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是比较高的。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前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列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其老龄化处于较高水平,但不是最高水平;另一类是老龄化处于很高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由原来的世界领先地位让位于后起的美国和日本,如法国、英国等西欧国家。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快,但是发展水平依然不高,“未富先老”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过快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可能极大地制约经济的发展。虽然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国内大部分经济学家看来,老龄化意味着以前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将有所下降,比如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过去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的消失,等等。具体来说,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
劳动力人口一般指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我国将15~59岁的人口称为劳动年龄人口,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规定15~64岁的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是经济活动或在业人口的人口资源或基础。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年龄结构对劳动力结构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必然伴随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长此下去,劳动力的供给必将出现困难(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这种问题)。中国由于前几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很多,造成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虽然20世纪70年代出生率开始下降,但是出生率下降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我国现阶段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在增加。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并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2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面对的将是劳动力过剩而不是劳动力不足问题。但是在21世纪的20年代到50年代,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影响的另一个后果是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即劳动力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人口的老龄化指整个劳动力人口中高年龄人口比重增加和低年龄人口比重下降的过程。一般将劳动年龄人口分成青年组(15~29岁)、中年组(30~44岁)和年长组(45~59岁)来观察其年龄结构变化的情况。发达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劳动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发达国家15~29岁青年组人口比重从1950年的172%下降到1990年的146%,并将进一步下降到2025年的129%。例如,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劳动力人口中青壮年比重不断下降,年长组人口比重逐渐上升。瑞典则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劳动力的老龄化过程。参见UnitedNations,EconomicandSocialImplicationsofPopulationAgeing,NewYork,1988,p146。
我国现阶段虽然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劳动力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按劳动年龄人口分组观察,青年人口的比重,1990年为49%,2000年降到38%;同时年长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则逐渐上升,从1990年的19%上升到2000年的24%。21世纪初,年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快速增加,将从2000年的24%上升到2020年的35%。同时,年轻劳动人口比重将持续下降,到2020年时将降到34%左右,到2050年将降到30%。2050年年长劳动力人口比重将上升到37%左右。届时年长劳动人口将成为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参见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10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劳动力的老龄化将会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
2.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和技术革新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利影响
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年轻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劳动力的老龄化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因为上了年纪的人由于生理功能退化、体力或精力下降,不能继续适应繁重的劳动或劳动能力减退。与年轻劳动力相比,年长劳动力容易出现因病休假而误工的现象,也会由于对医疗费用需求的增加而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从而不利于企业投资的扩大,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外,由于年长劳动力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较高,他们对工资和福利待遇、对工作条件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如果这方面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容易导致他们与企业产生矛盾,影响其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要按市场规律进行经常性的结构调整,行业或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必不可少的。年长劳动力就不容易适应这种经常性的变化,他们在市场调整和新职业的竞争面前,不如年轻劳动力适应性强和优势大。在企业改革与调整导致的下岗失业职工中,年长劳动力多于年轻劳动力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快速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2)人口老龄化给技术革新带来的困难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容易给技术更新和行业发展带来困难,因为年长劳动者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不如年轻人。例如,学习和掌握高新技术、掌握和操作新设备以及学习外语等,年轻人比岁数大的人有更大的优势。
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分配提出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分配制度的影响体现在: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意味着社会所要赡养的老年人增多。老年人创造的价值不是体现在当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上,而是体现在历史的贡献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参与当年国民经济的创造,只参与当年的分配。不管以何种手段获得生活资料,老年人的消费都来自当年的国民收入,都需要由社会提供生活资料,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消费份额不断加大,社会的分配制度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处理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分配与效率优先原则的关系,也是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的一个重要议题。
4.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
储蓄是社会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取稳定收益的信用行为,投资则是资金进入生产或流通过程的经济行为。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是保持一定的投资率,而储蓄是投资的重要来源。从理论上说,人口老龄化会使社会上的生产者相对减少,消费者相对增多。由于老年人大多数不参加生产,储蓄能力较弱,因此,人口老龄化会使社会储蓄减少,从而会对储蓄和投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首先,由于工作年龄人口的相对减少和老年消费人口的大量增加,使社会的个人储蓄能力相对下降。其次,国家、企业和个人增加对养老保险的投入,可能会降低在职人员的实际收入水平。由于储蓄的主要来源是经济活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因此在职人员收入的相对减少也会导致社会储蓄水平的相对下降。再次,由于老年人口属于社会上收入相对较低的群体,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和老年人口寿命的延长,会使社会总消费人口增加并使个人消费时间延长,因此也会导致社会储蓄的减少。
(2)人口老龄化对投资的影响
就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投资的关系而言,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社会投资能力的下降。因为人口老龄化使社会的储蓄水平出现相对或绝对下降,因此国家或银行的投资必然受到影响。国家和企业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增加,会影响其对生产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当然,投资行为与投资机制也要受到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人口老龄化对投资的影响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5.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过程。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期阶段,往往表现为少年人口比重的下降和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到中后期阶段,则青壮年人口比重也出现下降,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提高,并伴随着出现老年人口高龄化的情况。不同年龄结构或不同年龄层次人口的消费服务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出现明显老龄化的社会中,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所谓产业结构,就是生产的组织或组合的方式与配置。显然,市场是由消费来拉动的,即消费决定市场,市场又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布局,产业结构的变化必须依据市场的变化来进行。同时,市场又在培育着消费,二者相互作用和影响,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出发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是不容忽视的。
产业的发展需要消费力量的支撑。人口老龄化带走了某些行业的消费资源,却积累了对于老龄产业尤其是养老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可以说,在可以预见的人口老龄化的浪潮中,老龄产业将成为一支重要的新兴产业力量,巨大的消费人口和消费需求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口老龄化将对养老机构的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也将带动老年用品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其他新兴服务的发展。这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转型要求。
6.人口老龄化对老龄产业提出的挑战与机遇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社会现象,它带来的问题法回避。对于人口老龄化,不能一味只看其对经济社会的制约,还需要看到它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的机遇,要顺应时势,适时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只有全面认识和掌控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与机遇,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所谓老年产业,指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公众老龄意识的增强而产生的一支以老年人口为目标服务群体的新兴朝阳产业,它的服务对象为已经或正在步入老年期的消费者。这个群体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是又因为身体、心理变化等原因对产品及服务产生了更为特殊的需求。
我国老年产业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第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系列的扶持鼓励政策相继出台,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鼓励开展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的特色服务等等。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富逐渐积累,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逐步提升,积累了对老年产业的强大的消费需求。第三,众多充满活力的企业不断试水探索,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诸如养老地产、家庭护理、健身养生、旅游休闲、金融理财等服务,这些探索不断取得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目前中国的老龄产业发展规模依然比较小,服务类型较为单一,服务品类较为低端,产品和服务标准尚未形成。同时,老年群体的消费观念整体较为保守,老年产业的消费服务市场尚未完全形成,消费能力依然有待进一步开发。抓住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良好机遇,进一步促进老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更多配合和努力。
人是消费的主体,市场的安排与发展是按照人的需求来变化的。当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市场结构也必然要做出反应。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对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以保健、安全、实用、方便为特征,因为老年人在身体上不断出现衰老症状,首先需要健康、保健和安全,因此,他们对医药、医疗和健身的需求更为强烈。在日用消费品方面,老年人一般不追求奢华和时尚,而更注重耐用和方便,且不急于对日用品进行更新换代。老年人对于商品更注重质量和安全性,注重是否便于使用,要求商品价廉物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不但老年人口占社会总消费及服务的比重必然会提高,而且由于老年人消费的特殊性,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也必然要做出及时的调整,这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