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博客的内容不需要原创也没有规定标准,使用者可以把消息转发或者链接在博客空间里,只需要相应地点击就使原本的接收(受)者在下一次传播时转化为传播者。最后,博客便于意见领袖发挥作用,意见领袖在实体生活中个人社交网覆盖面广,这张现实的网在网络中同样也可以发挥作用,而又由于传播的便利性,意见领袖的思想更容易向下一级传播。而由于博客的公开性,人们与名人之间可以发生互动,可以观察到名人的思想和生活,因袭社会精英的名人效应得到加强,某些名人的博客日点击量突破十万,若这些人充当了政治思潮的代表人物,由于其关注度高,博客点击量大,那么思潮的传播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网民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广大网民如果缺乏对思想领域的辨识度就会由于仰慕心理盲目追随其言论,通过转发的形式,传播范围呈几何级数扩大,从而在互联网上衍生出大范围集体无意识的盲从行为,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便会通过人际网络进行高质量的传播,使政治思潮的影响更加扩大。如今政治思潮也没有忽略博客这一便捷的传播渠道,如左翼联盟在新浪网上注册了官方博客,宣扬实行平均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等观点。<br> 2009年,新浪网开始运营“新浪微博”,开启了微博客的时代。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在140字符(70个字)的篇幅内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短时间内,“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主要微博运营商发展了大量的用户。微博和博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技术手段不同,微博的关注和转发功能赋予了使用者更多的权利,信息转发、信息推荐更加容易,由此两项功能可以看到微博的粉丝数和转载数的积累,粉丝数量越多,那么转载的数量越大,转载者的粉丝看到后如果感兴趣会进入下一阶段的转发,在这种以几何级数速度增长的传播过程使信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播,可以说,微博信息传播过程产生了“马太效应”,粉丝众多的意见领袖会影响到社会上其他人的观点和态度。<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