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负担与责任:权力的解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0097139
  • 作      者:
    李永忠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权力“是人类历史上仅次于性和爱的起源最早的社会现象”。如何认识权力、对待权力,是人类社会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朽的课题,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到近现代的专家学者和统治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总结。观照人类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发展呈现从垄断走向共享、从专制走向自由、从“权力主导”走向“权利主导”的特征,经济上从垄断剩余食品、剩余产品、剩余价值到分享、共建、共享,政治上从垄断权力、剥夺权利、压制自由到参与、公开、共赢,文化上从垄断舆论、控制言论、禁铜思想到知情、表达、同享,期间政治制度也即权力结构是重要的调节器,权力价值观是重要的转换器。
展开
精彩书摘
  《负担与责任 权力的解密》:
  在以和平发展、公正民主为主题的世界新格局中,苏共最高领导不是凭血缘关系继承大位的储君,而是由前一任最高领导相机指定的接班人;苏共的各级领导也难以体现民众的公意和授权,而是由等级高的向等级低的层层授职封权。这种条件下的等级授职制,出现了大面积的“两个必然”:一是必然大范围形成“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莫来”的局面。因为比我高者进店,我就可能出局。二是必然大规模造成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物质主义和短期行为。因为上级领导凭个人好恶授予或收回权力的主观性、临时性,导致很难产生长期预期。
  于是,“能力不足”由个别人的缺点,持续演变为一批人的危险;“本领恐慌”由本代人的缺陷,持续演变为后代人的危险!
  苏共历史上的七任最高领导人,总体上讲德才素质、执政能力和国内外声望代代弱化。列宁是政治素质、领导能力、革命成就和群众声望最高的苏共领导人,其后继者无一人能望其项背;斯大林虽然无法与列宁比肩,但其执政能力和国内外影响力远超过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等人;赫鲁晓夫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成绩虽不及列宁和斯大林,但其后继者仍无人出其右;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则是苏共历史上病夫主政、职务终身制的“杰出代表”,特别是勃列日涅夫平庸治国18年,痛失苏共改革权力结构的最佳良机,成为苏联走向停滞衰落的起点;戈尔巴乔夫虽是苏共当时所能选出的最优秀的领导人,但他缺乏拯救和振兴苏联的顶层智慧和能力。
  四是终局障碍:最终无人、无法、无能替江山社稷负责。由于“权力过分集中”的权力结构这一先天性“总病根”始终未能根治,层层任命、层层矮化的等级授职制这一后天性总病症始终未能根除,提拔庸才、重用奴才、压制人才、排斥英才成为苏共执政几十年来不变的用人规则和导向。
  ……
展开
目录
一、权力是一种内化为负担或乐趣(核心价值)、外化为制度结构的客观力量
(一)权力是柄双刃剑——一面是乐趣,一面是负担
(二)权力具有独占性、扩张性和排他性三大天性

(三)安全掌控权力既需相应的能力、素质和制度条件相匹配,更要把握权力的客观实在性和内在规律性
二、权力事故定律——负担乐趣见成败
(一)人类20世纪最大权力事故——苏共亡党之鉴
(二)当代中国呈现权力事故易发多发之势
(三)权力事故易发多发的“总病根”——权力结构之伤

三、让权力成为一种负担——教育是基础,民主是要件,监督是关键,根本靠制度,试点是抓手
(一)以教育为基础——大力开展权力观教育和权力学研究,强化权力成为负担的理论支撑
(二)以民主为要件——规范权力与权利的授受、制衡和回归关系,培育权力成为负担的公民社会
(三)以制度为根本—加快权力结构的顶层设计,构建让权力成为负担的组织体系
(四)以监督为关键——创新以“独立性”为趋向的异体监督体制,努力提高让权力成为负担的制衡力
(五)以试点为抓手——设立县级政治体制改革试验区,探索让权力成为负担的制度模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