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走向智能制造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经历了从传统制造、自动化制造、IT优化制造阶段,目前正走向以大数据(BigData)、物联网、移动化生产管理、人与机器人的协作进化为特征的智能化制造时代。智能化制造会实时分析作业现场巨大的实时数据,提高收益及生产率。
中国大部分企业在传统制造、自动化制造等初级阶段徘徊,少数领导企业如华为、海尔等已经开始步入IT优化制造阶段以挑战此方面比较成功的外国企业。在向未来向智能化制造时代进军的道路上,中国企业应借鉴外国领先企业的先进制造经验。
(6)应用物联网到产品生产制造及使用过程中
在生产中使用物联网可以提高自动化生产的程度和效率。例如,生产中不同步骤和流程的用电水平有高有低,物联网可以统一协调,合理分配,发挥最大效益。
物联网还可帮助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性能,例如它可以协调单台设备与整个作业场的协同运作,协调原料的供应和运输,达到更高效率。物联网对设备性能的快速诊断也可以提高机器正常运行时间,带给顾客更多价值。
物联网技术让制造商能够在整个产业链中跟踪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状态,方便再制造。循环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需要建立旧产品与核心部件的回收体系。再制造的闭环循环必须能使核心部件纳入回收流程,最终流入再制造工厂进行再制造。因此,在生产中应用物联网将很大程度上促进旧部件流通,帮助企业在整个流程和多种渠道中识别与管理主要产品及部件信息。
(7)完善法规体系,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尽管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承担着主导角色,但它们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帮助改善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合作。尤其是,政府应该建立能促进产品和核心部件跨境双向自由流动的中立的监管政策及环境,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这可能需要调整税收及相关政策,鼓励创新的金融服务,以支持新的诸如押金一销售的商业模式,也需要调整环境法规和相应的产品技术标准,使整个行业标准化。
如今再制造产品仍被普遍视为二手货,因此在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中受到歧视。事实上,再制造产品在技术和安全规范上能达到与新产品同样的标准,这是再制造产品和二手产品最大的区别。这些高品质、低成本的再制造产品被视作二手货会阻碍再制造产品贸易的发展,制约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壮大,并导致中国消费者错失再制造产品交易带来的好处,不能享受再制造产品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如果用户不能购买再制造产品,他们就得买全新制造的产品,更多全新制造产品意味着更多的工业废物,对环境和社会造成更多负面影响。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已经将再制造产品如同新产品一样对待,并已被当地消费者和政府广泛接受。
8.-些补充建议
(1)加大对市场先人者的保护和补贴
政府应加大对市场先人者的保护和补贴。产业升级的先行企业会面对更大的经营风险。企业无论成功与否都将为其他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市场先入者经营受挫将自己承担损失,但如果某产业被市场先入者证明是盈利前景光明的,便会引来众多的后来者进入该市场,势必抢夺市场先人者的市场份额。市场先人者的投入与回报不对称,也就使得企业缺乏成为市场先入者的动力。在发达国家,市场先人者知识产权得到有力的保护,可以在专利保护期内享受独有的回报。但在中国,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弱,另一方面很多专利在发达国家已经注册了。因此,中国的先行企业很难通过制度保护获取回报。针对这些情况,政府要给市场先人者提供补贴,以推动更多的企业成为市场先人者,这样才能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2)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维护和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福祉,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可避免。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保持或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应该降低经营成本,包括税收、地方政府各种收费等。
其次,降低物流成本,在有需求的地方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2011年,中国的公路总长410万公里,同期美国公路总长650万公里、日本公路总长120万公里。如果我们计算公路密度(每100平方公里有多少公里的公路),中国的公路密度是美国的64%、日本的13%。如果按公路的人均拥有水平计算,中国只有美国水平的14%、日本的30%。可见,中国的基础设施还是不够的,应该继续发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