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国共产党新变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550690
  • 作      者:
    胡振良,李其庆著
  • 出 版 社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法国共产党新变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新的角度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共产主义政党——法国共产党新变化进行系统性、分析性、综合性的研究,也进而探讨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问题。这项研究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对认识人类社会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对思考和认识我们自己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项目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是研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一定程度上要注意处理好成果的必要的深度和研究的时效性的平衡;第二是一些案例研究没能全部修改成熟而全面反映在这个最终成果之中,应当以后加以弥补;第三是一些现象和问题还需更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展开研究,以便得出一些更前沿的理论分析和政治结论。
展开
精彩书摘
  (五)法国不同于南斯拉夫与中国
  在评价法共被迫放弃武装的决策时,人们还常常举出南斯拉夫与中国的例子来评说,即法共交了枪在法国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南斯拉夫和中国坚持了武装斗争,却使这些国家步入了社会主义。这又怎样解释呢?
  其实,法国与南斯拉夫、中国的情况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一,在中国和南斯拉夫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个国家经济的主要基础是地主经济、买办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它的上层建设的主要表现是黑暗的独裁统治,根本无民主可言。这样一个社会制度早就成了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实现民主革命早已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个已经走到了历史尽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完全不能与尚有一定发展余地的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相比。以蒋介石为代表的统治集团是这个国家反动的政治代表,它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丝毫不能维护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因此,它早为中国人民所排斥。它根本不能与在反对德国法西斯斗争中做出过一定贡献的法国戴高乐集团相比。所以,在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也能够通过武装斗争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法国,共产党却不能这样做。战前南斯拉夫是一个落后的王国。王国政府代表着落后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严重地阻碍着南斯拉夫的发展,因此,民主革命早已成了社会要求。1941年4月德、意军队入侵南斯拉夫后,王国政府便签署了投降书。这表明,这个政府也不能保护民族利益,所以,南共也只有一条路可走,即通过武装斗争,争取革命的胜利。
  第二,中国和南斯拉夫具备了进行革命的主观因素,阶级力量对比状况发生了利于人民的根本变化。
  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初,国内政治力量对比情况,蒋介石国民党的力量优于共产党代表的人民力量。蒋介石有几百万军队,而1935年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到达陕北时只剩有三万余人。①抗日战争开始后,党正确分析了形势,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取了转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的策略,这样,便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人民力量逐渐成为抗日的中坚。到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共产党便有了拥有一亿人的解放区、一百万军队、二百万民兵的武装力量。②虽然,正规军的数量、装备及地域还不如蒋介石的多,但中国共产党还具有另一些有利的条件。主要是,“解放区的强大,大后方人民的支持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③把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当时的国内国际条件加起来看,显然,中国共产党有着十分广阔的前途。
  南斯拉夫的情况更明显。南斯拉夫共产党是在1919年建立的。它经历了在专制统治下的秘密斗争。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政府向德军投降后,党便成了领导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唯一力量。1941年6月南共成立了以铁托为最高统帅的人民解放游击队最高指挥部,接着便举行了起义,年底,则建立了正规部队——第一无产阶级旅。后来,经过五次重大战役,粉碎了敌人的攻势,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伟大胜利。1944年10月20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苏联红军共同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5年5月15日战争结束,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战争期间,王国政府残余势力虽有英美支持但影响很小,力量很弱,根本不能与南共的力量相匹敌。所以,1943年11月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二次代表会议便授予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最高立法权和行政权,成立了南斯拉夫全国临时政府机关——全国解放委员会;剥夺了南斯拉夫前王国政府的权力,禁止国王彼得二世回国。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题 1944年至1947年法国共产党的战略与策略
第2题 “欧洲共产主义”与“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
第3题 发达国家共产党的新探索与法共的“新共产主义”
第4题 法国共产党与法国电力公司和法国天然气公司改制法案
第5题 法共基层市政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第6题 法共党内民主的发展与思考
第7题 法国大选、法共与法国民主制度
第8题 法共的理论研究与理论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