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一方面抗击北方的戎狄,一方面抵挡南方楚国对中原的进攻。楚在春秋已是文化发展水平很高的民族,应属华夏族之一部。但楚地处南方,受群蛮、百濮包围,衣服语言具有南方民族特色,不同于中原,所以自称“我,蛮夷也”。春秋时期,楚国在南方休养生息,逐渐强大之后,意欲北进,成为齐国的对手。齐国与楚国的争斗不可避免。《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日:“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楚人又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齐楚两国势均力敌,大的战争会导致两败俱伤。后来,两国举行了召陵之盟。这次盟会,齐国虽未能完全压服楚国,但在事实上遏制了楚国北进的势头。关于齐桓公之于华夏文化的贡献,顾颉刚先生曾指出:“为了周平王的微弱,郑庄公的强暴,使得中原诸国化作一盘散沙,而楚人的势力这般强盛,戎狄的驰骋又这等自由,夏、商、周以来积累了千余年的文化真动摇了。齐桓公处于如此艰危的时局,靠着自己的国力和一班好辅佐,创造出‘霸’的新政治来,维持诸夏的组织和文化,使得各国人民在这均势小康的机构之下慢慢作内部的发育,扩充智慧,融合情感,整齐国纪,画一民志,所以霸政行了百余年,文化的进步真是快极了,战国时代灿烂的建设便是孕育在那时的。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该注意的人物!……可怜桓公一死,中原诸国依然是一盘散沙。……齐桓公的霸业已全部倒坏了。在这间不容发的时候,黄河上游的惟一姬姓大国而且有大才干的君主晋文公就接趴齐桓公而起,担负了第二度尊王攘夷的责任。”
晋文公称霸之前,楚国势力北上,狄人南下,这种形式较齐桓公称霸时,更加险恶。晋文公执掌国政后,史书记载他“救乏振滞,匡困资无,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财”,这样的政策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使“政平民阜,财用不匮”①,为霸业打下了基础。
晋文公之时,狄人的势力很强。晋大夫士燮曾说“秦、狄、齐、楚皆强”,将狄与春秋时期的霸主并列,可见其国力之强。晋国邻近戎狄,所以长期以来与戎狄的斗争不间断。公元前644年,“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在与狄人的箕之役中,晋的中军帅先轸壮烈牺牲。晋文公之时,国力强盛,打退了狄族,对于狄人的南下起到了抵挡作用。
晋文公称霸中原时,楚国的国力也很强盛。楚国北上,势必与晋为敌。公元前632年,晋人联合秦、齐、宋,出兵车七百乘,与楚国在城濮展开了决战,楚师败绩。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最大的一次战争,楚国在扩张中遭到严重打击。关于晋文公在保护华夏文化中的作用,顾颉刚先生说:“晋文公的主要功绩是城濮之役遏住了楚国,使他们不得向北发展。晋襄公的主要功绩是殽之役遏住了秦国,使他们不得向东发展。有了他们父子,春秋时的中原诸国才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才渐渐孕育了后来诸子百家的灿烂文化。而且秦晋两国又有同样的成就,秦的成就是融化了西戎,晋的成就是融化了狄人……秦晋两国都费了长期的心思和劳力去经略他们,名义上是把这些部落一个个的剪灭,而实际上却是把全部戎狄民众的文化提高了,好使他们和中原民众站在平等的地位。到战国时就再没有所谓‘华夏’和‘戎狄’的区别了。”
诸夏内部文化的交流、汇合,加之诸夏与其他少数族文化的融合,使得一个并非单纯的夏、商、周,也非单纯的蛮夷戎狄,而是融合了所有诸族的华夏族逐渐形成。
……
展开