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狱门前:死缓贪官的人生轨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401261
  • 作      者:
    海剑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反腐密档·地狱门前:死缓贪官的人生轨迹》是笔者海剑对近年北京各级检察机关承办的重大、典型职务犯罪案件的深度采访,在还原案件来龙去脉的基础上,重点深究了贪腐案件产生的种种原因、细查了贪腐分子的种种犯罪手段、剖析了贪腐行为的严重后果,对当前突出的种种贪腐现象进行了深度解析,希望能给党员领导干部读者一些启迪。
展开
作者简介
  海剑,检察官、作家、学者。现供职于首都检察机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犯罪学学会会员、首都政法文化研究会理事。先后就读于江苏省徐州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1994年以来开始文学创作。在《中国作家》《人民日报》《北京文学》《青年作家》等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文章千余篇,800余万字。近年出版个人作品20余部。参与创作《正义使命》《身份疑云》《致命关系》《完美指控》《反贪精英》等影视剧多部。20余篇(部)作品曾获得中央级、省市级和海外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反腐密档》系列丛书旨在选取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些大要案,以案件深入调查为主线,探究腐败原因,查摆贪腐现象,剖析腐败严重后果,亮明坚决查处态度,从而发出强烈警示:要预防职务犯罪、铲除腐败现象,必须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老虎”“苍蝇”一起打,决不养痈遗患!《反腐密档》之《反腐密档·地狱门前:死缓贪官的人生轨迹》对那些被判处死缓——险些踏上黄泉路的落马官员的经历与忏悔,进行了深度挖掘与解析,以期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有所警醒,筑牢防线。
  同时,向全社会昭示了我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展开
精彩书摘
  官场两面人:台上作秀,台下猛搂…2001年3月8日,作为第一位现任省级官员,李嘉廷参加了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对话的活动,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实录——网友:工作之余,平时还有什么爱好?李嘉廷:运动,运动的主要方式是打网球。
  网友:在工作中,最让您动感情的是什么?李嘉廷:对我的下属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做法,说了不算,定了不干。
  网友: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李嘉廷:在未来5年内解决尚未解决温饱的160万人的贫困问题。
  网友:您是否欢迎对政府的批评?李嘉廷:我们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我们非常欢迎各界,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监督我们的工作。为了给社会监督提供条件,我们今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我们发行政府公报,免费赠送,把我们政府的重大决策都直接交给老百姓,比如说,我们云南的十五计划纲要在人代会审议之前就通过公报交给老百姓,在报纸上公开讨论;第二,我们建立了厅局长的接待日制度,每月25日公开接待群众上访;第三,今年内我们在全省县级以上的市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把所有涉及老百姓的事逐步放到这个中心来办理,机构改革以后,政府将近有20%的公务员要在这里办公;第四,我们要在城市里推广昆明市的市长热线电话的做法,电话号码是12345,意思是“有事找政府”,群众反映非常好。
  网友:您会不会压制媒体?李嘉廷:我们对新闻单位的批评要鼓励,要保护,为此我们制定了专门的规定。
  李嘉廷的此次“经典”问答,被一位论坛的工作人员写进了后记中,他写道:通过访问,我感觉到他(李嘉廷)是一位谦虚、尊重民意、敢于接受人民群众广泛的监督、工作务实的干部,这很好,中国需要这样的官员,尤其是贫困的地方。
  然而,善良的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李嘉廷作此番表白前的2000年7月,这位省长就已经单独或伙同其子收受他人贿赂1810余万元。中央纪委公布的李嘉廷主要违纪事实前后跨越6年,开始时间是1994年,这是他到云南任职的第二年。
  1995年1月,昆明建华企业集团董事长舒建到李嘉廷家送上1万美元,一个月后,舒建在随同李嘉廷到泰国参加投资洽谈会时又送出5000美元。这一年,舒建三次找李嘉廷为建华集团帮助解决贷款。最终,总额4500万元的贷款分别从交通银行昆明分行和昆明城市信用联社贷出,作为回报,舒建分两次又送给李嘉廷2万美元。
  1996年初,李嘉廷出面为云南人和实业集团公司协调变更药品经营企业合格证,总裁和丽伟送给李嘉廷6万元人民币。
  1998年,耗资数亿元的昆明第一高楼、五星级的佳华广场酒店建成,但没多久,酒店副楼被“红塔集团”买下,改造成红塔大厦。当地人说,这次有些莫名其妙的收购就有李嘉廷的身影。曾被李嘉廷列入世博会配套工程的就有佳华广场,此前,李嘉廷曾就佳华广场B座的收购亲自协调昆明佳达实业公司与红塔集团的关系,并促成佳华与美国沃尔玛中国公司、云南共和集团合作成立昆明沃尔玛管理服务公司。为表示感谢,佳达实业公司邹某某先后两次送给李嘉廷10万元人民币、5000美元、3万元港币。
  何等的滑稽!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不翻船,他还将在作更多这样的表白的同时接受更多的贿赂。媒体也还会在其高超的演技之下继续刊登诸如“一心为民的好省长”之类欺骗人民感情的专访。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在媒体上读到类似的报道。比如,“一想起那些失学孩子稚嫩的双眼,我这个做省长的就吃不下饭”;“还有那么多下岗职工需要帮扶,我这个省长哪能睡安稳觉啊”……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煽情的表白,我们听多了会作何感想?李嘉廷也好,成克杰也好,还有贵州省委原书记刘方仁也好,出事前都可谓权倾一方,除了比他们官大的,没有人敢对他们说半个不字。
  为什么?因为省长是领导,而且是大领导,出事倒台之前,谁敢摸老虎屁股?人们甚至形成这样的惯性思维:领导所做所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不容怀疑的,都是要执行的。领导甚至是不会犯错误的。即使犯了让人尴尬的常识性错误,比如读了白字,下属不仅不能笑,不能指出,而且要竭力维护领导的尊严和权威。
  恰好距此一年前的2000年6月,时任中央纪委书记的尉健行在云南检查工作时,曾特别警告云南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而当时李嘉廷也在场。《云南日报》对尉健行的讲话作了报道:“尉健行说,少数高中级领导干部对其配偶、子女利用自己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经商办企业,非法敛财、违法乱纪,或不闻不问,或暗中支持,袒护包庇,有的甚至直接参与其中,严重败坏了党的风气,影响极为恶劣。”心里已经有鬼的李嘉廷作何反应,我们不得而知。
  2001年9月24日,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撤销李嘉廷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李嘉廷在担任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云南省政府副省长、省长期间,伙同李勃或单独收受贿赂款人民币1038万元,港币649万元、9.1万美元、2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共计18105323.75元。”检察机关就此对李嘉廷提起公诉。
  对于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而未予立即执行死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的判决中这样解释:李嘉廷论罪应当判处死刑,但李嘉廷认罪悔罪,有揭发他人犯罪的立功表现,并提供线索,对相关案件的侦破起了重要作用,且赃款已全部追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官场两面人”仕途兴衰史
春城惊雷:李嘉廷落马
发家轨迹:从贫家子弟到封疆大吏
官场两面人:台上作秀,台下猛搂
情妇之一:“情不自禁”始于“一种感激之情”
情妇之二:找李嘉廷做情夫?他官还小了点
省长庇荫:商海风云人物轻松骗贷10多亿元
官迷、财迷大发钱弹,击中了李嘉廷,也击中了自己
贪内助:“收钱的袋子”
李嘉廷之子狱中忏悔
警示录:值得警醒的李嘉廷的人生悲剧

第二章 从“政坛美女”到中国卖官案魁首
恶性案件:引起黑龙江政坛地震
“韩案”水落石出“三步曲”
权力异化,一手遮天,天理难容
司法权力竟然也可交易
制造冤案,只为帮助亲属逃脱法网
警惕“官场生物链”现象
警示录:靠什么遏制吏治腐败?

第三章 执法高官被送上被告席
升迁并未得到父亲的帮助
被走私犯梁耀华所拉拢
与赖昌星的交往
一而再地收受贿赂
法庭上迟到的忏悔
一审被判死缓
警示录:执法权力不容寻租

第四章 借拆迁贪腐高官的末日
基层出身的高官
贪贿“二人转”
一座被暴力收购的矿山
房地产商勾连
落马之后
官场两面人
积极配合检察院专案组调查
迟到的忏悔
警示录:要警惕拆迁领域的职务犯罪

第五章 “明星区长”的疯狂权力寻租
擅长经营,升起的政治“明星”
选准突破口,获取关键证据
人性办案,瓦解周良洛防线
步步紧逼,迫使鲁小丹无处藏身
政策攻心,攻陷刘军心理堡垒
缓兵之计,击溃周海冰心理防线
抓住机会,揪周京海出水面
巧唱双簧,智使戴迪解甲投降
过关失败,闯入了以权谋私的误区
接受调查期间的忏悔
警示录:警惕行政高官的职务犯罪

第六章 电信“内鬼”的滑铁卢
黄强受贿索贿案件浮出水面
抓捕黄强
高尔夫卡引出的秘密
一卡通背后的隐情
神秘的钥匙揭开了犯罪谜团
警示录:警惕“洋腐败”危害中国

第七章 “金融高官”撬动的“千万奶酪”
百般争议的股市风云人物
出身平凡却雄心勃勃
亦官亦商:身处大变革时代的选择
宦海沉浮,身在银行心系证券
仕途失意,学府、“乐”场得意
长袖善舞,为了私利挑战法律
证券乱象:股市的“人治”诟病
警示录:“不设防”的市场监管

第八章 移动高管的悲情“移动”
黏黏糊糊的同学朋友
羞羞答答的收钱艺术
真真假假的两副面孔
实实在在的反腐风暴
中国电信业反腐与职务犯罪防控任重道远
现实:大案要案频发的电信行业
央企“腐败窝案”的标本
审计风暴式自身反腐难解体制之困
警示录:要打造廉政风险管理的制度防线

第九章 从“修路功臣”到“硕鼠巨贪”
从基层起家,官位显赫却仍不满意
仕途起点,人脉还是钱脉?
大权独揽,有了催化剂,贪欲更加恶性膨胀?!
漏洞·贪婪·失监:为何频频出现“厅长现象”?
体制漏洞
官员贪婪
监督失控
警示录:遏制交通腐败,出路何在?

第十章 一句题外话,挖出京城保险业第一贪
公正的判决
听者有心,一句题外话中捕捉到重要案件线索
兵贵神速,一天之内“大鱼”浮出水面
快马利剑,撕开保荣公司黑幕
缜密调查,破解600万元高息走账迷局
工作精细,不放过任何一笔罪证
深挖猛追,追缴全部赃款,还社会一个公正
警示录:零口供也难逃反腐利刃

第十一章 欲望迷途,小会计酿惊天大案
32岁那年遭遇激情
沆瀣一气:与主管处长合谋挪用公款1000万元
为博取女友欢欣,他一次次将罪恶的手伸向公款
小吏大贪:狮子大张口,贪污数额惊天
移花接木:罪恶的手,疯狂伸向巨额公款
行贿被拒:始知道大祸临头
警示录:如何防范财会人员职务犯罪?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