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外来挑战与中国政治现代化
的起步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从此,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面对外来的挑战,中国人民开始思索与探寻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富国强兵之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从此开启并艰难地前行。清王朝在列强入侵面前不堪一击,暴露了其封建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病,并使这种体制发生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传播,引发了先进中国人的思考和觉醒。“以敌为师”,走西方的道路,成为五四运动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线。从戊戌变法提出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度,到清末立宪运动主张以日本二元君主制为目标取向,再到辛亥革命倡导实行美式的民主共和制度,这条政治现代化之路走得十分坎坷。
一、晚清政权机构的变化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的国家,她具有悠久的历史,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面对近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势,封建专制下闭关自守的中国却落伍了。列强的入侵及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并导致其政权机构的深刻变化。
(一)清王朝的衰落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其他古代文明社会或国家,在经历了几百年的辉煌之后,大都没落了。只有中国的古代文明,不仅始终保持着很高的水平,而且长期延续。正是华夏文明的这种领先和延续,使中国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古代中国以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富庶曾令西方的旅行家惊叹不已,她的高度文明曾使周边乃至西方国家甚为倾心并效仿。特别是到清代前期,中国幅员辽阔,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走向成熟,封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据经合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称,1820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排在印度、法国之前,更在美国、普鲁士之前。正如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所言:“在世界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向是整个东亚社会的文化巨人,其所扮演的角色,集西方人在文化上无限景仰的古希腊罗马和作为现代欧洲文明中心而倍受倾慕的法兰西于一身。悠悠2000载,中国人表明自己拥有程度极高而造诣极深的多样化文化价值,拥有控制、协调和管理幅员辽阔而人口众多的国家的能力,拥有有效地把技术开发应用于生产的扩大并维持数倍于19世纪欧洲国家人口的组织天才。中国人过去的生活标准是其他民族根本无法与之比拟的。”这是一位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先进性给予的充分肯定。
中国早在公元前200年(秦汉)就发展到了官僚封建阶段,而欧洲从领主制阶段转变为官僚制阶段已是公元15至16世纪了。自秦汉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以来,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官僚统治下,虽然也有朝代更替和战乱,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统一不仅没有被破坏,反而不断扩大和延续。政治统治从总体上说,也是相对稳定的,尤其是汉、唐、宋等几个朝代,曾有过比较长的稳定时期。就世界几个主要文明古国的发展史比较来看,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包括嫡子之制、庙数之制、分封制度等,从理论到实际,其完善程度都是世所罕见的。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非常严密,中国自国家产生之日起,尽管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等不同统治阶级的统治,但其专制却是一脉相承的,并与带有某种血缘温情色彩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