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0160
  • 作      者:
    居云飞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又从中国梦、以民为本、依法治国等治国理念方面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党员领导干部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们深刻领悟核心价值观的底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传承中华文明。
展开
作者简介
  居云飞,江苏东海人,哲学硕士。现任职于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副主任。2013年度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3年度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在《云南社会科学》《宜春学院学报》《前沿》等发表文章多篇,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目前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严格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写,不仅深入解读了24字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而且涵盖了一脉相承的思想之源,文化之根,融入了党员干部应知必读的传统文化成果与思想结晶。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内政、外交方面提出了包括中国梦、以民为本、以法治国、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新型国家利益观等重要的治国理念和核心价值体系,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认识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刻领悟核心价值观的传统底蕴。以便更好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传承中华文明。
展开
精彩书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审视古今中外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实现国家或社会的蓬勃发展、长治久安,既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又要有先进的思想文化和制度优势。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统摄了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整合了喧嚣多元的价值秩序,更成为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扶正祛邪,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转化为深层次的价值观渗透,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对各国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剧,在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对话,共同探讨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国内思想理论界出现了一些盲目追捧西方文化的倾向。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方面改革的推进和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碰撞,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这既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形成了各种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深刻地指出,当前我国“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绪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深入人心的价值观,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面对国外的“软实力”竞争和国内外多元、多变的社会思潮,我们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贯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践行、示范上下功夫,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有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和壮大综合国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党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方向,把提高国家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过程。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主线。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与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人们增强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认同,同心同德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有助于人们焕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们培育和谐文化,树立和谐理念,发扬和谐精神,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既有富强、民主的目标,也有文明、和谐的理想;既意味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和法治昭彰的社会建制,也意味着遵纪守法、崇德尚礼的社会生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后者更为前者提供了精神归宿和价值依托。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当前,改革深水区的矛盾错综复杂,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碰撞也更加明显和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不但能最大限度地为改革的推进整合力量、凝聚共识,也能最大程度地为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减震、抗压。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凝神聚力,有效应对国际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作了科学准确的概括:“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仍然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些形势既要求我们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也为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事实上,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一个后进国家要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这个国家所奉行的意识形态特别是核心价值观。面对这样的形势和挑战,我们不仅不能怯懦,更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争取更多理解,减少阻力和摩擦,有效应对西方文化挑战。这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也是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基本需要。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现实要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的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为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三个倡导”的概括简洁明了,容易被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理解和践行。“三个倡导”的24个字,字字都很重要,是一个有机整体,缺哪个都不完整。
  (1)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集体层面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公民个人层面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
  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诉求,但从根本上说,价值观需要通过人这一主体予以体现,价值观最基本的主体还是个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主体,既包括国家,也包括社会,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2)认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就要理解好三个关键词:
  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价值体系性质的限定。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社会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立足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人民这个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出发,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的目标为价值取向。
  二是“核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多元的,而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在整个社会的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并引领和主导同一个社会的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使之沿着一定的正确方向发展。
  三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单个的价值目标,而且是由理论旗帜、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价值观体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体系,就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统一性和整体性上下功夫。
  (3)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第一,各有侧重,各有规定。  “三个倡导”包含着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第一个“倡导”的内容已写入党章和宪法,体现了党的基本主张及国家发展目标,反映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心声和愿景,是国家的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第二个“倡导”的内容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目标,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它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支柱。第三个“倡导”的内容是公民个人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是公民的基本价值观,是其他两个“倡导”的基础。因此,“三个倡导”对国家、社会、个人都具有规定性、规范性和导向性。
  第二,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尽管“三个倡导”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有规定性、规范性和导向性,但这三者是内在融贯的统一体,哪一层次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或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所提倡的国家共同理想精神和核心价值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和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价值诉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说到底,是亿万人民的幸福所在。
  有了国家的强盛,才有全体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有了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政治,才可真正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文化,才可实现中国文化和文明的伟大复兴,从而使每个中国人都有尊严;有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安定、团结、有序的社会生活,社会主义经济才可繁荣发展,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集中体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导向和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并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而创造性提出来的,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思想的有机统一,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鲜明特性:
  (1)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把价值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物质力量,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观。
  (2)时代性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内涵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要素的不断增加,并不仅仅是提法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的确立,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为完整、更加科学的坐标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价值观。
  (3)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要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的价值观,它具有主导社会思潮的先进性特质。在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其他任何价值观都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和影响力,因而必然成为主导社会思潮的伟大精神旗帜。
  (4)现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鲜活的实践经验的提炼,是群众创造精神的升华,是时代呼唤的产物,来自实践、贴近实践、指导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深深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5)创新性
  根植于创新的沃土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具有创新的张力与驱动力,能够在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结合中形成创新性,在紧跟形势和任务变化的步伐中保持创新性,在增强培育效果的实际举措中体现创新性。创新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能够发挥持续的思想牵引和理念引导作用。
  ……
展开
目录
绪 论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一兴国必须强基,圆梦必须凝魂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 
三将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 
第一篇  强国富民,国泰民安——培育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 富强:建设繁荣昌盛的强大国家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富民强国的智慧
一 富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 / 
二 追求富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 / 
三 艰苦奋斗,深化改革,建设富强中国 / 
第二章 民主: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民主思想
一民主:社会主义始终高扬的旗帜 / 
二民主是中华民族的政治传统 / 
三发展民主政治,筑牢民主根基 / 
第三章 文明:塑造泱泱大国的风范 ——展示中华文明古国的现代风采
一文明: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 
二展示中华文明古国的风采 / 
三以德兴国,建设精神文明 / 
第四章 和谐:建设团结和睦的家园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一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 
三努力构建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 / 

第二篇 以人为本,天下为公——培育与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 自由:让自由的阳光照遍华夏大地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理念
一自由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价值追求 / 
二自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怀 / 
三全方位树立社会主义自由观 / 
第六章 平等:维护公民权利的平等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等思想一平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文价值追求 / 
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等思想 / 
三多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 / 
第七章 公正:公平天下,以正治国 ——弘扬中国传统的公正价值观
一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 
二弘扬中国传统的公正价值观 / 
三构建公正的社会制度体系 / 
第八章法治:依法治国,法护民权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精神
一法治: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 /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精神 / 
三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 

第三篇忠诚报国,大爱无疆——培育与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第九章 爱国:精忠报国,匹夫有责 ——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 
三时时处处践行社会主义爱国观 / 
第十章敬业:勤于政事,专心致志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传统
一敬业是实现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 
二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结晶 / 
三爱岗敬业,在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 
第十一章诚信:以诚立身,以信赢心  ——弘扬中华民族讲诚信的优良品德一诚信是当代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 / 
二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 
三全面加强和推进诚信社会建设 / 
第十二章友善:付出爱心,塑造理想人格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美德
一友善是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 / 
二友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三积极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