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理论的自觉
第一篇 基础篇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命题
1.1 大众化是理论的属性
1.2 大众化不等于通俗化
1.3 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
2.1 马克思主义“化”大众
2.2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
2.3 马克思主义整风运动
2.4 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
2.5 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3.1 宣传普及活动的内涵与实质
3.2 宣传普及活动的特殊性
3.3 宣传普及活动的路径
第二篇 现时篇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时代境遇
4.1 大众化与时代化
4.2 民众的理论诉求
4.3 不可忽视的理论暗流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时代展开
5.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5.2 “外部注入”与“内在升华”
5.3 “理论武装”与“实践提升”
5.4 “显性渠道”与“隐性渠道”
5.5 “阵地战”与“游击战”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新载体
6.1 文本载体的创新
6.2 语言载体的创新
6.3 活动载体的创新
6.4 网络载体的创新
第三篇 发展篇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中国印记
7.1 中国特色的艰辛探索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与自信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话语体系
8.1 “大众化”要说“中国话”
8.2 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视野
9.1 实力与影响力
9.2 中国立场与国际表达
9.3 讲好中国故事
结语:理论的归宿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