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民政治意识分化与政府治理创新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130486
  • 作      者:
    龚上华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与治理转型的浙江经验研究》之一种。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农村和谐有序发展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选择,不仅关系农村政策的制定,而且直接影响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构建。本书选择农民政治意识进行考察,并将其置于农村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中来分析,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对农民政治意识的内涵、类别、特征及功能作了理论架构;通过实证调查方法,结合问卷和个案访谈,借助于地方性知识解释范式,通过地方性知识动态的、过程的文化特性来揭示当代中国农民政治意识变化轨迹,明晰农民政治的需求及差异性,为提升现代农民政治素养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吸纳农民的政治智慧,实现官民良性互动,优化地方治理;此外,构建了农民政治意识发展状态影响农村发展状态的关联模型,在实践上为当代中国乡村秩序和规划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思路。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考察,指出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要以农民政治需求为导向,兼顾有效性与合法性并寻找二者最佳的结合点;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要增强回应性、服务性和责任性,以满足农民的政治诉求;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要通过具体制度安排,赋权于农民,使农村各种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决策,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最终实现地方治理优化。
展开
作者简介
  龚上华,1972年农历1月23日出生,江西吉安人。1999年3月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政治文化研究所所长。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杭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讲师团成员。浙江省政治学会理事、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浙江省社区研究会理事。龚上华博士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项目负责人,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荣获杭州市“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第五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奖项;在《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0余篇。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政党政治、农村公共政策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导语

    农民政治意识这个选题很难,这是因为中国农民这个社会群体处于剧烈变动之中,个体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千差万别,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和区域文化纷繁复杂,阶级阶层的分化也十分明显,所以,要准确地把握其政治意识是要下苦功的。《农民政治意识分化与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作者龚上华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政治学的相关原理,对农民政治意识做了多个层面的分析,研究细致、具体。该书采用资料的形式包括政府文件、学者的著述以及具有代表性和有一定影响的期刊、报纸文章,同时搜集、利用国内外的相关资料以增强背景知识和分析能力。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农村和谐有序发展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选择,不仅关系农村政策的制定,而且直接影响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构建。《农民政治意识分化与政府治理创新研究》选择农民政治意识进行考察,并将其置于农村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中来分析,通过对学术史的梳理,对农民政治意识的内涵、类别、特征及功能作了理论架构;通过实证调查方法,结合问卷和个案访谈,借助于地方性知识解释范式,通过地方性知识动态的、过程的文化特性来揭示当代中国农民政治意识变化轨迹,明晰农民政治的需求及差异性,为提升现代农民政治素养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吸纳农民的政治智慧,实现官民良性互动,优化政府治理;此外,构建了农民政治意识发展状态影响农村发展状态的关联模型,在实践上为当代中国乡村秩序和规划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思路。最后,《农民政治意识分化与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作者龚上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考察,指出政府治理创新要以农民政治需求为导向,兼顾有效性与合法性并寻找二者最佳的结合点;政府治理创新要增强回应性、服务性和责任性,以满足农民的政治诉求;政府治理创新要通过具体制度安排,赋权于农民,使农村各种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决策,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最终实现政府治理优化。


作者简介

    龚上华。1972年农历1月23日出生,江西吉安人。1999年3月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政治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1 3年6月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政治文化研究所所长。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杭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讲师团成员。浙江省政治学会理事、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浙江省社区研究会理事。龚上华博士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人文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项目负责人,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荣获杭州市“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第五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奖项;在《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学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30余篇。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政党政治、农村公共政策的研究。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一)农民问题及其理论发展脉络
    (二)学界有关农民政治意识问题的研究
    (三)简要述评
  三、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区域
第二章  农民政治意识的概念体系
  一、农民政治意识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意识
    (二)什么是农民政治意识
  二、农民政治意识的类别和内容
    (一)农民政治意识的类别
    (二)农民政治意识的内容
    (三)农民政治意识的指标体系
  三、农民政治意识的特征及功能
    (一)农民政治意识的特征
    (二)农民政治意识的功能
第三章  农民政治意识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改造农民意识理论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
  三、国家认同与公民权认同理论
  四、建构主义理论
  五、现代化及现代政治人理论
  六、共识一秩序一目标:农民政治意识分析的目标价值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政治意识的历史演进
  一、传统社会时期农民政治意识的冷漠(1840年以前封建时期)
    (一)农民没有独立的政治意识
    (二)农民臣民意识根深蒂固与政治冷漠普遍存在
    (三)农民具有普遍的平均主义政治信仰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政治意识的萌芽(1840—1919年)
    (一)初步的国家民族认同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启蒙
    (二)强烈的革命反抗意识与传统均平理念的交织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政治意识的启蒙(1919—1949年)
    (一)农民的政治意识得到了广泛的动员和改造,阶级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
    (二)根据地农民有强烈的“求翻身求解放”、“当家做主人”的民主意识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1949—1978年)
    (一)农民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地位,农民主动参与意识空前高涨
    (二)农民“政治化人格”形成并得以强化
    (三)农民政治性身份分层地位凸显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政治意识的分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转型与变迁
    (一)农村体制的变动
    (二)农业结构的变动
    (三)农民结构的分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政治意识的特征分析
    (一)当代中国农民具有强烈的政治信仰认同感
    (二)当代中国农民具有现代公民意识
  三、当代中国农民政治意识分化的主要特点
    (一)农民的政治意识从依附性意识逐渐趋于自主性意识
    (二)农民的政治意识从“家国一体”意识逐渐趋于“家国并立”意识
    (三)农民的政治权利诉求意识从被动逐渐趋于主动
第六章  分化后农民政治意识走向的价值分析
  一、农民政治意识走向
    (一)农民政治意识的积极、良性的发展状态
    (二)农民政治意识消极、非良性的发展状态
  二、农民政治意识走向的后果
    (一)农村发展走向的状态
    (二)农民政治意识发展状态影响农村发展状态的关联模型
    (三)农民政治意识走向的现实后果
  三、当代中国农民政治意识走向的影响因素
    (一)阶层分化:影响农民政治意识走向的重要动因
    (二)利益变动:影响农民政治意识走向的根本动因
    (三)制度变迁:影响农民政治意识走向的内在动力
    (四)宗族意识消长:影响农民政治意识走向的主要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对农民思想意识教育与整合的经验借鉴
    (一)发达国家对农民思想意识教育与整合的成功经验
    (二)党对农民思想教育与整合的基本经验
  二、新时期政府促进农民政治意识良性发展的思路
    (一)制度层面
    (二)组织形式层面
    (三)治理结构层面
    (四)教育方式层面
  三、基于农民政治意识变迁的政府治理创新
    (一)实现分类治理
    (二)完善法治赋权
    (三)引导农民合作
    (四)推进协商治理
    (五)促进文化转型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