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学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20534
  • 作      者:
    段汉明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段汉明著的《城市学教程》以系统科学为基础,以城市复杂性研究为核心,以全景式的视角对城市进行分析,力求使读者对城市、城市学有一个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本书共分9章,第1、2章是城市学的定义与学科范围和基础理论,第3章介绍华夏早期城市和两河流域的城邦,第4章分析城市发展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5章描述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第6章叙述城市内禀,第7章分析城市与区域关系,第8、9章论述城市及城镇区域的超循环体系和网络空间涨落。
     本书可作为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同时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城市设计和城乡规划设计人员、城市管理工作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城市学的定义与学科范围
1.1 城市与城市学
1.1.1 城市的本质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巨系统.是在自然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活动和强大功能的 “人工生命 ”①.具有多种价值取向 :既要达到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之间的和谐共荣.又要达到不断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追求最大效益的社会?经济目标.还要满足城市居民本身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多种价值取向的相互交叉.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同时也要求城市众多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性与城市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技术工程环境系统的高度协调.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城市发展过程分析.城市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具有深邃的历史渊源.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城市兴起之前.许多社会功能是处于自发的分散?无组织状态中.随着城市的兴起.才逐渐聚拢到一个有限的地域环境之内.各种要素的聚集和相互影响构成城市发展的起始阶段.尽管当时城市的功能十分有限.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有增无减.逐渐演变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直观上.城市以其巨大的物质的积累形式表现为社会的载体.社会的组织?机构?人群?文化的积累等诸多要素.都在城市这个巨大的物质载体中汇集?融合?发酵?合成.并产生出新的?不同于原来的文化?物质和社会要素.
刘易斯 .芒福德以广阔的视角来分析城市与社会的联系 :作为一种明确的新事物(emergent).城市开始出现在旧石器文化的(paleoneolithic)社区之中 ..在这种新实体中.人类的组织也变得复杂了.除猎人?农民?牧民外.其他各种原始类型的人也开始进入城市.并为城市生活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包括矿工?樵夫?渔人.他们还给城市带来各自的工具和技艺以及不同环境下形成的生活习俗.工匠技师?船夫水手.则是从这种较综合化的原始背景中产生的.而且多产生于河谷平原的不同地点.后来又从这些原始类型中后来又产生出其他一些职业团体.如士兵?钱庄经纪人?商人?僧侣等.城市正是凭借这样的复杂多样性.创造出了更高的统一体 (刘易斯 .芒福德.1989).
安东尼 .吉登斯(1984)认为.国家的兴起标志着结构性矛盾的产生.而前者又首先是与城市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这并不是说国家的基础仅 “限于 ”城市.而是说城市是权力的容器.它结合自身与乡村的关系.孕育出国家形式的结构聚合点(structuralnexus).
刘易斯 .芒福德(1989)在 .城市发展史 .中指出 :在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参变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我们现今所熟知的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还只是一种附属的现象. 
.周礼 .考工记 .中规定 “市朝一夫”. “市”位于宫城之后的城北一端.贺业钜认为 :王城的分区规划首先要求突出它的政治特征.“市”只不过作为王室生活服务设施居于从属地位而已.
从中国城市的起源可知.中国城市的孕育和生成.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变迁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农牧产品的增多?部落之间的战争.一次次使原始氏族社会的平等公正?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甲兵不起的社会陷入危机.失去其稳定性.被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所代替.正是社会的发展.促成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使城市的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商品交流等功能日趋成熟.最终成为国家的行政统治的载体及国家权利的象征.逐步具有区域 (国家 )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宗教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从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而言.每个城市的形成环境?形成的主导因素?发展的动力?发展机制和发展过程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 (或普遍性).从人类社会视角来看.无论每个城市形成?发展的诸多因素怎样特殊.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表现为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层次和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变化的过程.
城市对社会的进步意义不仅仅在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聚集效应.而且在于城市所发挥的社会中心功能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城市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人类相互联系和各种机遇?成就?创新的焦点.并且从来就是社会的权力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科学中心.新的政治体制?制度规范?价值观念和科学技术几乎都是在城市中产生的.而人类的文明成果也基本上都是在城市中得以产生?保存和传递的.
段汉明(2000)提出城市的基本定义如下.
(1)城市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人口?权力?文化?财富以及能量?物质?信息等在地球表面聚集的节点.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2)城市是依附于土地等自然环境的由人类所创造的 “类人体”.人就是这个 “类人体 ”的灵魂.城市具有自身的生命节律和形成?发展?兴盛?衰亡的过程.并有着各自不同的遗传
密码.
(3)城市是由能量?物质?信息和人共同组成的 “核反应堆”.它不但吸收周围的能量?物质?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这个 “核反应堆 ”产生新的能量?物质?信息.并向周围辐射.人类通过城市改变自身的物质结构和精神结构.以塑造新的生命形式.
城市的本质是 :人类将物质?能量?信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赋予某种精神的聚集节点.是人类社会的延伸.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载体.它表征了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力量与向往.以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同时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最好的?最生动的写照.1.1.2 城市特征与历史1.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是人创造的.人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活生生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2)城市是社会的延伸.是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文化?人与自然相结合的产物.
(3)城市是 “类人体”.有着自身的形成 —发展 —衰亡规律.但这个规律又不同程度地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
(4)城市有自己的 “波粒二重性”.既是物质的科学技术的堆砌物.又是精神?人类文化的载体.
(5)城市中的物质与精神?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城市本体与自然环境?创造者 (人类)与被创造者 (城市 )等诸多方面.具有多种互补性.是一个互相嵌套的整体.

2.城市与城市历史
历史并不是已经消失的过去.而是依然向我们开放的活的领域.历史并没有 “逝去”.而是每时每刻地影响着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世界.
1948年.伽莫夫和他的学生阿尔弗发表文章.预言宇宙原初的辐射与物质成分脱耦后.仍以黑体谱的方式存在.
1965年.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伽莫夫的预言相吻合.
城市的历史并没有 “逝去”.它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现存的城市.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的历史文化以一种更为普遍的或更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向现在和将来遗传.
(2)现存的城市格局?结构?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古代 (过去 )城市的印记.
(3)城市的历史遗迹?遗址等历史的 “痕迹”.既具有实证的价值.又具有信息保存?传递的价值.同时又是城市不断延伸的时空标志.
(4)城市的历史 (包括遗迹?遗址?现存的建筑等).并不是 “死”的东西.而是整个城市生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则是整个城市生命的无机组成部分.有机中包含着原样的 (历史上原状的 )无机.具有比现存的无机遗存更加珍贵的保存价值.
多数人认为.城市中的遗址?遗迹?古建筑等不再会发生变化.但事实却是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城市中的历史遗存一方面如同麦克塔加指出的 :“过去总是在变化.它变得越来越过去.越来越古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在不断发生变化.城市中历史遗存的价值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今天我们轻视 (或忽视 )某些城市历史片段.明天也许会对我们的这种轻视 (或忽视 )懊悔不已.
1.1.3 城市与城市文化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李学勤认为.文化并不是特指某个具体的时间或物体.文化犹如空气.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却不可须臾离开的...
戴维 .波普诺(DavidPopenoe.1995)指出.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所有群体和社会的人们共享非物质文化 ———抽象和无形的人类创造.如 “是”和 “非”的定义.沟通的媒介.有关环境的知识和处事的方式.人们也共享物质文化 ———物质对象的主体.它折射出非物质文化的意义.物质文化包括工具?货币?服饰以及艺术品等.尽管文化共享.但它仍需要每一新生代通过社会交往的方式来学习.文化因此代代相传.不断累积.
从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是由符号 (包括语言)?价值观?规范和物质文化所构成的.虽然 “文化 ”的概念时常与 “社会 ”互换.但这两者不应混淆.严格地说.社会是指共享文化的人的互相交流.而文化指这种交流的产物.事实上.人类社会与社会文化不能相互独立存在.文化是人们在交流中创造的.但人类互动的形式又来自于对文化的共享.
爱德华 .伯内特 .泰勒(1871)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拥有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换句话说.文化是指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类特征.此后.文化被赋予成千上万条定义.A .L.Kroeber和C.Kluckhohn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
狭义的文化概念将文化限定于精神领域.罗伯特.F .墨菲认为.文化意指由社会产生并世代相传的传统的全体.亦即指规范?价值及人类行为准则.它包括每个社会排定世界秩序并使之可理解的独特方式.
广义的文化概念则包括了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及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BullockA .StallybrassO .指出.文化是指一个社群的 “社会继承”.包括整个物质的人工制品 (工具?武器?房屋?工作?仪式?政府办公以及再生产的场所?艺术品等).还包括一个民族在特定生活条件下以及代代相传的不断发展的各种活动中所创造的特殊行为方式 (制度?集团?仪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
陈立旭(2002)认为.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比较而言.具有以下特征 : ①城市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 ②城市文化具有集聚性和扩散性. ③城市文化具有利益社会的特征.将城市文化结构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共同形成一个浑然有机的整体.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因地域环境?社会类型?历史文化等差异的存在.其城市文化有较大的差异性.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地域的城市.其城市文化的差异性相对较小.但仍然是各不相同的.
全球化的进程不仅导致各城市的经济活动 (包括资本?信息?技术等).超越民族国家的界线.在全球城市之间自由流动.而且也导致世界各城市文化之间的快速流动.促成新的文化组合.吉登斯认为.全球化使在场和退场纠缠在一起.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同化世界各国的本土化.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形成巨大的全球城市文化网络.
在全球城市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中.城市文化的多样化也日益凸现.这种多样化既根植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中多种文化要素的整合程度.也表现为不同城市中市民心理?习俗?行为?服饰.以及建筑?广场?城市格局?城市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形成城市文化一体化趋势和异质性差异同时存在的演化进程.
阿摩斯 .拉普特(AmosRapoport.2004)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包括其理想?规范?规划与日常行为等).是一种世代传承的?由符号传递的图式体系.是一种改造生态和利用资源的方式.文化的优劣.不应简单地以进步或落
展开
目录
第1章 城市学的定义与学科范围 1 
1.1 城市与城市学 1 
1.1.1 城市的本质 1 
1.1.2 城市特征与历史 2 
1.1.3 城市与城市文化 3 
1.1.4 城市之美与城市美学 6
 1.2 城市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内容 9 
1.2.1 城市学的发展历程 9 
1.2.2 城市学的学科范围 12 
1.2.3 城市学的学科内容 15 
参考文献 18 
第2章 城市学学科的理论基础 19
2.1 城市的时空特征 19 
2.1.1 时空的一体性 19 
2.1.2 建筑的尺度与时空特征 21 
2.1.3 城市的尺度与时空特征 24
 2.2 城市的复杂性 27 
2.2.1 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与适应性 27 
2.2.2 城市系统复杂性的数学刻画 35
2.3 复杂系统的涨落 38 
2.3.1 耗散结构 38 
2.3.2 协同学的伺服原理 40
2.4 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城市理论 45 
2.4.1 城市生态系统 45 
2.4.2 生态城市理论 48
 2.5 基于实证精神的现代城市规划原理 50 
2.5.1 源于社会与城市发展的现代城市理论 50 
2.5.2 自组织与他组织共同作用的中国城市发展过程 51 
2.5.3 实证与人文共轭作用下的城市规划编制 52 
2.5.4 城市规划基本范式的转换 53 
参考文献  54 
第3章 中国城市的起源与两河流域的城邦 57
3.1 中国城市的起源 57 
3.1.1 新石器时期的聚落 57 
3.1.2 华夏早期城镇 59 
3.1.3 华夏早期城市向今天的城市遗传了什么 ? 64
3.2 亚述兴起前两河流域的城邦 71 
3.2.1 大洪水之前的五座城市 73 
3.2.2 苏美尔文明的鼎盛时期 76 
3.2.3 苏美尔王表中的外民族统治时期 80 
3.2.4 苏美尔王表外的三座城市 81 
附录 中国早期城市年表 82 
参考文献 85 
第4章 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格局 86
 4.1 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 86 
4.1.1 城市化的环境响应研究 86 
4.1.2 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促进和约束效应 88 
4.1.3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促进和胁迫效应 88
 4.2 兰州 —西宁城镇区域的自然条件与城镇空间格局 89 
4.2.1 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对生态环境演化的主导作用 89 
4.2.2 自然条件对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奠定作用 90 
4.2.3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背景 )对城市化进程的响应 91 
4.2.4 城市化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93
 4.3 区域河流网络与城镇空间分布格局 94 
4.3.1 区域河流网络密度对城镇空间分布的影响 94 
4.3.2 城镇聚落与水系分布关系 95 
4.3.3 河流空间结构与聚落体系结构的耦合性 97
 4.4 城市发展规模的自然承受能力——承载力 99 
4.4.1 关于承载力 99 
4.4.2 资源承载力 99 
4.4.3 环境承载力 101 
4.4.4 生态承载力 103 
参考文献 104 
第5章 中国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 107
 5.1 城市社会结构 107 
5.1.1 十大社会阶层的划分 107 
5.1.2 倒 “丁”字形社会结构 108 
5.1.3 对于倒 “丁”字形社会结构的分析  112 
5.1.4 倒 “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社会结构紧张 113
 5.2 社会结构定型与层间流动 114 
参考文献 117 
第6章 城市内禀 119
 6.1 城市功能 119 
6.1.1 城市功能的内涵和层次 119 
6.1.2 城市功能研究重点与热点 120 
6.1.3 城市功能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 123
 6.2 城市结构 128 
6.2.1 城市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 128 
6.2.2 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 132 
6.2.3 城市空间结构复杂性的测度 133
 6.3 城市形态 136 
6.3.1 城市形态的定义及动力机制 136 
6.3.2 城市形态的计量方法 138 
6.3.3 城市形态研究的数学方法 141
 6.4 城市文脉 145 
6.4.1 城市文脉的概念 145 
6.4.2 场所的含义?结构和精神 148
 6.5 城市生活 155 
6.5.1 城市生活及空间 155 
6.5.2 城市生活要素 157 
6.5.3 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与实践探索 160
 6.6 城市网络 163 
6.6.1 城市网络的概念和特征 163 
6.6.2 城市网络体系 167 
6.6.3 城市网络体系的构建与城市总体的内在关联机制 169
 6.7 营造 173 
6.7.1 营造的概念?内涵和外延 173 
6.7.2 城市物质空间的营造要素 177 
6.7.3 城市营造的 “一体两分 ” 180
 6.8 景观 181 
6.8.1 城市景观的构成 181 
6.8.2 城市景观的特征 182 
6.8.3 城市景观的度量 183 
6.8.4 城市景观的认知层次和功能分析 183 
参考文献  185 
第7章 城市与区域 188
 7.1 从区域研究到城市区域 188 
7.1.1 区域研究 188 
7.1.2 城市区域 190 
7.1.3 城市科学和区域科学研究方法对比 193
 7.2 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194 
7.2.1 吸引子的概念 194 
7.2.2 城市是区域中的吸引子 195 
7.2.3 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198
 7.3 区域城市规模分布与城市网络 199 
7.3.1 区域空间聚集与城市规模分布结构 199 
7.3.2 区域城市网络 203 
参考文献 206 
第8章 城市及城镇区域超循环体系的构建 209
 8.1 城市超循环体系 209 
8.1.1 城市系统中的超循环基础 209 
8.1.2 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基本层次?功能和基本特征 209 
8.1.3 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的构建 212
 8.2 循环型城市的三大体系 214 
8.2.1 循环型生产体系——产业循环体系 214 
8.2.2 循环型处理体系——基础设施体系 214 
8.2.3 循环型消费体系——生态保障体系 215
 8.3 城镇超循环体系的评价和循环度模型 216 
8.3.1 城镇超循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6 
8.3.2 城镇超循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赋值 217 
8.3.3 循环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221
 8.4 城镇超循环体系反馈机制研究 222 
8.4.1 城镇超循环体系循环反馈机制 222 
8.4.2 区域产业循环反馈机制与城镇超循环体系 224 
参考文献 225 
第9章 城镇区域网络空间涨落的定量分析 227
 9.1 城镇区域网络空间结构及相关理论 228 
9.1.1 城镇区域网络空间结构 228 
9.1.2 网络结构的相关理论 231
 9.2 城镇区域网络的构成 235 
9.2.1 硬网络 235 
9.2.2 软网络  237
 9.3 道路交通网络结构演化的定量分析 237 
9.3.1 拓扑变换与网络要素分析 238 
9.3.2 指标体系的选取 238
 9.4 城镇区域的经济联系网络模型 239 
9.4.1 中心职能强度模型 239 
9.4.2 经济联系强度模型 240
 9.5 城镇区域的信息网络结构 241 
9.5.1 信息网络促进城镇区域从层级结构向网络结构的演进 241 
9.5.2 区域信息化的空间差异及其测评体系 243
 9.6 城镇区域复合网络的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 245 
9.6.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45 
9.6.2 协调度模型 246 
9.6.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46 
参考文献 247 
后记  25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