护伞
陈大宾为民除害
刁民是怎样炼成的

第十四章 文化市场扫黄打非
禁断私印历书
民营出版须送审
令教官“摆乌龙”的麻沙本
教辅市场泥沙俱下
私营报纸公然“印卖都市”
跨省“钦案”
“扫黄”范畴与时俱进
江南大扫黄
读“善书”演“善戏”
这又怎么说?

第十五章 商业贿赂案历史纪实
竞标发包猫腻多
明清的批文倒卖
政府采购的利弊
回扣与色贿
近观明清“国企”
挥之难去的地市魔影
回扣层层吃,售价节节高
煤老板和官老爷

第十六章 行业垄断效益好
历代榷政纵横看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牙侩——市场上的黑道
垄断利率,强制消费
洒向人间都是怨
众人垂涎的“部门福利”
“都向朱门来借光”
辜榷暴利必存奸

第十七章 证券交易风生水起
从“带小货”到“做窝单”
钞引的分类和功能
各取所需换钞引
京师券商财大气粗
低价吃进高价抛出
大户和散户的竞争
度牒——古代券市的“牛股”
官告的“发行价”
买卖“白条”也能发财
万历时代的扬州“股民”
官商勾结操纵“大盘”

第十八章 朝晖夕阴国资金融
国帑放贷烂账多
政府放贷,令史“捉钱”
遍地开花抵当所
两宋的“工行”和“农行”
清代的“盐业银行”
官钱铺与小金库
市易司变讨债司
金融腐败面面观
违规滥贷伴生“乱收费”

第十九章 “讼托”利益链
种肥田不如告瘦状
出入官府“吃荤饭”
歇家——包打官司一条龙
有钱能使鬼推磨
一根绳上的蚂蚱

第二十章 论行政执法
交通法规自古有
执法的膨胀与失控
创收有道“侵街钱”
朱元璋整顿行政执法
群众监督显成效
穿制服的匪帮
革除不尽的“圆扁子”
风口上的替罪羊

第二十一章 罚没经济的来龙去脉
科罚名目形形色色
罚没的义利之辩
创收解困成锦囊
活跃的基层
调整制度,拓宽用途
萌意科罚,钓鱼执法

第二十二章 还原古代动拆迁
破墙侵街“居改非”
侵街侵河,违章搭建
猫和老鼠的博弈
两宋拆迁见温馨
拆迁亦受言路制约
补偿以示轸恤
“小民迁徙最艰”
形象工程优惠多
苏东坡兴工不扰民
明代“钉子户”众生相
范祖禹巧上疏
“人民起离,泪下如雨”
二坊拆迁最无良

第二十三章 群体性事件透视
聚合成众谋诉求
“鼓噪”示威抗争升级
应对失当民变失控
婆婆妈妈闹出大动静
“地方棍徒藉端生事”
各朝处分之道
“牛肉事件”背后

第二十四章 从凉州“桥塌塌”说起
孟子为何批评子产
地方领导兼管路桥
桥塌摘掉乌纱帽
考题“桥梁判”
桥道维护兼顾利民
出事必究责
百年大计,勿留骂名
豁嘴和尚念歪经
招牌工程糨糊一团

第二十五章 熊熊大火问谁责
织布局大火案
追究责任二杨出局
一把火烧走枢密使
扑救给力,赈恤到位
瞒报伤亡的棋盘市火灾
火灾问责回互抵销
晚清事故多,自处有套路
一把无名火,三只替罪羊

第二十六章 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大师”
大赦天下大师出
为保顶戴落井下石
走红靠官托
铁口吹破天
大师绝活变魔术
官员为何追大师
呼风唤雨二十年
薛执中垮台牵累多
值得探讨的课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